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太原 一例中小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心理干预(危机干预)

太原 一例中小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心理干预(危机干预)

来源:爱go旅游网


太原一例创伤后应激障碍中小学生的心理干预(危机干预) 背景:

2008年7月2日至7月5日,太原市教育局组织了“我们在一起”的夏令营活动,主要参加人数有来自

5.\"12汶川地震的四川绵竹的15名中小学生,我有幸被太原市教育局委派到夏令营承担心理老师的使命。期间,我针对同学们出现的系列心理不适应,做了有效的心理干预工作。其中,年龄最小的一名小学二年级女生出现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资料:

ZYX,女,出生于四川绵竹市,8岁,小学二年级。父亲是一名矿工,母亲在2008年 5.\"12汶川地震中身亡。 主要症状及干预过程 1.7月2日下午3:00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团队破冰 目标:

彼此相识,建立互动关系,提升学生归属感,温暖团体的气氛,增加团体的信任和凝聚力,体验成员之间亲密的感情。

焦点关注

1 / 6

同学们在互动过程中,要与其他同学进行一次2分钟的自我介绍。当ZYX同学与其他同学交谈时,她的表现进了我的视线,她总是找对面的同学吵架,其他同学几乎都不愿意接近她。

前后几次,我帮助她完成自我介绍。 2. 7月3日上午8:00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团队建设 目标:

确定团队意识;促进团队沟通;形成团队领导;增加团队成员的合作。 焦点关注

同学们在制作队旗、队徽、队训、队歌的过程中,要主动提出自己的建议,经团体讨论达成一致的意见,最后,采纳集体的智慧,达成一致目标。当ZYX的建议未被采纳时,她哭着离开了团队。

3.7月3日上午9:00 夏令营开营仪式 焦点关注

同学们正在唱校歌,ZYX的嗓门很高,唱得很卖劲,但调跑得也很远。校长和校大队辅导员要求ZYX的声音低一些或只做口型不出声,以保证不影响整个团队的歌唱效果。ZYX哭了,但她没听校长的话,既没放低声音,也没只做口型,而是保持了沉默。

4.7月3日下午2:00 榆次老城——旅游景点

2 / 6

焦点关注

在旅游景点,有一主题内容介绍阴间的黑白无常怎么工作,导游带领大家参观了阴间鬼城,鬼城展览了许多干坏事的人死后在阴间接受惩罚的过程。当ZYX看到这些场景时,恐惧的眼神,苍白的面孔,发抖的双腿迫使她提前退出了此景点。

干预要点

我立即帮助指导ZYX做深呼吸放松,并导入催眠状态,给予积极的暗示,利用积极的语言,建立合理的思维,帮助她重建正确的认知,调节失控的情绪。

5.7月3日下午6:00 旅游车上 焦点关注

ZYX同学因为找不到书包,着急地又哭了起来。我急忙帮她找回了书包,但因为帮助她找书包,其他同学占了我的座位,我便和她合坐在一起,原来的两人座位现在坐三人,中间的同学让她朝窗户靠一点,她和中间的同学吵了起来,中间的同学无语。

6.7月4日上午9:00 中国煤炭博物馆 焦点关注 镜头一:

同学们正在看四维电影《煤炭的形成过程》,但电影放映到地壳运动导致树木断裂,房屋倒塌,树木掩埋在地壳下的场景时,大部分同学发出了惊叫声,但最终还是坚持看完了电影。

3 / 6

只有ZYX一直处于惊恐状态,离开了现场。 干预要点

我立即在现场外指导ZYX做深呼吸放松,导入催眠状态,给予积极的心理暗示,已建立合理的认知,并进行了长达10分钟的想象脱敏,使ZYX恢复常态。

镜头二:

同学们在参观地下煤炭模拟展览,当我陪同ZYX进入地下通道约10米左右,模拟现场出现了几位煤矿工人的雕塑。ZYX又一次处于惊恐状态,无法前行,只好原路返回。

干预要点

监控录像现场,我再次帮助指导ZYX做深呼吸放松,进行了长达10分钟的想象脱敏,使ZYX恢复常态。

镜头三:

同学们正在观看壁画展览,当导游问到壁画上画的是什么体育项目时,在小学到高中十几个同学中,只有她一个人答出了正确的答案——高尔夫球。该同学思维敏捷,知识面宽,观察能力强,恰好反映出她敏感的人格特质。

7.7月4日下午2:00 醋厂 焦点关注

同学们在参观老陈醋工艺生产流程,当闻到刺鼻呛喉咙的酸味时,只有ZYX同学不能坚持,哭喊着离开了现场。

4 / 6

8.7月5日上午9:00—12:00 团体心理活动: 共绘蓝图 目标:

加强团体合作;展望未来;回顾在一起度过的快乐夏令营,学会感恩。 焦点关注

同学们经过讨论,依据自己的优势共同绘出能表达大家心声的图画。ZYX又因为合作伙伴不采纳她的意见,闹开别扭。

干预过程

采用角色扮演的心理辅导方法,帮助ZYX能够正确接受同学们的建议,正确认识到团队中每一个成员的参与合作都很重要。

心理诊断

依据症状出现时间在

5.\"12汶川地震事件后的6个月内,并具有典型的以再度体验创伤为特征,并伴有情绪的易激惹和回避行为为临床表现,使个体处于一种创伤后心理失平衡状态。

导致个体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故可明确诊断为创伤后应激障碍。 危机干预技术

儿童因为大脑语言表达、词汇等功能发育尚不成熟,对词汇、事件的理解有扩大或缩小的,再加上8岁儿童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心理发展阶段等特点,儿童很容易放大恐惧效应,从而加

5 / 6

重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依据该儿童的心理发展那特点,以及在夏令营活动中受到的条件,所以,主要采用支持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想象脱敏疗法、放松催眠疗法等。

危机干预的步骤

1.保持与危机者密切接触,保证危机者的安全; 2.运用支持性心理治疗技术,给予危机者精神支持; 3.调动社会支持资源给予危机者关心和帮助; 4.帮助建立对事件的正确认知; 5.帮助危机者建立积极的应对策略; 6.反复评价效果,指导选择最佳干预方法。 心理评估

夏令营结束后一个月,老师跟踪反馈的结果表明,该同学易激惹、回避的行为明显减轻。 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成因思考

15名来自地震灾区的同学只有年龄最小的ZYX出现了创伤后应激障碍诊状,是否说明年龄小的儿童由于生理发育、心理发展的,容易放大恐惧的效应,而加重症状;从遗传的角度讲,该同学反应敏捷、观察力强的气质特征是否会增强对震灾反应的强度。这两点很值得研究和思考。

6 /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