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 年 目 宏 用 B
反垄断法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于( B )由全国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A.2007年 5 月 30 日 B.20078 月 30 日 C.2008年 5 月 30 日 D.20088 月 30 日
3、在不会严重相关市场竞争,并能使消费者分享由此产生的利益前提下,经营者与具有竞
争关系的经营者( D )不为反垄断法所禁止。
A.为排除竞争,达成的联合抵制交易协议
B.为实现其支配地位,达成的商品的生产数量协议 C.为竞争,达成的固定商品价格协议 D.为改进技术,达成的购买新技术协议
4、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实施对外地商品设定歧视性收费项实行歧视性收费标准,妨碍商
品在地区之间自由流通的行为是( A )。
A.滥用行政权力排除、竞争的行为 B. 观行为 C.经营者集中行为 滥D. 市场支配者地位行为
5、依《反垄断法》规定,依据其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可以推
定( D )具有市场支配
地位。
A.合计份额达到四分之三的三个经营者 B.合计份额达到三分之二的两个经营者
C.B 选项情形下,其中份额不足十分之一的经营者 D.份额达到二分之一的一个经营者 7、下列不是垄断协议的( D )。
A.家乐福和沃尔玛约定:前者占北京市场,后者占天津市场; B.因为价格问题,甲乙两家汽车厂口头约定都不购买丙钢铁公司的钢材;
C.甲药厂和乙医药连锁超市约定:后者出售前者的某种专利药品只能按某价格出售;
D.甲药厂和乙医药连锁超市约定:后者出售前者的某种专利药品最高按某价格出售;
8、经营者违反《反垄断法》的规定,达成并实施垄断协议的,由反垄断执法机构责令停止违法
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一定数额的罚款。该罚款数额是(C )。
A.50 万元以下 B.100 万元以下
C.上一年度销售额1%以上10%以下 D.上一年度销售额2%以上20%以下
10、对于反垄断委员会的机构定位和工作职责,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是承担反垄断执法职责的法定机构 D A C 2/3
B.应当履行协调反垄断行政执法工作的职责 C.可以授权相关部门负责反垄断执法工作
D.可以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负责反垄断执法工作
1、世界上第一部正式的反垄断法是( C )。
A.日本《禁止垄断法》 B.德国《反对竞争法》 C.美国《谢尔曼法》 D.俄罗斯《竞争和垄断法》
3、依反垄断法规定,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从事的( A )的行为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的行为。
A.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 B.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C.限定交易相对人只能与其进行交易 D.拒绝与交易相对人进行交易
4、依《反垄断法》规定,下列属于经营者集中情形的是(C )。
A.经营者通过取得资产的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表决权 B.经营者通过合同等方式,能够对其他经营者施加影响 C.经营者合并
D.经营者联合抵制交易
6、根据《反垄断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法律禁止的纵向垄断协议的是( )。
A.开发新技术、新产品 B.商品的生产数量或者销售数量 C.购买新技术、新设备
D.限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最低价格
7、行业协会违反《反垄断法》的规定,组织本行业的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的,反垄断执法机构
可以处一定数额的罚款。该罚款数额是( )。
A.50 万元以下 B.100 万元以下
C.上一年度销售额1%以上10%以下 D.上一年度销售额2%以上20%以下
8、根据《反垄断法》的规定,下列关于市场支配地位推定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1/2 的,推定为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B.两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 ,其中有的经营者市场份额不足1/10 的,
3 1/5 C 1%
其 有 不应当推定该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C.三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4,其中有两个经营者市场份额合计不足
的,不应当推定该两个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D.被推定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有证据证明不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不应当认定其具
有市场支配地位
10、根据反垄断法的规定,负责经营者集中行为反垄断审查工作的机构是(
)。 A.国家工商局 B.国家 C.商务部
D.反垄断审查委员会 二、多项选择题
1、根据反垄断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不适用反垄断法的行为有(AD
)。
A.知识产权的正当行使 B.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
C.可能具有排除、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 D.农业生产中的联合或者协同行为
4、甲乙公司违反《反垄断法》的规定,达成垄断协议。根据《反垄断法》的规定,下列表述中,
正确的有( ABCD )。
A.如果实施垄断协议的,由反垄断执法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 B.如果实施垄断协议的,由反垄断执法机构没收违法所得 C.如果实施垄断协议的,由反垄断执法机构并处上一年度销售额以上10%以下的罚款
D.如果尚未实施垄断协议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处50 万元以下的罚款
5、根据《反垄断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经营者集中的有( ABCD
)。 A.经营者合并
B.经营者通过取得股权或资产的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 C.经营者通过合同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
D.经营者通过合同外的方式取得能够对其他经营者施加决定性影响的地位
2、根据《反垄断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法律禁止的横向垄断协议的(
ABC )。
A.固定或者变更商品价格的协议
B.购买新技术、新设备或者开发新技术、新产品 C.联合抵制交易
D.固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价格
3、根据《反垄断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可被豁免的垄断协议
有( ACD
)。
A.为改进技术、研究开发新产品的 , 施
只, ( ( B.开发新技术、新产品的
C.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进效率,统一产品规格、标准或者实行专业化分工的
D.为实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救灾救助等社会公共利益的 4、对于违反反垄断法实施集中的经营者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采取的措( ABCD )。
A.责令停止实施集中 B.限期处分股份或者资产 C.限期转让营业 D.处以罚款 三、判断题
1、《反垄断法》仅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济活动中的垄断行为。 (
× )
3、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是违法行为。 ( ×
) 4、我国反垄断委员会不享有准司法权 有反垄断执法机构享有该权力。 √ )
2、根据《反垄断法》规定,实施垄断行为的主体只能是企业。 ( × )
3、对滥用优势地位的规制是反垄断法的三大支柱之一。 ( √ )
5、事先申报制度规定经营者要得到反垄断执法机构的许可才能实施集中。 × )
四、简答题
1、垄断行为的主要类型包括哪些?
联合竞争行为;滥用优势和不公正对待行为; 企业结合控制行为;滥用行政权力排除、竞争。 2、简要阐述垄断协议的概念与法律特征。
即联合竞争行为,是指排除、竞争的协议、决定或者其他协同行为。
垄断协议的实施主体是两个以上的经营者;主观方面要求经营者之间存在共谋,具
有联合行动的一致意思;客观方面协议主体必须作出竞争的决议或者实施了竞争的
协调行为,产生破坏公平竞争秩序的效果。 4、审查经营者集中应当考虑哪些因素?
(1)参与集中的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及其对市场的控制力;
(2)相关市场的市场集中度;
(3)经营者集中对市场进入、技术进步的影响; (4)经营者集中对消费者和其他有关经营者的影响; (5)经营者集中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
(6)反垄断执法机构认为应当考虑的影响市场竞争的其他因素
5、反垄断执法机构调查涉嫌垄断行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1)进入被调查的经营者的营业场所或者其他有关场所进行检查; 利 农 2 3 4 5 ( 6 1) 2
4 ( 5)
(2)询问被调查的经营者、利害关系人或者其他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要求其说明有关
情况;
(3)查阅、复制被调查的经营者、 害关系人或者其他有关单位或者个人的有关单证、
协议、会计账簿、业务函电、电子数据等文件、资料; (4)查封、扣押相关证据; (5)查询经营者的银行账户 1、简要阐述垄断行为的概念。
垄断是指生产经营者或其他主体单独或与他人结合、合谋或以其他形式,排斥、支配或
另一些生产经营者,在一定的生产经营领域或排除竞争的行为或状态。
2、根据我国《反垄断法》,垄断协议的适用除外的具体情形包括哪些?
合理化垄断协议;标准化垄断协议;专业化垄断协议;中小企业垄断协议;为环保、节
能减排、救灾救助等的垄断协议;应对经济不景气的垄断协议;进出口垄断协议; 民和农
村经济组织的农产品产供销等垄断协议。
3、反垄断法禁止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达成哪些垄断协议? (1)固定或者变更商品价格;()商品的生产数量或者销售数量;()分割销售市
场或者原材料采购市场;()购买新技术、新设备或者开发新技术、新产品;)联
合抵制交易;()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垄断协议。 4、行业协会竞争行为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行业协会统一定价、数量、划分市场等行为;行业协会通过
信息交换竞争;行业协
会集体抵制;行业协会利用认证权竞争;行业协会歧视或会员活动的竞争行为。
五、论述题
举例说明行政机关和公共管理组织不得滥用行政权力实施哪些行为?
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不得滥用行政权力,实施下列行
为:
1、妨碍商品在地区之间的自由流通:( 对外地商品设定歧视性收费项目、实行歧视性收
费标准,或者规定歧视性价格;()对外地商品规定与本地同类商品不同的技术要求、检验标
准,或者对外地商品采取重复检验、重复认证等歧视性技术措施,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
(3)采取专门针对外地商品的行政许可,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设置关卡或者采取
其他手段,阻碍外地商品进入或者本地商品运出;(妨碍商品在地区之间自由流通的其他行
为。
2、以设定歧视性资质要求、评审标准或者不依法发布信息等方式,排斥或者外地经营
者参加本地的招标投标活动。
3、采取与本地经营者不平等待遇等方式,排斥或者外地经营者在本地投资或者设立分支机构。
4、强制经营者从事反垄断法规定的垄断行为。
5、行政机关不得滥用行政权力,制定含有排除、竞争内容的规定。
运用反垄断法原理,举例并分析我国市场运行中的经营者集中行为的类型,并排剖析其利弊。
以影响市场的效果和程度为标准的划分为横向集中、纵向集中和混合集中。
(1)横向集中是指同一相关市场内处于同一生产、流通环节的经营者之间发生的集中。
(2)纵向集中是指处于相关市场不同生产、流通环节,具有交易关系或互为潜在交易对手的经营者之间发生的集中。
(3)混合集中是指发生在既非横向关系又非纵向关系的经营者之间的集中。
以具体结合形式为标准划分为企业合并、取得股份(资产)、经营结合和人事控制。
(1)企业合并是指两个以上具有实体地位的经营者通过一定的形式归并为一个经营者的集中。
(2)取得股份(资产)是指在不改变各自法律主体资格的前提下,经营者通过取得其他经营者的股份或者资产,进而直接或者间接控制其他经营者的行为。
(3)经营结合是指经营者通过合同等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或者能够对其他经营者施加决定性影响。
(4)所谓人事控制,是指存在竞争关系的数个企业之间通过参与决策的主要干部的交叉任职,可以协调行动,消除彼此之间的竞争;或者某企业通过直接或者间接控制其他企业的主要人事任免,而达到对该他企业的控制。
经营者集中是一把“双刃剑”,从客观效果来看,企业结合给市场经济带来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适度的集中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良好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过度的集中可能形成
有碍竞争的市场结构,容易导致滥用优势地位的情形发生。企业的过度集中会导致大企业在相关的市场范围内形成支配力量,给潜在竞争者的进入造成壁垒,同时少数寡头在相关市场内形成垄断力,使它们倾向于采取垄断高价或掠夺性定价。
六、案例分析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