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 班级 姓名 等级 ( ) 实验名称 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 实验时间 月 日 实验目的 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 实验器材 温度计 烧杯 1. 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温度计上端。 实验步骤 实验现 1. 正确使用温度计能准确测量出液体的温度 2.不正确使用温度计不能测量出液体的温度 2. 将温度计下端的液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温度计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 3. 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要使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 4.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放轻拿。 象 实验结论 应该正确使用( ) 注:实验装置简图应在实验步骤栏体现。
学生实验报告
教师 班级 姓名 等级 ( ) 实验名称 探究一杯热水在变凉过程中温度是怎样变化的 实验时间 月 日 实验目的 认识一杯热水的温度变化规律现象 实验器材 温度计、热水、钟表、记录纸、烧杯。 1、预测热水降温的速度。 2、倒大半杯热水,将温度计放入热水。(一倒热水,就要将温度实验步骤 计放进去。温度计的液泡一直放在水的中央,不能碰到杯壁或杯底。) 3、记录第一个最高点的数据。(不要将温度计拿出水杯读数。温度计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再读数。视线与温度计液柱顶端保持水平。) 4、每隔两分钟记录一次。 5、画出记录曲线图。(在竖轴标出数次(10次)测量的温度。将标出的点用光滑的曲线连接起来。)6、整理实验器材。 实验现象 热水的温度先下降的速度快,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变慢,当温度降到一定程度就不再下降了 实 验一杯热水的温度变化规律是( ) 结论 注:实验装置简图应在实验步骤栏体现。 学生实验报告
教师 班级 姓名 等级 ( ) 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研究液体受热和遇冷时体积的变化 实验时间 年月日 认识加热和冷却对液体体积的影响 有细管的胶塞 、水槽、有颜色的酒精,锥形瓶 1. 准备一只中间有细管的胶塞,用胶塞塞紧瓶口。 2. 往瓶子里加满染了颜色的酒精 实验步骤 3. 把瓶子放入水槽,记下细管里液面的位置 4. 往水槽里加入热水,观察细管里液面的位置。 5. 再往水槽里加入冷水,观察有液面什么变化 6. 做好记录。 细管里的酒精加热时会上升,遇冷时会下降。 实验现象 液体受热后体积膨胀,遇冷后体积会缩小。说明液体有实验结论 ( )的现象
注:实验装置简图应在实验步骤栏体现。
学生实验报告
教师 班级 姓名 等级 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 研究气体受热和遇冷时体积的变化 实验时间 月 日 认识加热和冷却对气体体积的影响 实验器材 气球、烧瓶、酒精灯、火柴、水槽 1、用气球嘴套住烧瓶瓶口。 2、将烧瓶放入热水中,观察气球的变化。 实验步骤 3、再将烧瓶放入冷水中,观察气球的变化。 4、将铜球放入水中冷却。(在水槽中冷却两分钟以上。) 5、整理实验器材。(实验结束需要等待冷却后再整理。清理器材,保持整洁。) 气球加热时会变大,遇冷时会缩小。 实验现象 气体受热后体积膨胀,遇冷后体积会缩小。说明气体有实验结论 ( )的现象
注:实验装置简图应在实验步骤栏体现。
学生实验报告
教师 班级 姓名 等级 实验名称 研究固体受热和遇冷时实验时间 年月日 体积的变化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认识固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铜球、铁圈、酒精灯、火柴、水槽 1、将铜球从铁圈中通过。(不用加热。) 2、给铜球加热(注意酒精灯的操作。注意千万不能用手触摸铜球。) 3、加热后,将铜球放入铁圈看能否通过。(注意安全,不能触碰铜球。) 实验步骤 4、将铜球放入水中冷却。(在水槽中冷却两分钟以上。) 5、试试能否通过铁圈。 6、用文字或图画记录观察结果。 7、整理实验器材。(实验结束需要等待冷却后再整理。清理器材,保持整洁。) 1. 铜球加热后,不能通过铁环。 实验现象 2. 铜球冷却后,又能通过铁环了。 物体受热后体积膨胀,遇冷后体积会缩小。说明固体有实验结论 ( )的现象 注:实验装置简图应在实验步骤栏体现。
学生实验报告
教师 班级 姓名 等级 实验名称 学习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实验时间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年 月 日 让学生学会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 酒精灯 烧杯 1. 先观察,确定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超过瓶体的2/3。打开瓶帽,将瓶帽竖放在灯旁。 实验步骤 2. 用点着的火柴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灯芯。 3. 把烧杯放在火焰中温度最高的外焰部分加热。 4. 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自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 实验现象 正确使用酒精灯安全。不正确使用酒精灯危险 要正确使用( )。 实验结论 注:实验装置简图应在实验步骤栏体现。
学生实验报告
教师 班级 姓名 等级 实验名称 研究冰融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实验时间 月 日 实验目的 探究冰融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实验器材 冰 酒精灯 烧杯 铁架台 三脚架 1.取少量冰,测量它的温度。 2.用酒精灯加热冰,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直到烧杯中的水温达到10℃时为止。 实验步骤 3. 冰融化前,温度是否持续上升? 4. 冰融化时的温度是多少度? 5. 冰融化的过程中,温度是怎样变化的? 实验现象 冰融化前,温度持续上升,冰融化时的温度是0℃, 冰融化的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 实验结论 冰融化的过程中,温度逐渐( )。 注:实验装置简图应在实验步骤栏体现。
学生实验报告
教师 班级 姓名 等级 实验名称 继续给水加热,研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和体积的变化。 实验时间 月 日 实验目的 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和体积的变化。 实验器材 1.加热前,记录烧杯中水面的位置。 2.用酒精灯继续加热烧杯中的水,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水温,直到水沸腾后4分钟,停止加热。 实验步骤 3.待水面平静后,观察、记录烧杯中水面的位置。 4. 水沸腾前,温度是否持续上升? 5. 水沸腾时的温度是多少度? 6. 水沸腾以后,停止加热前,温度是否继续上升? 酒精灯 烧杯 铁架台 三脚架 实验现象 水沸腾前,温度持续上升,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水沸腾以后,停止加热前,温度不变。 实验结论 水沸腾以后,停止加热前,温度( )。
注:实验装置简图应在实验步骤栏体现。
学生实验报告
教师 班级 姓名 等级
研究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和体实验名称 积变化,绘制水结冰前后的温度变化曲线图 实验目的 探究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和体积变化 实验器材 试管夹 试管 温度计 烧杯 实验时间 月 日 1.在试管中加少量水,插入温度计,再记下水面的位置。 2.把试管连同温度计放到加了盐的碎冰中,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温度降到-2℃时为止。 实验步骤 3.观察试管中冰面的位置与原来水面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4.水结冰时的温度是多少℃? 5.水结冰的过程中,温度是怎样变化的? 实验现象 水结冰时的温度是0℃,水结冰时,体积增大。 实验结论 注:实验装置简图应在实验步骤栏体现。
水结冰时的温度是0℃,水结冰时,体积( )。
学生实验报告
教师 班级 姓名 等级
在球面和平面上模拟帆实验名称 船进港、出港的情况并实验时间 进行观察 月 日 实验目的 探究帆船球面和平面上进港和出港的情况 实验器材 橡皮泥 地球仪 1.用橡皮泥做一只小帆船,插一根火柴作为“桅杆”。 2.用地球仪模拟地球,让小帆船在地球仪上移动模拟航行,观察小帆船进港和出港的情况。 3.让小帆船在水平桌面上模拟航行。 4.比较并解释小帆船在地球仪和水平桌面上航行时所观察到的不同现象,同时所此猜测地球的形状。 请回答: 5.观察小帆船进港,你有什么发现? 6.再把小帆船放在水平桌面上模拟航行。两次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有什么不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帆船在球面进港时,先看见船帆,后看见船身,出港时,先消失的是船身,后消失的是船帆;帆船在平面进港时,同时看见船帆和船身,船帆和船身也同时消失。 帆船在球面进港时,先看见( ),后看见( ),出港实验结论 时,先消失的是( ),后消失的是( );帆船在平面进港时,同时看见船帆和船身,船帆和船身也同时消失。 注:实验装置简图应在实验步骤栏体现。
学生实验报告
教师 班级 姓名 等级 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模拟环形山的形成 实验时间 月 日 模拟月球环形山的形成,认识其成因 沙盘(装细沙若干)、大小不同的石子若干、镊子、电筒、尺子月球表面的图片 1.模拟陨石撞击(将沙盘抹平整,模拟月球某一表面。用大小不同的石子,从不同方向扔向沙盘,注意力量不要太大。观察变化。) 实验步骤 保持沙子的原状。记录。用手电光来模拟太阳光,按一定角度依次照射到沙盘里,观察影子变化并记录。) 3.将月球表面的图片与实验现象进行比较,并进行描述。 4.将沙盘用尺子抹平整。 实验现象 两种方法都可以制作出来环形山,但撞击形成的环形山 最像月面的环形山的形状。 我认为月球表面的环形山是由于( )形成的,而不是实验结论 由火山喷发形成的。
注:实验装置简图应在实验步骤栏体现。
2.观察模拟陨石坑(用镊子轻轻将石子从沙盘里夹出,尽量
学生实验报告
教师 班级 姓名 等级 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记录本 1.分组观察月亮。 2.每晚6:00对月亮进行观察。 实验步骤 3.将观察到的月亮形状和此时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记录下来。 4.将记录的月相进行归纳。 实验现象 月亮形状是不断变化的。 连续观察月亮,整理月相观察日记 实验时间 月 日 认识月相名称 实验结论 月亮形状是不断变化的,而且有一定的( )。
注:实验装置简图应在实验步骤栏体现。
学生实验报告
教师 班级 姓名 等级 实验名称 研究影子方向与长短变化的规律 实验目的 探究影子方向与长短变化的规律 实验器材 手电筒 铅笔 实验步骤 1.用手电筒光照射一支竖立的铅笔,观察它的影子。 2.改变照射的方向和高度,观察铅笔的影子有什么变化。 3.试试在什么情况下,影子会不见。 实验现象 一天中物体影子的长短是先长然后慢慢变短,正午的时候最短,过了正午又开始慢慢变长,直到太阳落山。方向是从西向北再向东慢慢移动的。 实验时间 月 日 实验结论 一天中物体影子的长短是先( )然后慢慢变( ),正午的时候最短,过了正午又开始慢慢变长,直到太阳落山。方向是从( )向( )再向( )慢慢移动的。 注:实验装置简图应在实验步骤栏体现。
学生实验报告
教师 班级 姓名 等级 实验名称 观察昆虫,找出它们的相同之处 让学生观察昆虫,找出昆虫的相同之处 实验时间 月 日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各种昆虫 放大镜 实验步骤 1.学生分组观察昆虫。 2.各组数一数:它们各有几只足? 3.这些足长在身体的什么部位? 实验现象 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多数有一对或两对翅。 实验结论 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 )触角,胸部有( )足,多数有一对或( )翅。 注:实验装置简图应在实验步骤栏体现。
学生实验报告
教师 班级 姓名 等级
养蚕,给蚕宝宝记观察实验名称 日记,把蚕的一生画下来 实验目的 探究蚕的生长过程 实验器材 蚕种 桑叶 纸盒 白纸 毛笔 实验时间 月 日 1.在纸盒里铺上干净的纸,在盒盖上扎几个孔。 实验步骤 2.放入洗净擦干的桑叶,再用毛笔将蚁蚕轻轻扫入盒内。 3.每天清除粪便、换桑叶,观察、记录蚕宝宝的成长情况。 4.观察蚕卵和蚁蚕的样子,记录蚕宝宝身体长度变化和蜕皮过程以及吐丝结茧,并且记录飞蛾破茧而出。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注:实验装置简图应在实验步骤栏体现。
学生实验报告
教师 班级 姓名 等级 实验名称 解剖种子,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 探究种子的内部结构 实验时间 月 日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镊子 蚕豆种子 放大镜 1.把蚕豆种子浸泡。 实验步骤 2.用镊子轻轻剥开浸泡后的蚕豆种子。 3.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它的内部构造。 种子的内部构造:子叶、胚芽、胚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种子是有( )的。种子的内部构造:子叶、胚芽、胚根 注:实验装置简图应在实验步骤栏体现。
学生实验报告
教师 班级 姓名 等级 实验名称 探究种子的萌发情况 实验时间 月 日 实验目的 探究种子的萌发需要的条件 实验器材 广口瓶 蚕豆种子 纱布 葵花籽 问题一:把蚕豆种子按不同方向摆,根都会向下长吗? 1.选几颗蚕豆种子放在水中浸泡几小时。 2.向瓶内倒水,使水位达到1厘米,将纱布弄湿后贴在瓶壁。 3.将种子摆放在纱布和瓶壁之间,有正放的,有倒放的,有横放的。把瓶子放在温暖的地方。 实验步骤 4.几天以后,观察种子的萌发情况。 问题二:葵花子理在多深的土里可以出苗? 1.选择10多粒差不多大小的葵花子,放在水中浸泡半天。2.每两粒葵花子为一组,尖头朝下分别插入不同深度的湿润松软的土里。 3.把坑填平,标记好深度。 4.10天后,观察哪些种子发芽了,哪些没有发芽 实验现象 把蚕豆种子按不同方向摆,根都会垂直向下长 把蚕豆种子按不同方向摆,根都会( )长 实验结论 注:实验装置简图应在实验步骤栏体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