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松褐天牛的监测与防治调研报告
松褐天牛又名松墨天牛,是松树重要的蛀干害虫,主要危害马尾松、黑松、赤松、云杉、落叶松、桧属等林木,在松林分布地区发生极为普遍,且危害严重。它不仅使松树枯死,而且还是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为掌握松褐天牛在川南乌蒙山区羽化期的特点和规律,制定松褐天牛综合防治规划提供依据,并为松材线虫病的预防提供指导意见。2013年,XX县实施了诱捕松褐天牛的监测调查。
一、基本情况 (一)地理位置
XX县地处XX盆地南缘、云贵高原北麓,地理位置介于北纬27°41′~28°20′,东经105°34′~106°20′之间。南东北三面与贵州省毕节、金沙、仁怀、习水、赤水等五市(县)相连,西与叙永接壤。
(二)地形及气候
XX县处于XX省盆地南缘向云贵高原过渡的接合部,整个地势西高东低,南陡北缓,最高海拔1843m,最低海拔343m,相对高差1500m,属盆地南缘中山山地地貌,气候属中纬度亚热带湿润区,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年均气温17.6℃,年均积温16.6℃,年降雨量748.4mm,水面蒸发量828.3毫米、年无霜期302.4天。
(三 )森林概况
XX县森林物种丰富,但主要以杉木、栎类、柏木、马尾松等广泛分布,占绝对
优势。全县森林面积为15.31万hm²,松林面积为1.96万hm²,占森林面积的12.8%。
二、监测方法 (一)设置诱捕点
为准确掌握松褐天牛的羽化期,诱捕点选择在飞播站城郊分站的连片马尾松林区,以及枯死松树较多的XX镇。结合林地状况、危害程度、地理位置等,全县共设9个诱捕点。
(二)诱捕方法
在林间选择在林道边、山脊处挂设诱捕器,用铁丝将诱捕器悬挂两株松树之间,悬挂高度以集虫罐基部距地面1.5米,内置厦门三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的化学诱剂。每个诱捕器相距50米。每隔14天更换诱剂,每隔7天检查统计每个诱捕器诱捕到的松褐天牛成虫的数量及雌雄比。
三、监测结果
全县9个诱捕点共诱捕松褐天牛成虫1446头,根据不同时间诱捕的数量,初步掌握了我县松褐天牛的羽化规律:
松褐天牛成虫羽化期历时4个多月,从5月13日开始,到9月23日基本结束。 羽化期出现两个高峰期,分别是6月初和7月初至8月初。
四、防治方法 (一)及时除治疫情
发现疫情时,要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扑灭”的原则,立即启动应
急预案,制定实施方案并报经林业厅批复同意后实施,从速从严处置,防止扩散。
1.全面清理病死树。老疫点出现的成片枯死松树,在每年4月底前集中清除,零星枯死松树每年要及时清除;新发生的疫情,要在发现后4个月内清除感病林木。
2.切断疫情传播渠道。由于松褐天牛为松材线虫的传播媒介,可采取释放松褐天牛的天敌肿腿蜂,也可通过肿腿蜂携带白僵菌的方法感染天牛幼虫,诱捕器诱集松褐天牛的方法和药物防治的方法,以降低林间天牛数量,达到控制和减少病死树的目的。
(二)严格执法检疫
1.做好监管调查和检疫登记工作。对辖区内生产、使用、经营松木及其制品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全面登记,建立健全相应的档案资料。
2.加强林区重点部位的检疫监管工作。检疫人员要深入到林区主要交通要道、木材加工企业等开展检疫执法,对可能被植物检疫对象污染的包装材料、运输工具、场地、仓库等都要严格检疫,确保疫情不扩散。
3.重视开展复检工作。从外面调入松木及其制品前必须向我局森林植物检疫部门申报并接受复检,严格控制松木及其制品从松材线虫病疫区调入XX林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