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别让孩子背离诚信

别让孩子背离诚信

来源:爱go旅游网
别让孩子背离诚信

诚信不仅是个人道德的评价尺度,而且也是现代社会存在的基础。从古至今,诚信教育就是品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做个诚实的好孩子,是我们经常告诫孩子的话。但向孩子传授一些关于诚信的知识,开展一些以诚信为主题的活动,却未必能使孩子形成诚信信念与诚信品质。有时,正向的价值引导常常会产生负向的行为暗示,诚实的教育往往结出虚伪的果实,让孩子走向诚信的反面。那么,孩子是怎样一步步走向虚伪,背离诚信的呢?家长在这个过程中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也许下面一些似曾相识的生活片断,能够给各位家长敲一记警钟。

镜头一:

宝宝抱在奶奶怀里,手里拿着爱吃的糖果,奶奶逗宝宝说:“宝宝,把糖果给奶奶咬一口。”宝宝慷慨大方地把糖果送到奶奶嘴边。奶奶做了个咬的样子,慈爱地说:“宝宝乖,好宝宝,奶奶不吃。”后来,又有大人逗宝宝,仍然是不吃宝宝的糖果,仍然是将宝宝夸奖一番。宝宝于是明白将喜爱的东西虚假地谦让一番,就可以获得大人的夸奖,而糖果却不会有损失。

终于有一天,宝宝手里拿了一根冰棒,奶奶怕宝宝吃多了凉东西,会吃坏了肚子。于是,奶奶破例咬了一口冰棒。宝宝大哭起来,怪坏奶奶竟然吃了他的东西。奶奶扭过头流出伤心的泪水。爱孙心切的奶奶啊,她只知道为爱孙不懂得回报奶奶的慈爱而伤心,又怎么能想到假如她第一次就咬一口宝宝的糖果,宝宝就会是个大方而懂回报的好孩子呢!她更不曾想到的是宝宝的虚伪性格也许就从虚让糖果开始养成!

镜头二:

宝宝学会说话了,自然成为爸爸妈妈的开心果。于是,几乎每个家庭里都会上演这样一个游戏剧:“宝宝,爸爸好还是妈

妈好?”爸爸妈妈热切地看着宝宝,渴望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宝宝疑惑的看看妈妈又看看爸爸,正在思考如何选择的时候,妈妈拿了一个香甜的苹果,“宝宝,说妈妈好,把苹果给你。”宝宝在苹果的诱惑下,说出令妈妈心花怒放的答案,得到了妈妈的苹果;不甘心失败的爸爸又拿了一架小飞机:“宝宝,说爸爸好,爸爸给你小飞机。”可爱的宝宝自然又得到了爸爸的飞机。一个问题可以有两个答案,宝宝自然尝到了两面讨好的甜头。糊涂的爸爸妈妈怎么能想到,也许就是他们将背离诚信的种子埋在了宝宝的心田,只要有合适的土壤,它就会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呢?

镜头三:

有一天,阿姨在为宝宝和几个表兄妹分桔子。桔子有大有小,宝宝多么想吃那个又黄又大的桔子啊,他就对阿姨说出了自己的心愿。可是阿姨告诉他,好孩子要讲谦让,把大的让给其他小朋友吃。因为宝宝不懂谦让的诚实,阿姨把大的桔子分给其他小朋友吃,给了他一个最小的桔子。于是,聪明的宝宝学乖了。下次又分桔子的时候,宝宝尽管还是想吃大桔子,但他告诉阿姨,他要把大的桔子让给其他小朋友吃,自己吃最小的桔子。结果,阿姨高兴的笑了,为了奖励他的谦让,将最大的桔子作为奖励给了他。宝宝从此学会怎样将自己的诚实装饰起来,成为一种可以得到奖励的“谦让”。孩子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得到的本应该是肯定却得到了否定。一个人并不相信诚实,但是他如果说了假话,可以得到实惠(苹果),不说假话,就得不到实惠。有时我们为了一种“道德上”的虚荣,往往使儿童学会了撒谎,而且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教会了孩子撒谎。

镜头四:

宝宝上学了。爸爸说:宝宝,你考试得了100分,爸爸带你到公园去玩碰碰车。可当宝宝兴高采烈地拿了一张满分的试卷回家时要求爸爸兑现自己的承诺时,爸爸却说:爸爸工作忙,正加班呢!以后再去吧!而以后爸爸却渐渐地淡忘了自己的许诺,

宝宝也淡忘了,宝宝发现尽管爸爸妈妈要求自己做个诚实的人,言行要一致,然而,大人们的许诺并不是当真的,他们自己常常是只说不做……原来,正是家长这些大量的不诚实、不守信的作假行为,严重侵害着宝宝们的心灵,孩子的虚伪之树就这样一步步长大。

镜头五:

有一次,宝宝不小心打坏了妈妈心爱的鱼缸,想起妈妈讲过的《诚实的孩子》这个故事,就向妈妈坦白了自己的过错,以求获得妈妈的原谅。然而,看着死去的那几条可爱的金鱼,妈妈忘了自己讲的故事,恼羞成怒地打了宝宝两巴掌。这两个巴掌让宝宝学乖了,又不小心打碎了花瓶,他把过错推给了深受妈妈宠爱的小花猫,结果,躲过了一场责备和惩罚。于是,宝宝知道了有时诚实并不受人欢迎,而背离诚信却可以让人逃脱责任。

镜头六、镜头七……诸如此类的现象在家庭教育中比比皆是,我们的家长从这样让孩子的虚伪之树一步步长大。终于,有一天,宝宝的爸爸妈妈和老师发现宝宝一步步背离了诚信,成为一个爱撒谎的孩子,学会了哄、瞒、骗。

让孩子一步步背离诚信的竟然是天天教育孩子要诚实做人的父母,这确实让人触目惊心!正向的价值引导为什么常常会产生负向的行为暗示?诚实的教育为何往往结出虚伪的果实?这时候,我们的家长难道不应该开始审视和反思自己对孩子的诚信教育吗?

作为家长,我们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教师\",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们良好的学习榜样,甚至可以说父母言行的点点滴滴都将在孩子的精神世界和品格中得以延续。所以,当我们为应付孩子的一些不合理要求,编造一个谎言哄骗孩子的时候,我们的言传身教和对孩子的潜移默化,使孩子也学会了撒谎;当我们

对孩子偶尔的撒谎言行不够重视,甚至还认为自己的孩子聪明应变能力强的时候,这一个小小的撒谎言行,却恰恰成为孩子品德向不良方面发展的一个信号;当孩子面对不守信的家长,当孩子的诚信信念受到家长无情的嘲弄,当家长们为了种种理由而选择谎言和欺骗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将一枚恶果种在了孩子的心田,让孩子背离了父母的教育。翻开那些沦为罪犯的学生档案,不难发现假、恶、丑的家庭教育对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留下的消极影响,而正是这种背离诚信的教育常常泯灭了他们对人世间真善美的最后一点希望。

以虚伪去教育诚实,结出的只能是虚伪的果实。家长们,当你为你的孩子背离诚信而痛心疾首,进行苦口婆心的说服教育却不见成效的时候,那么,请反思一下自己是否是个诚实的人。请从自身做起,用诚实的言行在孩子的心灵播下诚信的种子,让它开花结果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