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建党90周年暨“七一”干部大会讲话
同志们:
再过2天,就是中国党成立90周年的生日,今天上午,我们全镇的在这里隆重聚会,共同纪念这一全党喜庆的节日。在此,我谨代表镇向出席今天会议的同志们,并通过你们向全镇各级党组织和全体致以节日的祝愿和亲切问候!向一直以来支持和拥护党的领导、与我们并肩战斗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当前,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遇到了很多新挑战新考验。在这关键时期,党在十六大强调,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
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此后,党又作出了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是审时度势,深思熟虑后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特别是根本方法提出的统筹兼顾,我们理解为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我们能深切感受到的是党的十七大以后,全国各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向进一步明确,投入进一步增加,措施进一步加大。
我们党之所以伟大,总是在发展的各个阶段提出符合
中国国情的战略思想,并带领全国人民共同为之奋斗。下面,我结合个人的学习认识,谈几点体会。
第一点体会:我们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具有无比优越性。为党的事业,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使命崇高,神圣光荣。
我们党已经走过了90年的光辉历程,再过三个月,在全国范围执政已经整整61年,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已经32年。我们党的奋斗史,是一部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历史,领导人民群众富起来的历史,领导中华民族强起来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史上一束最辉煌的画卷。越是学习中国近代史,越是深入研究我们党的发展史,就越能深刻地理解,我们党成为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就越能深切地感到党的伟大、光荣、正确,丰功伟绩,彪炳千秋。
辉煌之一:党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20年代,在我们党史诞生前的80年,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民进行过无数次不屈不挠的斗争。尽管每一次和都对中国社会产生过影响,动摇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统治,但都未能也不可能取得根本性的胜利。1921年,中国党登上了中国政治舞台,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领导中国,建立新中国,中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这充分印证了这么一个历史结论:只有党
才能救中国。
辉煌之二:党领导人民群众富起来。中国党执政以后,领导全国人民搞经济建设,尽管走过不少弯路,交了不少学费,但成绩不容抹杀。特别是通过32年的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人民生活实现从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辉煌之三:党领导中华民族强起来。20世纪,中国发生了三件大事。一是辛亥,把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掀翻;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建立了社会主义共和国;三是改革开放,在一个贫穷落后的人口大国搞经济建设,没有任何借鉴,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一步一个脚印,走向富强文明。一百年里发生的三件大事,有二件大事是在我们党领导下实现的,将永载史册。现在有评论说,今年,我国的GDP总量将超日本,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强国。我们党在带领全国人民胜利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战略后,提出了要抓住新世纪头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宏伟蓝图,发展目标的不断实现,将进一步深刻改变中国的面貌,将进一步引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党带领中国人民奋斗的历史和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充分证明了中国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
从北洋的发展来看,也同样雄辩地证明了中国党的伟大、光荣、正确,证明了的无比优越性。我是2007年5月份到北洋工作的,我对北洋有着特别深刻的感受。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我会说:北洋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成绩,党的坚强领导是最根本保证!
大家是土生土长的北洋人,对于改革开放之前的北洋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景,比我更清楚。那时是纯农业结构,没有工业,全镇人民都到田间搞农业,起早摸黑,比起现在的人勤劳多了,但照样是吃不饱穿不暖,有女嫁到山头换番莳丝吃,更别说宽阔的马路、漂亮的楼房、明亮的路灯、舒适的汽车了。想改革开放之初,万元户、亿元村是全国了不起的大新闻了,现在的北洋,万元户应该是数不胜数了吧。2009年,全镇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亿元,同比增长9.12%;完成财政总收入3244万元,同比增长18.36%;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180万元,同比增长27.48%;三项指标均居全区前3位、三区前10位。特别是在去年3月份开始的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月
度和季度排名竞赛中,实现了月月得奖、季季得奖的全区最好成绩。零地技改、限额以上工业性投入、企业信息化建设、节能降耗和清洁生产等工作在同类乡镇街道中位居前列,规模经济总量连续三年实现向前移0位,连续两年在全区B类乡镇街道工业经济争先进位竞赛中名列前茅。全镇主导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明显,机械、锻造、塑料制品、工艺品、化工等各行业的发展更加均衡,抵御市场波动风险的能力和镇域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这些变化就发生在你我的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大家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好处,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发展带来的实惠。仅这二年,我们把北洋人民日夜盼望的自来水问题解决了,把82省道延伸段基本造通了,把通往各村的道路搞漂亮了,路灯也亮起来了,同时把遗留有4-5年之久的几家企业的征地问题也基本解决了,这一切历史积累性问题的逐个破解,为今后的北洋能在发展的道路上轻装上阵打下了基础。这一些成绩的取得,一靠党的英明和上级的坚强领导,二靠历界北洋和的努力工作,三靠全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发挥的中坚骨干作用。
在座的都是党内同志,我不妨直说,我们一面为北洋取得的辉煌成绩感到骄傲和自豪,同时我也为北洋今后的发展感到担忧。不瞒大家说,现在感觉在北洋做事挺困难,
发展挺艰难。为什么有这样的感觉呢?不用看远,大家就看黄岩的东、西、南、北城,看院桥、江口,看新前、澄江就知道了,他们这些地方,区重点项目很多,上面投入很大,村容村貌变化很快,老百姓真正享受到了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极大利益。但北洋呢?低、小、散企业。性投资也很少,也不想投。为什么呢?项目落不下去,不要小看企业用地征好了落实不下去,也不要小看农网改造一根电缆线从地下4-5米深穿过桔树下穿不过去,更不要小看几户田户死缠烂打不肯征地,到北京、到杭州上访。这一切都构成了北洋的投资环境,因为任何一个项目,并不都是孤立的,项目的实施都有上级部门,比如搞电线,上面是供电局,建厂房,上面是建设局,征地,上面是国土资源局。这所有局,组成区各部门,如果每个部门都说项目在北洋建设不顺利,就给区造成一个印象,北洋工作不好做。这些部门都有横七竖八的关系,经他们的口一说,就说北洋的投资环境差。所以我非常担心,如果长此下去,局面不扭转,那性在北洋的投资就少,北洋的发展就慢。这种落后的局面现在这两年看不出来,等过几年后,大家再回过头看看,那时候我们就后悔迟了。
投资环境差,集中表现在征地上。现在老百姓普遍都有一个心理,认为土地以后会涨,一个堂儿皇之的,
是讲土地征了以后吃什么?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是土地非法买卖,违章建筑多,导致审批了的项目难以落地开工,而非法建筑遍地开花。在金融危机冲击下,提出保增长,保增长就是重民生的具体保证,要是经济停滞不前,大量农民工失业,拿什么来拉动内需,拿什么来转型升级。我们不否认土地价格会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升高,但要是都这么想,哪来的经济发展,哪来的工业化、城市化?土地价格涨到多少才肯心甘情愿被征用呢?等别的地方都现代化了,我们难道还守着几分土地等富裕吗?我们的上辈与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没有富起来,我们自己这辈子,与土地打了半辈子交道,也没有富起来,难道还要让我们的下一辈也与土地打交道等富裕吗?
第二点体会:党领导人民取得的和建设来之不易,在新形势下推进党的事业要坚定不移。
党的事业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前进的道路并不是笔直坦途。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遭到各种势力的“围剿”,在前进的过程中发生过失误,遭受过严重挫折。但是,我们党依靠自身战胜了各种艰难困苦,可以说是历经沧桑见辉煌,这正是我们党的力量所在,伟大之处。
在新民主主义时期,我们党经受了1927年和1934年两次严重失败的痛苦考验。第一次是大失败,6万多只剩下1万多;第二次是第五次反“围剿”失
败,红军不得不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而转战陕北。王明的“左”倾错误使力量受到极大损失,红军从30万减到3万左右,从30万减到4万左右。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由于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经验不多,党的领导对形势的分析和对国情的认识有主观主义偏差,发生了“反右”扩大化这样的错误,发生了经济建设急躁冒进也就是“”的错误,后来又发生了“”这样全国性的、长时间的严重错误。
我们党遭受的挫折是在探索前进的道路上发生的,这是由于中国国情的复杂和特殊、客观形势的发展变化而没有现成经验可以照搬照抄,也由于对和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失败是成功之母”。我们党没有被挫折所吓倒,没有被困难所压垮,更没有在挫折和困难中迷失前进方向、丢掉理想信念,而是百炼成钢,不断从挫折中奋起,在战胜困难中成熟起来,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
第三点体会:自觉维护党的权威和形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的共同责任。
同志在视察广区时,为基层上了一堂特殊的党课。他说,“加强学的执政能力建设,需要全党共同努力”,并强调指出,作为一名,作为一名党的干部,就应该坚持崇高理想,牢记历史责任,提高自身能
力,树立良好形象。这段话非常深刻,应该成为每个、每个干部的座右铭。高楼万丈平地起。执政党的素质、执政党的先进性,就象万丈高楼的根基一样重要。
全体包括广大干部,要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把党的事业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坚持党性锻炼无止境,在为党为人民事业的奋斗中,每个都要切实做到“三个增强、一个树立”。
(一)要增强宗旨意识
始终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要求。我们党发展壮大的历史,就是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就是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历史。正因为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才能在人民群众中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才能从人民群众中汲取不竭的智慧和力量,才能立党立得稳、执政执得牢。
一个,与群众的距离远了,就是与党拉开了距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谈化了,就是“数典忘祖”;心中没有群众,就是忘本,就是变质,就不配再做。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有句话说得非常好:“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
群众。”党与人民群众,是鱼水关系、种子与土地的关系。党群关系密切,我们可以“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处理不好,就是自毁长城。
1934年,同志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说过,土地、劳动、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妇女学犁耙问题、生小孩问题,小孩要读书的问题,修桥的问题,群众生疮害病的问题等,这些问题看上去琐碎,但对每个群众和每个家庭来说,就是大事。同志反复强调,“群众利益无小事”。作为一名、作为一名党的干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把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化为具体行动,真正体现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要牢牢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基层,为群众操心,在基层使劲,摸实情、办实事、解难题,做人民群众需要的发展带头人,做人民群众信赖尊敬的贴心人。
(二)要增强党的意识
党的意识,是独特的社会身份和社会作用在观念上的反映,是工人阶级先进性的集中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讲,党的意识是的灵魂,是的思想“身份证”。有关调研分析表明,当前,一些党的意识淡化的现象
值得警惕。党的意识的模糊、淡化,是我们精神上的“贫血症”、思想上“水土流失”的表现,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
那么,怎样才能增强党的意识呢?
第一,要对党绝对忠诚。,既是每位同志自己的重大决定,是个人作出的神圣选择,也是党组织按照严格程序、十分慎重的组织行为。进了党的门,就是党的人。许多老在时不说大道理,而是用很朴实的一句话表达自己的心愿:“入了党就是党的人了,以后这百把斤就全部交给党了!”既然是“党的人”,就应该自觉把自己的一言一行与党的事业联系起来,时时处处与党一条心,心中时刻想着党。我们每个同志在誓言中都讲过这样一句话:永不叛党!这句誓言要求我们每一个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与党保持一致,与党同心同德,听党的话,做党的事,坚决跟党走。
第二,要增强组织观念。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级组织和全体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委员会,自觉维护党的团结,保证党的政令畅通,使党的意志和要求能够得到全面落实。对于发生的重大情况和重要信息,首先要想到向党组织主要请示和汇报,自觉遵守党的组织纪律。
第三,要自觉参加组织生活。党内的各项组织生活,是加强党性修养锻炼的重要舞台。要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离不开党组织和同志们的帮助教育。忽视组织生活,放松党性锻炼,往往是一个走向蜕变的先兆和开始。因此,要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制度,切切实实过好党组织生活,开展积极的思想交锋,经常开展认真的而不是敷衍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自觉主动地加强党性修养,不断强化意识。对于各级基层党组织来说,要通过党内通气会、民主生活会、支部会议等途径,及时传达和上级党组织的有关精神,统一思想,交流认识。要坚持和发扬重大问题让先知道、先讨论、先执行的好传统,充分调动广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四,要正确看待成绩、名利和地位。树立正确政绩观,摆正个人与组织、个人职业与党的事业、尽岗位职责与尽之责的关系。作为执政党的,任何工作岗位都是党指派的,都是代表党去开展工作,自己的第一身份是,第一职责是为党和人民努力工作。必须时刻牢记,是组织教育培养了我们,为我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无论是在什么岗位上,无论取得什么的成绩,离开了组织,没有党的教育培养,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个人的一切成绩和功劳都应该归于党。
(三)要增强执政意识
的执政意识强不强,是决定执政地位巩固与否的一个重要前提。特别是在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的条件下,我们要始终明白“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从而更加自觉地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
增强执政意识,在政治上要把关定向、维护大局。干部无论在什么岗位、具体负责什么工作,讲政治都是共同的、首要的责任。头脑中如果没有了讲政治这根弦,就谈不上执政。
增强执政意识,在工作上要做到勤政敬业、争创一流。执政是具体的,执政意识必须体现在现实工作中。每位和干部都必须明白,党和人民给予我们的权力,不仅是名誉和地位,更是责任和义务,是党为人民努力工作的舞台和条件。
增强执政意识,在作风上要做到率先垂范、扶正祛邪。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一个人应该慎言、慎行。一个执政党,更应该“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要经得起大是大非和大风大浪的考验,也要经得起小事小节的考验,小事小节中有形象、有影响、有人格。
(四)要树立形象
无论是增强宗旨意识、增强党的意识,还是增强执政意识,都是为了树立良好的形象。树立形象,关
键是要保持的先进性。如果说形象是外在的形,那么先进性就是内的魂。外在取决于内在,灵魂决定形象。一定要牢牢抓住先进性这个魂!判断一个是不是具有先进性,是不是具有良好形象,标准很简单,就是看他是否做到了“平常时刻能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能冲得出来,危难时刻能豁得出来”,是否在群众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否是群众中有好的口碑。
应该是群众的“贴心人”。要做到与群众心贴心,要让群众“我把心事全托付”,非常不容易,必须在平时多深入群众,和群众心连心、肩并肩,及时了解群众在想什么、干什么、愁什么、盼什么、需要什么、憎恶什么,成为群众的知心朋友,使群众有话跟党说、有苦跟党诉、有难要找党;必须围绕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要求和实际困难,带着深厚的感情竭尽全力去办理、去解决,把实事好事办在群众开口之前,把思想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之中,千方百计地帮群众之所急,送群众之所盼,排群众之所忧,解群众之所难,把党的温暖送到周围群众的身上;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有过硬的思想理论水平、过硬的业务技术水平、高尚的人格魅力,使广大人民群众感到信得过、走得近、靠得住。
应该是群众中的“一面旗”。“一个就是一面旗”,这面旗是群众队伍的领路人,是引导群众前进的航
向灯。这面红旗是否鲜艳,取决于我们先锋模范作用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体现得是否突出。
我们有许多好的传统和做法,如“突击队”、“示范岗”在实践中发挥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每个、每个干部,都要继承和发挥优良传统,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做到改革创新闯在前、勇挑重担走在前、完成任务做在前;要从自身做起,从身边事情做起,善于与群众打成一片,把自己所在单位特别是自己周围的群众都带动起来,用党的思想和主张统一群众的认识,用自己的模范行为感召群众、凝聚群众、引导群众,当好团结带领群众前进的“火车头”。
是最可贵的称号,能够成为中国党的一名成员,无尚光荣。在新时期新阶段,作为党的一员,我们每个都一定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这份称号和荣誉,一定要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鞠躬尽瘁,竭尽全力地为党工作,为党争光,为党旗增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