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 名
【期刊名称】《上海农村经济》 【年(卷),期】2014(000)006 【总页数】3页(P26-28) 【正文语种】中 文
上海市闵行区九星村,是闻名全国的中国市场第一村、上海首富村。他们抓住城市化进程给近郊农村带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立足村情探索出路,以市场兴村,不仅改变了一个村庄的传统面貌,也使村民的生活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变,特别是在农民长效增收、实现共同富裕方面不断探索。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九星村看到了新的发展机遇。九星人探索把资源与资本、技术、品牌相融合,向深化改革要动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施走出去战略,探索村民长效增收新机制。日前,由该村村民持股成立的28个公司已入股到位,并以“集体、村民、社会自然人”三者交叉持股的新方式开启九星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新征程。九星人在谋划新的腾飞。
九星村以“大市场”、“大流通”兴村、富村,已连续十年被上海市统计局列为沪郊特色亿元村第一名。
九星村老书记、上海九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恩福为这些成就的取得,付出了二十年的心血和汗水。他荣获了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功勋村官、全国十大杰出村官、全国农村十大新闻人物、全国优秀商业创业企业家、全国侨界先进个人等殊荣。
吴恩福认为,地处大都市近郊的九星村,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就必须跳出传统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结合自身的区位特点和村情特点,走自主创新的路子,开发具有高度成长性、抗风险能力较强、又便于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项目,通过更新产业结构,充分挖掘和提升土地的单位产出价值,在极其有限的非农用地上,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需求。他下决心实施以“市场兴村”为核心内容的富民强村战略,大刀阔斧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经过十多年的辛勤耕耘,在昔日的农田上建起了车水马龙、红红火火的大市场。
九星市场的主营业务是经营以建材装潢材料为主的大型综合批发市场,市场建筑经营面积90多万平方米、年销售额280多亿元,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市场第一村”。这个村,2013年农方收益10.4亿元,上缴税收3.8亿元,净利润3.1亿元,村民福利4620万元,劳均收入6.59万元。成为一个闻名全国的大型建材、家居综合型批发市场,是上海乃至周边地区的一个重要的商品交易集聚中心,市场每天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种景象在近几年市场林立、超市遍布的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实属鲜见。特别是近两年,他们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不断地创新管理制度,提升业态档次,提高商品质量和管理水平,特别是将先进的电子、信息科技运用于市场管理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市场规范化管理和诚信经营得到了显著提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上海的农村,特别是上海近郊的农村或主动、或被动地需要解决好转型发展的问题。九星在这方面的实践所能证明的,就是挑战同样可以成为机遇,困境也可能正是转型的契机。二十年来,他们直面城市化浪潮的冲击,不是被动退守,更不是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安排,而是积极主动了把握住了这一历史性机遇,主动完成了城乡差距的融合。这种融合,包含了产业的融合、就业的融合、环境的融合、文化的融合、社会保障的融合以及制度的融合等诸多方面,是在完成城乡面貌外观上的一体化的同时,也完成了从经济结构到生活方式、从管理功能到思想观念等内在的一体化。
目前,九星市场已发展成为占地106万平方米,入驻商户8000多家,拥有五金、灯饰、陶瓷、酒店用品、锁具、不锈钢、家具、茶叶、文具等26个大类的市场集群,其规模堪称上海市场中的“航母”,也是全国最大的村办市场。2010年,九星市场顺利通过ISO9001∶2008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年销售额280多亿元,被誉为上海的市场航母。市场内共有国际国内品牌2000多个,品牌专卖店1000多家,品牌商品经营户5000多家。其中国际知名品牌近200多个,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600多个。
九星村自2003年以来,一直位居上海市综合实力百强村第一名,并相继被评为“全国文明村”、“中国十大名村”、“中国十佳小康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中国经济十强村第五名”、“中国名村最具影响力十大品牌村”、“中国市场第一村”。九星集团公司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还获得了“中国百佳创新示范企业”、“上海市三优企业”等荣誉。九星市场被国家工商总局评为“全国诚信示范市场”,九星市场党委被评为上海市“两新”组织“五好”党组织并成为党建工作示范点。
九星村20年的发展实践证明,只有做到“三个坚持”才能使“九星奇迹”经久不衰。
一是坚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而村级集体经济,则无疑是农村经济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发展程度直接关系到整个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从小在农村长大的经历,使这一代人都从切身的体会中感受到,由于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使农民接受教育的机会普遍较少,因此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大多较弱,在市场经济的博弈中明显处在弱势地位,如果没有把他们组织起来,让农民能以集体的力量参与竞争,并获得争取自身利益的话语权,而是靠着他们自己单干,就仿佛大海中的一艘小木船,经不起任何风浪的冲击。所以只有依靠培育和壮大集体的力量,才能为他们提供遮风挡雨的屏障,并为他们
夯实生存的空间,创造美好的生活和未来。因此,九星人通过坚持发展集体经济,较好地解决了农民共同富裕的问题。
二是坚持农村土地集体使用。土地一向被视为农民的“命根子”,因为农村集体土地,对农民和村一级集体经济组织来说,无疑是最可宝贵的、甚至是唯一可以利用的资源。九星村就从原有土地5279亩,在历经八次大征地后,剩余的土地仅有1307亩。他们实施的产业结构调整,其实就是一个把土地资源资本化的过程,虽然从表面上看是在办市场,但从本质上说是在经营土地,是依靠土地的增值来保障和促进农民的增收,也从中奠定了九星村的集体经济持续增长、九星人生活稳步提高的基础。
九星之所以能摆脱困境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前提就是他们充分利用了自己手中的土地。从1998年以来,一方面本着“惜土如金”的态度,在全村上下、干部群众中间统一思想,“不建洋房建厂房”,把所剩无多的土地都集中起来交由村里开发,进行深度利用,出现了“铺天盖地门面房,有街无处不经商”的繁荣景象;另一方面始终把集体土地的使用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并通过自主开发、自主管理和循序渐进的调整与改造,使市场的结构不断得到优化,业态水平也逐年向上提升。同一时期,不少村的土地被征用殆尽,使农民迷失在寻找家园的路上。与之相比,九星人则无疑是幸运的,因为他们始终没有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而失去土地,也没有为贪图短暂的享受而浪费土地。平心而论,像九星这种地处城郊结合部的村,在一波接一波的开发中,稍不留神就会失去土地,对此他们一直心存警觉,想尽一切办法保住自己的土地,为后续的发展留下了可用的资源。
与此同时,九星村的村民从村级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土地的大幅度增值中,得到的不仅是土地产出的收益,更重要的是在城乡二元结构迄今尚未消除的现行体制下,享受到了和城市居民同质化的生活和同样的社会保障。
三是坚持农民在主动城市化进程中的主体地位。城乡二元结构的实质是城乡分治,
尤其是在城市化浪潮的冲击下,城市的运行体系在就业安置、公共资源分配和社会保障上,都难以吸纳所有的失地农民,导致相当一部分农民的生活水平下降,并且还因为失去了土地也同时失去了原本可能有的盼头,而九星村给村民生活带来的变化,就体现在通过发展集体经济,依靠自己的力量,消除了这些城乡不平等的现象。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九星人在思索,九星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突破土地粗放使用、结构混杂等发展瓶颈。
吴恩福说,“之前的九星,解决了村民的口袋问题,今后更重要的是解决脑袋问题。”他认为,只有当大家树立了共同富裕的观念,才能真正确保九星长久地发展。九星村按照闵行区委、区政府大九星建设的规划,将全力打造体验市场,网上超市、互联网平台交易,物联网互通、仓储配送、进出口保税区等互动的国际性建材、家居贸易采购中心,打造“商业+商务的集聚区,生产+生活商品的集散区,线上+线下交易的融合区”的现代化商业服务集聚区。未来的的九星市场,将积极发展网上超市、互联网平台交易,建设物联网互通、仓储配送、进出口保税等互动的国际建材、家居贸易平台。
九星将合理配置九星市场现有的1800多亩土地资源,进入新九星平台的征地动迁农民和经济薄弱村、困难村的村民,每年都将通过股权收益形式实现分红增收,以持股形式长期拥有其物业。九星村发展混合型经济主要由集体持股10%、村民职工持股60%、社会自然人持股30%组成。目前,由村民持股成立的28个公司已入股到位,实现“集团、村民、社会”三者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 闵行区政府将统筹搭建包括惠及全区经济薄弱村和经济相对困难村的农民以及本村动迁农民“大平台”,通过“政府搭建平台,市场机制运作、农民入股参与”的形式,使农民享有每年物业收益分配及股权增值,真正实现农民的长效增收。今后,这28家九星子公司将引领九星以及其他经济薄弱村村民以不同方式参股九星,最终实现“集团、村民、社会”三者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用吴恩福的话来说,
就是“一村富不算富,全区农民兄弟一起来共同富。”
九星未来主要按照闵行区大九星建设的规划,打造现代化商业服务集聚区。将来的九星市场,将积极发展网上超市、互联网平台交易,建设物联网互通、仓储配送、进出口保税等互动的国际建材、家居贸易平台。新成立的混合型经济体以出租物业及投资发展衍生产业,通过股权收益形式,让村民每年享受红利,实现村民长效增收新机制。
九星村的再次腾飞将指日可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