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逻辑学》课程教学大纲
(Formal Logics)
一、课程说明
【课程ID】 【课程修习类型】必修 【学分数】 3 【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开课学院】 政治经济学院 【建议修读学期】二秋 【学时数】 48 【先修课程】无 1.课程介绍:
《形式逻辑学》是研究和规范思维形式的科学,是一门具有2000多年悠久传统的基础性学科。逻辑思维能力是人们必备的基本素质。本课程通过对概念、命题和思维推理的学习和研究,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工具,能够运用逻辑思维,增强问题思考和分析能力。
2.课程的主要内容及课时安排:
章次 内容 总课时 理论课时 实验、实践学时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绪论 概念 命题逻辑 直言命题 直言三段论 逻辑基本规律 归纳 证明 谬误 复习 3 3 4 3 3 4 3 3 3 3 3 3 4 3 3 3 4 3 3 3
合计 32 32 3.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对逻辑学的基本状况有一个总体的了解,掌握思维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逻辑思维方法,增强学生运用逻辑学知识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具体来讲,使学生能够做到:正确使用概念和命题,学会运用命题进行推理;掌握逻辑基本规律;学会运用归纳和演绎推理方法;能够区分和鉴别逻辑谬误。
4.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及要求:
《形式逻辑学》是一门研究逻辑思维的课程,与《中国哲学》、《西方哲学》等课程有密切关系,同时,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或《社会调查方法》等课程有一定的联系。因此,在本课程的学习中,要求学生在哲学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与方法论等方面有一定的基础和储备。
5.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和课后作业结合的教学方式。具体操作:课堂讲授为主,并有针对性地完成课后练习和综合练习。1.教师讲授(讲授知识点);2.课后作业(有针对性做好课后练习题目);3. 课堂作业(教师对知识点进行提问,并合作完成相关题目。)
6课程政策:
本课程对学生的要求如下:1. 学生要作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预习相关内容,按时到课;2.学生要认真听讲,围绕课堂主题, 踊跃发言;3. 独立完成题目和合作探究问题相结合;4.认真完成课后练习和老师布置的作业。
7.推荐教材及参考文献:
选用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逻辑教研室编《逻辑学导论》(21世纪哲学系列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参考文献:金岳霖主编:《形式逻辑》,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周礼全主编:《逻辑——正确思维和有效交际的理论》,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何向东主编:《逻辑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8.学生成绩评定:(学生学业成绩评定标准、原则、方法、要求)
本课程为考试课,考试成绩根据学生在课程教学各个环节的表现予以评定。具体比例:平时成绩10%,作业20%,期末考试70%。
9.实践教学内容安排:
无
10.课程网站:
二、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第一章 :绪论 (3学时) 1.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逻辑学的研究对象,理解学科性质以及逻辑学的作用,掌握逻辑学的研究和学习方法,并且了解逻辑学的学科发展历程。 2.主要内容:
逻辑学的研究对象?逻辑学的作用。 3.教学方法:
教师课堂讲授。 4.阅读材料:
教材第一章。 5.思考作业题:
1、思维、语言与逻辑三者的联系? 2、逻辑学的对象是什么? 3、逻辑学的作用是什么? 4、学习逻辑学的方法是什么? 第二章 :概念 (3学时) 1.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使掌握概念的涵义,类概念和集合概念、空概念;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掌握何谓定义已经定义的基本方法;掌握概念之间的层次关系,理解划分与分解等。 2.主要内容:
概念与语词的关系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限制与概括 定义及其规则 划分与分解 3.教学方法:
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做练习。 4.阅读材料:
教材第二章。 5.思考作业题:
1.名词解释:概念 限制 概括 定义 划分 2、概念与语词的关系
3、理解定义和划分的规则以及违反它们所产生的逻辑错误 第三章 :命题逻辑 (4学时) 1.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复合命题包括联言命题、选言命题、假言命题以及逆命题之真假判断;掌握命题推理。 2.主要内容:
联言命题 选言命题 假言命题 逆命题 命题推理 3.教学方法:
教师课堂讲授,学生练习。 4.阅读材料:
教材第三章。 5.思考作业题:
1、 原子命题与复合命题? 2、 复合命题之真假值? 3、 命题推理的基本规律? 第四章 :直言命题 (3学时) 1.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直言命题之词项周延;掌握直言命题之对当关系和真假判断。 2.主要内容:
直言命题及其词项周延
直言命题之对当关系 3.教学方法:
教师课堂讲授,学生练习。 4.阅读材料:
教材第四章前两节。 5.思考作业题:
如何理解词项的周延与不周延? 直言命题的换位与换质?
第五章 :直言三段论 (3学时) 1.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直言三段论的定义与结构、变化格式;掌握三段论的规则与省略。 2.主要内容:
直言三段论的定义与基本结构 三段论的格与式 三段论的省略 关系推理 3.教学方法:
教师课堂讲授,学生练习。 4.阅读材料:
教材第四章后两节。 5.思考作业题:
直言三段论的规则?
第六章 :逻辑基本规律 (4学时) 1.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逻辑思维所要遵循的基本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以及充足理由律;了解违反规律的逻辑错误。 2.主要内容:
同一律要求及其相应逻辑错误
矛盾律要求及其相应逻辑错误 排中律要求及其相应逻辑错误 充足理由律及其相应逻辑错误 3.教学方法:
教师课堂讲授,学生练习。 4.阅读材料:
教材第六章。 5.思考作业题:
理解矛盾与反对的区别? 如何区分矛盾律和排中律?
第七章 :归纳逻辑 (3学时) 1.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归纳逻辑的定义与作用、归纳与演绎的关系;了解不同类别归纳推理的基本方法。 2.主要内容:
归纳逻辑的定义 归纳与演绎的关系 不完全归纳法 科学归纳推理 3.教学方法:
教师课堂讲授,学生练习。 4.阅读材料:
教材第八章。 5.思考作业题:
1、归纳与归纳逻辑的关系如何? 2、归纳推理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3、归纳和演绎的关系?
4、传统归纳逻辑的内容及其规则? 第八章 :证明 (3学时) 1.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类比推理与假说;论证与推理的关系;了解证明的结构、论证与论据;证明的一般规则。 2.主要内容:
证明的结构 证明的种类 证明与反驳 证明的规则 3.教学方法:
教师课堂讲授,学生练习。 4.阅读材料:
教材第九章。 5.思考作业题:
1、何谓证明? 2、论证与推理的联系? 3、反驳与论证的关系? 4、证明的规则包括哪些方面? 第九章 :谬误 (3学时) 1.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明辨逻辑谬误,能够区分各种形态的谬误,并掌握反驳方法。 2.主要内容:
心理相关型谬误 语言歧义型谬误 证据不足型谬误 3.教学方法:
教师课堂讲授,学生练习。 4.阅读材料:
教材第十章。 5.思考作业题:
理解三种谬误类型的各种表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