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涮每经贸COASTAL ECONOMY&TRADE 信息广场・专题 医德是医务工作者从事治病救人职业活动遵循的道德 准则和行为规范。在目前情况下,医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可 称赞。 安心才能敬业,敬业在于行动。一名医务人员是否有可 贵的敬业精神,关键是在医疗服务中是否具备了良好的职业 道德。换句话说,良好的职业道德就是可贵的敬业精神,这种 概括为:(1)忠诚于人民的医疗卫生事业;(2)热爱患者;(3) 技术精湛;(4)团结协作。此四方面的内容可视为道德修养的 基本内容,也是医德建设的着眼点。 敬业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患者提供服务,千方百计为患者解 除病痛,而不是乘人之危,借机谋取私利。但是也应当清醒地 看到,在社会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元化环境氛围的影响 下,有少数医务人员,由于经不起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 道德作为上层建筑,受经济基础的制约,并随着经济基 础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大变革时 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必然会 引起人们道德观念上的变化。特别作为服务行业的医院,要 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在工作中违背职业道德,收红 包、要回扣、乱开药、乱收费,严重损害了广大患者和医院的 利益。这些问题说明,医疗技术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是通过 想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获得最佳的经济效 益,必须有道德的力量支持。事实证明,加强医德建设是提高 加强新霹鬟睡院职业道德建设 口赵振爱 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和素质的有效途径。 每一个人的职业行为、职业道德、职业作风表现出来的,医务 人员的职业道德好,就会有利地促进医院的改革发展,医务 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不高,就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解 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还是要加强医德建设,提高医德修 养,教育医务人员树立起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可贵的敬业精 加强医德建设,提高医德修养,就要 明确医务工作者的职业意向——献身医 学,治病救人 医务工作者这一职业是一种特殊行业,承担着救死扶 伤,实行人道主义的神圣职责。国家卫生部曾多次作出规定, 强调“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时刻为病人着 神。关于整顿“红包”、“回扣”、“吃请”问题,可以借鉴广东省 中医院的做法,即“退瓤留皮”的做法。我们医院的做法是思 想上教育,观念上转变,行为上约束,始终把提高医护人员的 职业道德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医疗市场快步进入竞争 想,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是医务人员的首要职责。之所 以这样规定,主要是基于医务工作者这一职业的特殊性,用 老百姓的话讲:“医生和护士的工作人命关天”。这些话不仅 说明了医务人员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是一种崇高的职业,同 时也道出了医务人员承担的高风险和责任重于泰山。我们认 时代,医院由买方市场转变为卖方市场,病人成了我们的衣 食父母,在这种情况下,高超的医疗技术,优质的医疗服务, 完善的服务体制,就成为各医疗单位抢占市场的重要砝码, 尤其是医护人员高尚的医德医风,就是吸引病人的重要手 段。为此,多年来局党委和院党组织始终把医疗技术人员队 为,作为医务人员应当全身心地献身卫生事业,发扬职业奉 献精神,形成群体的职业向心力,是医务人员队伍职业道德 建设的核心。作为一名医务人员,职业本身就决定你必须把 毕生精力投入到医疗卫生事业上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治 病救人。也就是说,职业本身需要医务人员集中全部精力,方 能承担起这种特殊行业所赋予你的责任。精力集中了,必然 会勤奋进取,安心本职,在医疗卫生事业上作出成绩,有了成 绩,也就有了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基础。运用扎实的医学知 伍的岗位职业道德建设,作为两个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 来抓,积极开展了创建文明行业活动,努力塑造现代化医院 的形象,增强社会的信任度。把服务是否文明,群众是否满 意,作为衡量医疗技术人员岗位道德水准和医院形象建设的 依据,并通过强有力的制度措施来约束、激励、鞭策每一个医 疗技术人员,自觉把个人的医疗行为与医院整体利益紧密联 识去解除病痛,既尽到了医务人员的责任,也会受到病人的 系起来。并发出倡议:只有树立了明确的职业意向,才会有献 身医疗卫生事业的精神,有了献身精神才会树立起全心全意 了解当代经济谋求事业发展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僵思厂场・专题 ● 凇舟鲑贸COASTAL ECONOMY&刀已 E 为患者服务的思想,才能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使群众深恶 服务内容,拓宽服务功能,开展了“群星围着太阳转”全程规 痛绝的问题得到解决,医务人员本身也就显示出了良好的职 业道德和素质,进而不断提高医院的声誉和信誉,塑造医院 良好形象。 范化优质服务活动;提出了“六个三”,即医生做到“三准确”: 准确检查、准确诊断、准确治疗;护士做到“三到位”;基础护 理到位、健康宣教到位、抢救措施到位;医技人员做到“三规 范”:规范服务、规范检查、规范书写报告;让病人“三明白”: 明白检查、明白治疗、明白收费。积极创造条件,落实“三民” 加强医德建设,提高医德修养,还 必须强调医务人员具备扎实的业务知 识和熟练的技能 医务人员在执业活动中,具备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 质,只能说是具备了做好医务工作的基本条件,有了为病人 解除痛苦的思想基础,但真正去实现为患者解除痛苦的心 (便民、利民、惠发)服务;严格执行“三时”(及时、限时、延时) 服务。开展了“六个一”温馨服务,即病人人院后医护人员为 病人送上一声微笑的问候、一束鲜花、一杯热茶或热奶、一块 手帕、一份住院指南卡、一份出院健康指导联系卡,如今“六 个一”温馨服务已经成为黄岛区中医院的服务核心,亲切的 问候让患者不安的心情得以放松,美丽的鲜花送上了医护人 员温馨的祝福,一杯热茶或热奶、一块手帕让病人感受到了 愿,就要有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水平。也就是说,不仅要有良好 的服务态度,还要具备扎实的业务知识和熟练的技能,才能 实现治病救人的崇高愿望。为此,要求医务人员在医疗实践 中不断接受继续教育,努力钻研业务,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 术水平,具备为患者解除痛苦的能力。 家的温暖,饱含着祝福的卡片让患者倍感亲切,详尽的出院 联系卡使医患之间建立了长久的联系。六个一温馨服务拉近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医务人员的医术水平要求很高, 水平高的医务人员患者就信任他,而那些医术高超、手到病 除的医务人员更是受到人们的尊敬。因此,医务人员应当努 了医患间的距离,处处洋溢着温馨、融洽、体贴、关爱的氛围, 得到了广大患者的好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并于2002年3 月被青岛市卫生系统评为五个“卫生服务名牌”之一,同时在 全区卫生系统内推广这一做法,为医疗服务的不断进步做出 了表率。 力钻研业务,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医学专业技术水平, 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医 学专业技术在不断更新,知识更新的速度为20%。新型的现 代化医疗设备不断完善,诊断手段更趋现代化,包括日常诊 疗时的所有药品,不断有旧的药品被淘汰,又不断有新的药 加强医德建设。提高医德修养。还 要提倡医务人员的合作精神——团结 协作,取长补短 医院是知识密集单位,具有复杂的组织系统,各科室之 间都有独特的专业性,内部有机联系。然而医务人员的职业 道德和素质、医术水平不可能在同一水平线上,临床经验有 多有少,学识有深有浅,个人资历不同,但医务人员面对的患 者要求治愈的心情是相同的、迫切的,医务人员除了用自己 品来替代。只有不断的吸取新知识、拓宽视野、提高自身的专 业技术,才能更好的为人民群众服务。医院作为一个社会单 元,在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技术方面应制定出科学、合理的 规章制度,加大奖励创新的力度,鼓励业务骨干多出成果、快 出成果。在临床实践中,要加强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 量的控制,尤其要加强对环节质量的监督检查,用规范的、人 文化的、个性化的服务赢得市场、赢得老百姓的认可。 掌握的医术去治疗患者的病痛外别无选择,但往往有些重 症、顽症靠一个专科医生是无法治愈的,这种现象不仅给患 者增加了思想和精神负担,也使医务人员本人陷入困境。面 加强医德建设,提高医德修养,还应 倡导增强医务工作者的职业情感——热 爱患者,尊重患者 医务人员在医疗实践中,有关心、爱护、尊重患者的义务 和保护患者隐私的义务,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是人道主义 的精髓,发扬人道主义精神是医务人员的神圣职责,换句话 说,医务人员被人们誉为白衣天使,就是对医务人员救死扶 对这种情况,就需要科室之间,各专业学科之间的医务人员 要相互配合,团结协作,共同会诊,取长补短,发扬团队精神, 联合攻克难关。我院曾接收过一名心室颤动、呼吸停止11分 钟的患者,经过全院的奋力抢救,患者病情逐渐缓解,抢救和 治疗人员都倾注了全部的心血,患者的生命被挽救了,可医 药费欠下了,医院又决定减免其部分医疗费,患者痊愈后高 高兴兴出院了。这个事例说明了医院各科室之间必须具备良 好的合作精神,在攻克顽症、重症上团结协作,取长补短,必 然会取得患者满意的效果。在医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在 医疗机构改革后的医院管理中,医院必须形成一个全方位、 多学科、多层次的整体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各学科的潜能,利 伤、治病救人崇高医德的赞誉。医务人员要忠实履行人道主 义的神圣职责,就要做到不仅要医治患者身体上的病痛,而 且要慰藉、感动患者的心灵,使患者身体上的病痛和心灵上 的创伤同时得到治愈。人文化、个性化的医疗服务是今后医 院发展的主流,在服务的时候应讲求语言艺术、服务艺术。多 年来,我们医院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提出了“为患者提 供意想不到的服务”的口号,自筹资金为每个病房安装了空 调,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改变服务程序,改善服务态度,增加 用各自的长处,才能有效地提高医院整体诊治质量,促进和 保障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作者单位:青岛市黄岛区中医院) 4 丝 ! 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