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把盆栽天竺葵置于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里隔水加热,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最终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如果上述实验改用银边天竺葵,经加碘液检验的边缘部分的颜色是________,绿色未遮光部分的颜色是________,绿色遮光部分的颜色是________。实验除得到上述结论外,还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叶脉是叶片的“________”,有________作用,其内还有________和________(输送有机养料),因此,叶脉还有________作用。
3.绿色植物的叶片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部分,叶的表皮细胞外壁上有一层________,它可以保护叶片_____________,并防止________________。
4.绿色植物利用_______提供的能量,在_______中合成了_______等有机物,并且把_______转化成________,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是人们常说的____________。
5.光合作用的实质包含了两个转化过程:一方面,把简单的________制造成复杂的________并释放出________,这是________转化过程;另一方面,在把________制造成有机物的同时,把________能转变为储存在________中的能量,这是________转化过程。
6.在农作物种植技术上,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增大________,以提高________的效率。________________是充分利用光能的典型实例之一。
7.在玻璃瓶中装有半瓶萌发的种子,然后盖上橡皮塞,24h后,用燃着的蜡烛放进玻璃瓶中,火焰立刻熄灭了,这是因为瓶中的________被萌发的种子吸收了。这个实验证明植物的呼吸作用需要________的参与。
8.将萌发的种子放入一个塑料袋中,密封好,24h后,将袋内气体用塑料导管导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___________,这说明萌发的种子会放出________。
9.萝卜贮存久了就会空心,是因为体内的________大量地被分解了,这与植物的________________有关。
10.细胞利用________,将________分解成________和________,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________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 二、选择题
1.世界上首先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的科学家是( ) A.比利时的海尔蒙特 C.荷兰的英格豪斯
B.英国的虎克
D.英国的普里斯特里
2.在“检验光合作用释放的气体”的实验中,使带火星的木条猛烈燃烧的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和二氧化碳 D.氮气 3.银边天竺葵的银边部分不能制造淀粉,说明( )
1
A.缺少了光,光合作用不能进行 B.缺少了叶绿体,光合作用不能进行 C.缺少了光,叶绿素不能合成 D.光合作用只能在光下进行
4.有一位同学,在夏季天气晴好的一天中,分别在清晨.傍晚和深夜三个时间从同一棵绿色植物上摘取一片绿叶,并从每片绿叶上取下同样大小的圆片。再将三个圆片放入酒精中煮一下,取出后用清水冲洗,加碘液染色,颜色最深的应是从哪片叶上取下来的( ) A.清晨的叶 B.傍晚的叶 C.深夜的叶 D.都一样
5.萝卜长在土壤以上的部分是绿色的,而在土壤以下的部分是白色的,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叶绿体只有在光下才能形成 B.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形成 C.叶绿素的形成需要水分
D.叶绿素的形成需要空气且水分充足
6.下列各名称中属于叶片的基本结构的是( ) ①表皮 ②叶脉 ③叶柄 ④叶肉 ⑤托叶 A.①③⑤
B.①④②
C.②④③
D.③①⑤
7.下列有关保卫细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圆柱形细胞,含叶绿体 B.半月形细胞,含叶绿体 C.圆柱形细胞,不含叶绿体
D.半月形细胞,不含叶绿体
8.叶肉栅栏层细胞的特点是( ) A.细胞圆柱形,排列疏松,含叶绿体多 B.细胞圆柱形,排列整齐,含叶绿体多 C.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含叶绿体少 D.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整齐,含叶绿体少
9.多数叶片正面的绿色比背面的绿色要深一些,其主要原因是( ) A.上表皮细胞内含叶绿体多 B.下表皮气孔分布多 C.海绵组织里含叶绿体多
D.栅栏组织含叶绿体多
10.将叶片的叶脉切断,产生的影响是( ) A.光合作用不能顺利进行 B.物质运输受阻 C.叶片不能进行正常伸展
D.以上说法均正确
11.下列哪一项不是光合作用的意义( ) A.为动植物和人提供营养和食物来源 B.为动植物和人提供能量来源
C.为动植物和人提供呼吸需要的氧气来源 D.为动植物和人提供呼吸需要的二氧化碳来源 12.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时间是( ) A.在光下
B.在白天 C.在夜晚
D.在白天和夜晚
2
13.我国北方农村常将马铃薯贮藏在地窖里。进入地窖取物之前,人们往往把一盏灯用绳子吊入地窖内。这一做法的具体目的是( ) A.测量地窖内二氧化碳的含量 C.主要是为了照明
B.测量地窖内氧气的含量
D.测量地窖内一氧化碳的含量
14.下列各项物质中,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呼吸作用的产物的是( ) A.二氧化碳和水
B.有机物和氧气 C.氮气
D.有机物和水
15.把发芽的豌豆种子装入某容器里,其里面增加的气体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氧气和二氧化碳 16.下列关于种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萌发的种子能放热,吸收氧 C.煮熟的种子能放热,吸收氧
B.萌发的种子能放热,不能吸收氧 D.煮熟的种子不能放热,能吸收氧
17.植物体能进行呼吸作用的器官是( ) A.叶片 B.根
C.所以器官
D.种子
18.植物体在呼吸作用中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 ) A.全部用于植物的生理活动
B.全部以热能的形式放出
C.一部分用于生理活动,另一北方以热能形式散失 D.被植物储存起来 19.呼吸作用主要在细胞的哪个结构中进行的( ) A.叶绿体
B.线粒体
C.液泡
D.细胞质
20.呼吸作用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
A.呼出二氧化碳 B.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消耗氧 三、判断正误
1.植物的光合作用除了制造淀粉等糖类外,还制造出蛋白质.酯类等其他有机物。 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的需要,还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高了基本的食物来源。
3.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必不可少的原料。 4.直接加热酒精会发生危险。
5.不经脱色,直接加碘液,也能清楚地观察到颜色的变化。 6.人和动物食物中的一切有机物,都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 7.在“绿叶在光下产生氧气”的实验中,漏斗上方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 8.植物只有地上部分有呼吸作用。
9.呼吸作用为植物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10.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是两种完全对立的生理活动。 四、实验题
为了解低温对玉米生长快慢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实验研究:从甲、乙、丙三个
D.分解有机物
3
品种中挑选长势相同的玉米幼苗若干,平均分为三组,每组取等量的幼苗分别放在 5℃、10℃和25℃的环境中培养4天(其他各种条件都相同且适宜)统计结果如图。
(1)该实验通过比较叶绿素的相对含量来反映玉米的生长快慢,因为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叶绿素能吸收____ ,它的多少能影响光合作用的强弱。 (2)通过对柱形图的分析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 __。
4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把叶片内淀粉耗尽 去掉叶片内叶绿素,使实验效果明显 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碘液
的颜色 蓝色 碘液的颜色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2.骨架 支持
导管
筛管
运输
3.表皮.叶肉 叶脉 角质层 不受细菌侵害
水分过度散失
4.光
叶绿体 淀粉 光 化学
光合作用
5.无机物 有机物 氧气
物质
无机物 光 有机物 能量 6.单位空间的叶总面积 光合作用
立体高效种植
7.氧气 氧气
8.变浑浊 二氧化碳
9.有机物 呼吸作用10.氧气 有机物 二氧化碳 水 能量
二、选择题
1-5 CABBB 6-10 BBBDD 11-15 DDBAB 16-20 ACCBB 三、判断正误
四、(1)光能 (2)温度和品种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 × × √ × √ ×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