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古诗鉴赏之物象、景象

古诗鉴赏之物象、景象

来源:爱go旅游网


古诗鉴赏之物象、景象

一、物象

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二、鉴赏诗歌事物形象的答题步骤

结合诗句分析所咏物象的特点,关注描写用语及评价用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结合表达技巧分析出其内在神韵,在由诗人自身经历、思想感情剖析其所寄托的感情。

三、重要表达技巧

象征:借助于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寄寓艺术家某种深邃的思想,或表达某种富有特殊意义的事理的艺术手法。象征的表现效果是: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能给人以简练、形象的实感,能表达真挚的感情。

托物言志:是指诗人运用象征或寄兴等手法,通过描摹客观上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

四、示例 ① 初 步 感 知

《石灰吟》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特点:出山之难、不怕焚烧、不怕破碎、一身清白。

表现主题:作者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

决心,歌咏自己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表现手法:托物言志 比喻

示例 ②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早梅 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五、精炼1、诗人笔下的白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白鹭图 刘羽

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白头。 这首诗描绘了白鹭洁白美好、心存高洁但又孤独寂寞、无人理解的形象。烘托(衬托):首句,以“芳草”、“垂杨”、“碧流”组合成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有声有色,动静结合,以优美的背景烘托(或从正面衬托)白鹭美好的形象。拟人:次句, “雪衣公子” 以拟人手法描写了一个洁白美好的白鹭形象。直抒胸臆:后两句尤其是末名的“独”、“叹”两字直抒心存高洁而无人理解的愁苦之情。这首诗抒发了虽有高洁的志向却不被人理解的愁苦之情。

精炼2、简要分析杏花的形象。

北陂(bēi)杏花 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着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注:王安石变法失败,被迫闲居江宁。此诗写于他晚年闲居之时。陂,水池。

答案:这首诗描绘了纵被春风吹落水上,仍保持着纯洁争艳的光彩形象。诗人借助杏花形象,赋予其象征意义,并以“作雪”和“成尘”为喻,形成对比,用“纵被”和“绝胜”来强调,形象而深沉的表达了宁愿为理想献身也不愿同流合污的悲壮感情。

一、景象分类

诗歌的意象:有单一的比喻性意象,烘托性意象,象征性意象等。 比喻性意象 曹植的《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问:这首诗用豆萁、豆子分别比喻什么?

用豆萁比喻曹丕,用豆子比喻曹植,含蓄地指出了曹丕对同胞兄弟的迫害。 烘托性意象 王翰的《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问:精美的酒杯和美酒衬托什么

将士将畅饮时,战事告急。用美好的事物衬托战事的悲壮。 象征性意象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问:“朝雨”“柳色”除了写春色外,还表达了哪些言外之意?

“朝雨”还烘托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忧伤之情;“杨柳”象征离别,折柳相赠表示留恋之情,增加了浓厚的离别情意。

二、常见的提问方式:

1、这首诗以什么为诗歌的主要意象(刻画了什么形象),形象的具体特征是什么? 2、本诗通过哪些意象(景物),表达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3、答题步骤:1、绘景2、析景3、述情

三、示例 ① 初 步 感 知

葛溪驿——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列举景物:缺月、孤灯、风露、鸣蝉、半黄的疏桐等

分析氛围:衰残、凄凉的秋景 处境:行人 羁旅 抱病 独苦 抒发情感:抒写了作者的旅愁乡思。

示例 ② 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草堂时。 答案:此诗描绘了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的沙洲上静睡不动。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四、精炼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军城早秋 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陕西华阴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诗的前两句选取了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等意象,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四、精炼2、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江行 [宋]严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残云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人到水中游,舟随树杪行。离家今行宿,厌听棹歌①声。

[注] ①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参考答案: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云“残”、雁“断”、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

五、作业。

1.结合前两联谈谈作者是如何来表现孤寂之感的。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参考答案:通过日暮、山深、猿啼、沧江夜流、风吹木叶、月照孤舟的景象,渲染清峭孤寂的环境,突出了作者不平静的情绪和孤独寂寥之感。

2.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东坡①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luò确:山多大石。

(1)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

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3分)

3.词的前三句主要是写景,请简述写景的作用。 南乡子 唐 李王旬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参考答案:词中借景抒情,用烟、雨、落花以及鹧鸪的叫声等意象,勾勒出一幅凄凉伤感的画面,渲染了离愁别恨的思乡之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