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辽宁省地震应急灾情速报网络发展与展望

辽宁省地震应急灾情速报网络发展与展望

来源:爱go旅游网
第35卷第4期4期年12月2019JOURNALOFDISASTERPREVENTIONANDREDUCTION防灾减灾学报Vol.35No.4Dec.2019文章编号:1674-8565(2019)04-0067-04

辽宁省地震应急灾情速报网络发展与展望王万宁,孔祥雪,于

浩,冯

沈阳

石,张欣然

(辽宁省地震局,辽宁110034)

摘要:基于辽宁省地震局现有灾情联络人员信息14721条,利用GIS建立地震应急灾情速报网络数据库,改变对现有数据的使用方法,实现了对数据进行集中控制和管理。通过程序利用电子地图,可以将地震灾情直观的展示给指挥人员,协助及相关部门确定灾情,为应急指挥工作的快速有序进行提供有力依据。关键词:灾情速报;地震应急;GIS;数据库中图分类号:P315.69

文献标志码:A

DOI:10.13693/j.cnki.cn21-1573.2019.04.013

0引言

我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的严重性构成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1]。而辽宁省是东北地区浅源构造地震最频繁的省份,所以能在震发后第一时间了解震区灾情,启动应急响应,迅速控制和消除地震引起的社会恐慌是地震应急的关键。然而,这都基于震后对灾区灾情信息的快速准确获取。为此,《国家地震科学技术发展纲要(2007—2020年)》将地震应急领域中的地震灾情信息发布、快速获取与评估都摆在了更重要的位置[2]。因此如何能在当前条件下更快更准确的获取灾情是至关重要的。

由于地震的突发性往往十几秒就可以造成大量房屋损毁、人员伤亡,灾情的快速获取可以争取在最短时间内确定地震影响范围,缩短“黑箱期”时长,更加有重点、有目标的为应急管理服务。同时震后灾情的快速获取又可以更好的服务有效判断地震的人员伤亡;让地

震及相关部门有序的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救援效率。对于后续应急救灾、灾民疏散、平息地震谣言起到重要的作用。

1现状

1.1存在问题

目前,辽宁省地震局地震获取灾情的方法大致有两种,一是通过值班人员给发生地震所在的台站和市局拨打电话,来获取信息。但是由于台站地点相对固定而地震却是不确定的,虽然获取的是同步消息,但是由于其覆盖面积小,所以信息量有限,准确性较低不利于对灾情的宏观把握;二是通过上网搜索,这种方式时效性差且消息真实性有待商榷。因此对灾情的表述也仅限于对涉及的小部分区域作一些点状文字描述,导致我局震后灾情的发布处于缺失状态。而现阶段地震灾情获取的常见方式大致分为以下4种:(1)低空遥感航摄技术[3];(2)激光雷达技术[4];(3)专业人员现场采集[5];(4)网络技术[6]。

为了解决该问题其他省区也有许多新的尝

收稿日期:2019-07-20修订日期:2019-09-17

作者简介:王万宁(1992-),女,辽宁省沈阳市人,毕业于防灾科技学院,本科,助理工程师,现主要从事地震应急救援方面的

工作。E-mail:isabelwle@163.com

68防灾减灾学报35卷

试,以云南省地震局为例,基于微博舆情建立灾情信息分类指标体系,将离散分布的微博灾情点转化为连续分布的灾情面,形成震后灾区有感范围的时空变化特征分布图,利用微博用户活跃度高、信息量大且丰富等特点,弥补了传统获取技术时效性差、数据量少、覆盖面小等问题[7]。但是地震发生时,强烈的震动可能会对基站的光纤、设备、机房等设施造成一定的损坏,从而影响基站的正常运行,导致基站退服,无法获取到所需信息。河南省借助微信平台进行灾情收集,通过微信公众号在震后向灾区公众主动推送地震三要素信息,公众收到后可以主动提供灾情信息。在公共服务栏目专设灾情上报模块,界面设计简单易行,方便公众及时快速上报灾情[8]。但是经后期考证由于关注微信公众号的仅仅是小部分人群,普及率和关注率较低所以获取的灾情信息有限,也不能获取全面灾情信息。江苏省通过灾情联络人员主动有偿报告来获取有感范围等信息。这种方式的受众多、信息来源稳定。但是也不乏虚假信息的存在,且后续投入较大。基于GIS的地震应急灾情速报虽然同其相似,但是由于灾情联络人员来自于民政部门,人员可靠且空间分布比较均匀、数目较多、信息反馈及时有效,所以将以上信息空间化来针对每次地震震级不同,灾情需求不同,可以通过灾情联络人员来获取所1.2需信息基地于。

理信息GIS系地统震应急灾(GIS)情是速报网一种采络集数据、存库

储、管理、分析、显示与应用地理信息的计算机系统,是分析和处理海量地理数据的通用技术[2]。基于此方法建库既兼顾前期数据的多样性又方便后续对数据库的不断更新和完善。自2017年以来,辽宁省地震局同多部门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使得省局灾情信息联络员数据信息更加完整,目前已细致到行政村一级。利用GIS平台,采用对地震灾情速报人员联络网空间化的方式,对已有的地震灾情速报人员联络网进行空间数据库建设。建立地震灾情速报员空间数据库即是建立灾情速报人员位置信息和所在位置上报的地震灾情数据的一一对应关系,使地震灾情严重程度可视化,利用空间数据和灾情获取软件对灾情空间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展示能够在地震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间为指挥者提供灾害影响范围、重灾区空间分布等灾情信息,使地震救援力量得到有效的分配,从而快速高

效的完成地震灾害应急救援任务。

(1)在相同的投影和坐标系统之下分级划分整理灾情联络人,收集可以覆盖全省或省内重点危险区域的灾情信息速报人员的数据信息。基础数据是通过民政部门获取,大约半年为一个周期进行一次信息核实更新。数据的不断更新可以确保灾情信息反馈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2)设计数据库属性表,遵循数据一致性和可维护性,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来对灾情速报人员的信息进行分类,确定属性表中所需内容,并进行创建属性表。

表1灾情速报员信息表(点属性)

英文ID字段中文含义

数据类型province所属行char字段14长度备注varchar2countycity省政份区编码乡镇区市/县full_namevillagetowntel_1姓村街道varchar2varchar2varchar22040名

varchar26060varchar260local_govtel_2办手公机号number4020位电话varchar2number20longitudetitle职单latitude经度务varchar2

纬度floatfloat10404010,,66(3)导入数据,完成空间化。将分级整理

好Excel的灾人员信息寅Mapinfo情速报空间化寅人,ArcGIS员信息完成数据库的方录入式属建设,性。

将表灾,情通速过报Fig.1The图distribution1基于GISdiagram灾情联络员onGIS

ofthedisaster分布示意liaison图

based

(4)对数据库进行唯一性、合理性检验后整理汇入搜救中心总数据库中,其中搜救中心全5000国原余始条数据。更约新为后15的辽宁万条数据,但扩辽宁大省近数据3倍仅,有更

4期王万宁,等:辽宁省地震应急灾情速报网络发展与展望

69完整更全面,几乎覆盖全省各个乡镇一级地区。空间属性信息已经成为当前灾情信息的一个标准配置,灾情获取是应急救援工作开展的前提,而这又与基础数据密不可分,数据的规范准确性可以充分满足灾情获取和后续工作顺利开展的需要。所以数据库是各系统的核心部分,建立可以保证后续信息分析的高精确和高细化的数据库,可以帮助灾情获取软件正常运作,可视化的地震灾情可以帮助修正软件预评估结果出现的偏差,优化救援效率及重点目标,增强地震灾情获取的即时性、有效性。

2展望

2.1应用方向

通过搜救中心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将已除去脏数据、实际有效数据为14721条的数据库导入到搜救中心大数据库中,后续可以随时调用。图2为导入数据库后的灾情速报人员信息展示。辽宁省地震局可以借助网络端口,在地震发生并获得三要素后,判断是否进行灾情信息收集。在确定后可以手动输入震中经纬度和所需灾情联络人员的范围,同时也可以自行手动圈出所需范围。

图2辽宁省灾情信息联络员展示图

Fig.2ThedisasterliaisonreportdisplayofLiaoningProvince

在按下“拨打电话”后便可通过阿里云服

务器进行自动拨号,电话语音机器人会在电话接通后给出灾情联络员3种选项,例如:“有强烈震感并有房屋倒塌、人员伤亡请按1;有轻微震感并有房屋倒塌、无人员伤亡请按2;无震感请按3”。系统会通过不同颜色在图上反馈不同信息。虽然未接通的电话原因很多,例如无人应答、电话关机、强震所致的基站损毁等。但这些不同的因素同样也会通过不同的表达颜

色将信息反馈到展示地图上并自动形成热力图。借助灾情反馈软件,通过图形化或定量化表达出震后灾情,灾情联络人员数据可以实时有效的2.2发挥未更大作现来用。

阶展望

段对于已有的灾情速报数据的使用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还存在可以继续发展和完善的方面。当今社会,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例如山东、浙江和福建等省局都是基于Android系统研发的地震灾情上报APP,虽然确实借助手机这个渠道来获取灾情,但是绝大部分都是针对手机APP的设计和开发的尝试,由于推广力度小、下载人数少、且基于Android系统的开发33.4%从根本的上苹排除果用了户全,国所智以能受移众动群设体备局用限户性较占大比

导致获取到灾情信息也不够全面,并且后续维护费用也很高,不符合我局实际情况。想要研发受众群体更广泛的使用方法可以借助微信小程序来实现。对于地震灾情速报微信小程序的开发和应用,仅仅是借助微信平台来使用。不用特意下载其他APP,这样避免了一些恶意软件的植入和麻烦,大大提高了可行性。可是只依靠现有的数据库信息量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数据库的持续性建设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兼顾实用性的同时带着以下几个设想对微信小程序的进行开发建设。

(1)“灾情速报人员”也就是小程序的受众群体的组成。大致可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来自于民政部门,数据库中已有的灾情速报人员;第二部分是省内各地区的热心市民,他们可以在小程序中界面中自行上传所处地理位置或详细地址,系统会自动转化为经纬度生成点,完成空间化。让更多的人成为“灾情速报人员”,不断扩大应急灾情速报网络数据库。

(2)数据库的更新。更新可大致分为两部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自上而下”是指从民政部门获得新的数据,由技术人员定时定期的进行数据库更新,而“自下而上”是由群众自发加入到数据库中来,技术人员仅需定期清除过期或者失效的脏数据即可。(3)微信小程序的推广。可以通过每年5月12日的“防灾减灾日”、“安全宣传周”等

70防灾减灾学报35卷

特殊日子,利用展板、动画片、问答发放小礼品等多种形式在社区等地开展宣传,或者迎接小记者团到我局参观等方式扩大宣传力度,提高基层民众的防震减灾意识,让最基层的居民主动了解微信小程序。另外,通过在辽宁省地震门户网站、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方式对地震灾情速报小程序进行宣传展示,也可通过广播、广告牌等媒体的公益广告的形式让更多群众了解到防震减灾工作与自己息息相关,激发全民参与热情、营造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树立正确的引导方向,让更多民众在震后通过地震灾情速报小程序及时主动的上报灾情等。

用。多方多部门的支持是我们地震系统数据库建设快速发展的关键,而不断更新完善的数据库又可以帮助各部门在应急期的决策功能得到更好发挥作用,两者相辅相成,充分做到为人民服务,更好的服务于防震救灾事业。参考文献:

[1]马宗晋.中国自然灾害和减灾对策之三—我国的地

震灾害及其应对[J]援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7,09():1-5.01

[2]郑向向.基于SMS和GIS的地震灾情信息获取与处2012.

[3]曾涛,杨武年,简季援无人机低空遥感影像处理在

汶川地震地质灾害信息快速勘测中的应用[J]援测绘科学,2009,34():-65.S2

[4]林月冠,范一大,王薇,等援激光雷达技术在综合减灾业务中的应用分析[J]():43-47.援地理信息界,20143[5]朱丹,徐敬海援基于短信的时空地震灾情收集与管理[J]):172-174.援测绘科学,2011,36(6[6]帅向华,刘钦,甄盟,等援基于天地图的互联网地震灾情快速获取与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援震灾防

御技术,2014,9():479-486.3

[7]曹彦波,吴艳梅,许瑞杰,等.基于微博舆情数据的震后有感范围提取研究[J]援地震研究,2017,40():303-310.2

[8]王斐斐,谢恒义,徐丹,等.河南省地震灾情收集

工作现状综述[J]):援中国应急救援,2018,70(0462-66.

理研究[D]援北京: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3结语

灾情速报人员是搭建灾情速报网络的核心

组成部分,是灾情信息及时准确上报的实施者。本文设计开发了一款面向灾情速报人员应用的微信小程序,能够辅助灾情速报人员高效、准确地将自己的直观感受及现场灾情信息上报有关部门。新开发小程序的核心部分是灾情上报功能,通过嵌入主动性选择型调查问卷,灾情速报人员仅需综合直观感受和经验判定选择对应的调查问卷选项,无需手动输入内容,既方便了后续的数据处理也保证了数据的时效性。

最后,灾情速报网络数据库作为地震应急工作的基础保障,在应急救援中发挥着重要作

TheDevelopmentandProspectofEarthquakeEmergencyDisaster

ReportofLiaoningProvince

WANGWan鄄ning,KONGXiang鄄xue,YUHao,FENGShi,ZHANGXin鄄ran

()LiaoningEarthquakeAgency,LiaoningShenyang110034,China

Abstract:Basedontheinformationof14621onthequickreportoftheLiaoningEarthquakeAdministration,

theGISwasusedtoestablishadatabaseofearthquakeemergencydisasterreportnetwork.Andtheuseofexistingdatawaschangedtoachievecentralizedcontrolandmanagementofdata.Throughtheprogram,theearthquakedisasterisvisuallydisplayedtothecommanderbyelectronicmap,assistingthegovernmentandrelevantdepartmentstodeterminethedisastersituation,andprovidingastrongbasisfortherapidandorderlyoperationoftheemergencycommandwork.

Keywords:quickreport;earthquakeemergency;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database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