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24、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A、非常重视祭祀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25、秦汉时期,一套上下有序的制度体系逐渐建立和健全,如廷议制度:国有大事,皆由朝臣讨论后向
皇帝提出意见,最后由皇帝裁定。这一制度
A.大大分割了宰相的权力 B.在相当程度上抑制了皇帝的权威 C.有力的打击了地方豪强 D.使皇帝与相权实现了制约和平衡
26、2009年3月11日(农历二月十五)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诞辰
2580周年纪念日。下列有关对老子说法正确的是
①认为“道”是构成世界的本源 ②代表新兴封建主的利益
③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④在政治上主张“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7、法国学者费奈隆(1651—1715)对雅典民主制度进行评价时说:“民众支配雅典演说支配民众。”对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①所有雅典居民对国家大事都享有决策权②民主制的需求促进了雅典雄辩术的发展③演说支配下的民众做出的判断未必正确④雅典的民主政治促进了智者学派的兴起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28、《战国策》记载,赵国谋得秦人围攻的上党之地后,秦赵处于临战状态。平阳君赵豹劝诫赵王:
“秦以牛田,水通粮,其死士皆列之于上地,令严政行,不可与战。王自图之!”在平阳君赵豹看来,秦国强大的原因,不包括
A.秦国采用了先进的牛耕技术 B.秦粮水上运输运输极为便捷 C.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 D.秦国法令严厉,行政效率高
29、“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
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根据这段谈话判断其中的“我”是哪国人?
A.英国人 B.美国人 C.法国人 D.德国人
30、右图是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的上海外滩西侧各种
欧式风格建筑群。作为重要文化遗产的外滩建筑群形成于
近代,是上海百年历史的缩影。这表明近代上海的突出特点是 A.殖民主义色彩浓厚 B.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C.崇尚西方建筑文化 D.国际文化交流活跃 31、罗斯福新政是在面临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全面来临的时代,在传统的自由放任再也不能适应生产力巨大发展的时候开辟的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他从金融、工业、农业、社会救济等方面主要是解决 A、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B、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 C、市场与计划的矛盾 D、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32、西方历史学家指出:“当人们谈及最近几代人中被传入日本等东方国家的西方文明时,我们不是指希腊罗马哲学和人文主义思想,也不是指日本的教化,而是指在17世纪后半叶开始改变西方面貌的科学、思维模式和文明的所有工具。”这里的“开始改变西方面貌的科学、思维模式和文明的所有工具”是指
A、牛顿创立经典力学 B、瓦特改良蒸汽机 C、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D、爱因斯坦相对论 33、“共和”、“民主”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根据对这两个关键词在中国部分著作和报刊中出现频率的统计,1905—1913年间“共和”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民主”的频率,其原因包括 ①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②三民主义思想的影响 ③新文化运动的推动④资产阶级运动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34、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奖励的是对生命一个核心过程的研究——核糖体将DNA信息“翻译”成生命。
核糖造蛋白质,控制着所有活有机体内的化学。因为核糖体对于生命至关重要,所以它们也是新抗生素的一个主要靶标。其实中国在建国后就对核糖进行研究,中国人工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这种成就是在下列哪个时期
A.过渡时期 B.十年建设时期 C.时期 D.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35、恩格斯说:“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是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的,这点可以由下面的事实来证明,即每当需要有这样一个人的时候,他就会出现:如凯撒、奥古斯都、克伦威尔等等。” A、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并不重要 B、英雄人物适应时代需要而产生 C、英雄人物的活动是受历史规律支配的 D、英雄人物的出现是历史的偶然
【必考题部分】
40、(37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具有鲜明的阶段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既然建立社会主义需要一定的文明水平,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用的手段取得达到这个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赶上别国人民呢……要成为文明的国家,就必须有相当发达的物质生产资料的生产,必须有相当的物质基础。
---《列宁选集》
(1)列宁是怎样“取得达到这个水平的前提”的?根据材料一,列宁认为胜利后人民政权的重要使命是什么?(6分)
材料二 从1926年起,苏联颁布一系列法令,工商业活动,勒令私营企业主上缴企业的几乎所有收入。从1930年起,斯大林发动“向资本主义全面进攻”,下令取消租让制和租借制,将企业收归国有。1930年,党作出决议,规定全国在1---2年内实现全盘集体化,剥夺富农财产,将其扫地出门,对反抗者进行或流放。到1937年,工业中的私有制企业已被彻底排除,社会主义成分在工业中占99.8%。农业中全国93%的农户加入了集体农庄,拥有全国耕地的99.1%。1936年,斯大林宣布,苏联的社会主义“基本建成”。不久,联共(布)十进一步宣布,苏联已完成了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建设并将从社会主义逐步过渡到主义阶段。1961年赫鲁晓夫宣布20年基本建成主义。1967年勃列日涅夫提出,苏联已经建成发达社会主义,正在向主义转变。
(2)依据材料二,刚答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的标准是什么。他是采取什么手段“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的?(8分)
(3)材料二中斯大林之后的苏联领导人对当时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有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样的认识对同一一时期的改革进程和苏联的最终结局产生的不良影响。(10分)
材料三 1958年在《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中认为“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的事情了”。1961年1月,在工作会议上说:“社会主义建设不能过急,过急了办不成,越急越办不成,要波浪式地向前发展,要搞它半个世纪。” (4)材料三中的认识前后并不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6分)
材料四 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
---1987年8月会见意大利党代表团时的讲话
(5)材料四中的思想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指导意义?你认为,确定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基本依据是什么?(7分)
【选考题部分】
历史选作题(每题材5分,请在第44、45、46、47四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作,则按所作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请务必写清题号。) 44、(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盖免役之法……则使之家至户到,均平如一,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苟不得其人而行,则五等必不平,而募役必不均矣。……得其人缓而行,则为大利;非其人急而行之,则为大害。故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
—— 《临川先生文集〃上五事札子》
材料二 臣(司马光)向上曾言:“教阅保甲,公私劳费,而无所用之;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民失业,穷愁无告……此皆所害者大,所及者众,宜先变更。借令皇帝陛下独揽权纲,犹当早发号令。以解生民之急。”
——《续资治通鉴长篇》卷356
材料三 及神宗朝,荆公秉政……国事日非,膏肓之疾,遂不可治。后人但言其农田、水利、青苗、保甲法为百姓害,而不知其移人心、变风俗为朝廷之害。其害百姓者,可以一旦为更。而其害于朝廷者,则数十百年,滔滔之势,一往而不反矣。
——《日知录〃宋世风俗》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争论的是什么问题(1分)? 各自的理由是什么(4分)? (2)材料—、二都谈到要关心“民”的疾苦,对此你有何看法? (2 分) (3)材料二、三的相同点、不同点是什么? (4分)
(4)三则材料所谈问题的根本目的是否一致(1分)?说明理由(3分)。 45、(15分)【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巴黎和会上,美国主张吸收世界各国和战败的德国加入这一国际联盟组织,各会员国应相互保证“领土完整和政治”,如果发生领土争端,“国联”有权干预,“国联”应负责处理战败国的殖民工问题。
材料二 《国联盟约》规定:“国联”的主要机构是全体代表大会和行政院,每个会员国,包括自治领都拥有一票。
材料三 西方一评论家说:“威尔逊的原则征服了欧洲,《国联盟约》无疑是他努力的一座纪念碑,但是新的政治是否与旧世界一样尚不可知。威尔逊的理想征服了欧洲,他是否能征服美国呢?
材料四 威尔逊签署了和约后,带病在美国作了1万千米的旅游,到处兜售他的国联方案,直到1919年10月中风,半身瘫痪,但参议院就是不买帐,参议院共和党领袖洛奇说:“美国不能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而削弱自己,不能使我们的主权从属于别的国家。我们必须首先考虑到美国。”在1920年3月最后表决中,参议院以53:28的多数否决了参加国联的议案。
——以上材料均摘自《国际关系史》 (1)据材料一,美国主张建立国联的目的何在?(2分) (2)材料二中有关规定对哪国有利?为什么?(4分) (3)据材料四,你如何理解材料三的内容?(6分)
(4)据上述材料,分析围绕国联产生的矛盾和斗争的实质。(3分)
参和评分标准
24. B 25.A 26.C 27.D 28. C 29.A 30.A 31.D 32. A 33.D 34.B 35.B 40.(37分)
(1)前提:领导十月,建立社会主义政权。(4分)使命:进行经济建设,大力发展生产力。(2
分)
(2)标准:消灭私有制。确立公有制。(4分)手段:行政命令和阶级斗争。(4分) (3)特点: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做了超前的认识,犯了“左”的错误。(4分)影响: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触及僵化的政治经济,导致改革成设不大;苏联的社会危机持续深化,最终导致苏联解体。(6分)
(4)前者认识的原因是思想上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后者认识的原因足“”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给党和带来深刻的经验教训。(6分)
(5)指导意义:引导我党正确把握国情,制订正确的基本路线,为制定改革开放的战略日标指引了方向。(4分)基本依据:经济发展水平。(3分) 44.(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要不要实行募役法。(1分)材料一主张实行募役法,理由是可以不夺农时,发展农业;材料二反
对,理由是募役法使富者更富、穷者更穷,使人民失业。(4分)
(2)从表面上看他们都是关心百姓利益,但从本质上看是为了维护封建地主阶级利益。(2分)
(3)相同点是都反对王安石变法,认为其为害大。但材料三指责更为严厉,认为变法不单是青苗水利
法为百姓之害,关键是败坏了世道人心,为害久远。(4分) (4)一致。(1分)都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都是为维护封建王朝的长治久安,都是为了巩固封建阶级
的统治。(3分) 45.(15分)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控制“国联”,特别是联合各小国与英法抗衡已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2分) (2)英国。英国有最多的殖民地(自治领),依此掌握了“国联”的支配权。(4分)
(3)由于美国控制“国联”的目的没达到,加上美国孤立主义传统,是威尔逊遭到了失败(6分) (4)争夺世界霸权。(3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