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学道德法治试题教师

小学道德法治试题教师

来源:爱go旅游网
小学道德法治试题教师

小学道德与法治科教师根本功比赛知识素养测试卷

〔时间为 60分钟,总分值 100分,按30%折算入总成绩〕

一、判断题。〔每题 2分,共20分〕

1、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投入使用,新版教材更加注重法治精神培 育。〔 〕

2、?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根底。〔 〕

3、?品德与生活?评价的主要目的是鼓励每个儿童的开展,促进每个儿童的品德开展与生 活能力提升。〔 〕

4、青少年只要不犯法,不懂法、不学法没关系。〔 〕

5、?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提到,教师是儿童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 〕

6、?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的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

7、为了保障中小学生的休息娱乐权,教育专门规定,原那么上要保障小学生每天有 8个小时 以上的睡眠时间。〔 〕

8、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求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 〕

9、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们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 10、?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评价应全部量化。〔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 2分,共20分〕 1、帮助学生参与社会、〔 〕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 A.学会生活 B. 学会学习 C. 学会做人 D. 学会劳动

2.?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编写原那么不包括〔

A 思想性原那么 B

科学性原那么 C

健康性原那么

D

活动性原那么

3.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根底,用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课程的根本框架。其 中〔 〕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根底。

A.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B .愉快、积极地生活 C.健康、平安地生活 D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4.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根底,促进学生良好 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开展的〔 〕。 A.活动课程 B.综合课程 C.活动型综合课程 D.生活课程 5.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核心是〔 〕。

A.帮助学生养成根本文明行为,遵守纪律 B .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

C.引导儿童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D .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6.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开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开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因此,品德与社会课程追求的是〔 〕。

A .教育的思想性和人文性 C .教育的根底性和有效性 7、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以〔

B D

.教育的实践性和有效性 .教育的综合性和人文性

〕为核心。

1 / 31

小学道德法治试题教师

A、法律教育

B、宪法教育 C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 、邓小平理论

8.品德与生活课程注重对儿童平安行为的指导,“祝你平安〞主题中设置了学打 求助 的活动,其中火警 是〔 〕。 A.110 B .122 C .119 D .120

9“将垃圾分类〞是主题“美,就这么简单〞中的一个操作性活动,其目的是鼓励学生为 保护周围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以下〔 〕是可回收的垃圾。 A.霉变食品 碎玻璃片 B .废弃衣服 废弃电池 C.报纸 矿泉水瓶 D .烟头 建筑垃圾

10.“我的历史名人档案〞收集了我国古代杰出的文化名人资料,其中有“诗仙〞之称的是 〔 〕。 A.杜甫 B .白居易 C.李白 D.王维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 2分共20分,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不选、多项选择或少选 均不给分)

1、本课程可利用的资源有〔 〕。 A、少先队的活动 B 、社区中的各种设施C、山川、河流及自然现象

D

、互联网

) 。 C、参与社会

D、学会做人

2、?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根底是(A、学生的生活B、社会化需求

3.为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我们是炎黄子孙〞设置了“话说四大创造〞的活动,下 列属于四大创造的是〔 〕。 A.造纸术 B .地动仪 C.指南针 D .活字印刷术 4、?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根底特征是〔 〕 A、生活性 B 、活动性 C 、开放性 D 、综合性 5、教师在教学活动案例的编写和活动指导方面应具有〔 〕。 A、灵活性 B、稳定性 C 、方案性 D、活动性 6.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实施途径有〔 〕 A.家庭教育 B.集体教育 C.社会教育 D. 学校教育7、小学阶段法治教育的目标是

(

)

A、着重普及宪法常识,养成守法意识和行为习惯 B、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法、身边的法

C、培育学生的国家观念、规那么意识、诚信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 D、初步参与法治实践

8、“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根底,用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课程的根本框架。 三条轴线是指〔 〕 A、儿童与自我 B、儿童与社会 C、儿童与法治D、儿童与自然 9、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总体目标是〔 〕 A、懂法 B、守法 C、用法 D、犯法 10、以下对教科书的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 A、可利用的教育资源 B 、教师的教本

2 / 32

小学道德法治试题教师

C、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 D、完全抛开不用 四、分析题〔40分〕

1、据报道:11月12日下午,湖南省沅江市发生一起“学生弑师案〞。当地一名

16岁高三

学生罗某因为布置作业的琐事,被老师训了一句。数分钟后,罗某竟冲进老师办公室,掏出弹簧刀向老师连刺26刀致其死亡。

近年来,未成年人施暴案件频发,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对于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我们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怎样去教育学生,预防这类事情发生?

2、联系实际,谈谈本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实施对策。

3 / 3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