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研究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研究

来源:爱go旅游网
药物应用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研究

李小霞

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河北省沧州市 061001

【摘 要】目的:观察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至我院进行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患者100例,使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用药2个月后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00%,对照组为72.00%,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脱发、肝肾功能损害、外周神经毒性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程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CEA、CYFRA21-1、VEGF、MMP-9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个月观察组上述标志物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甲磺酸阿帕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且副作用小,安全性高。

【关键词】甲磺酸阿帕替尼;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是临床常见的肺癌类型,患者早期常无典型表现,大多数患者发现已经是中晚期,无法给予手术治疗[1]。对于晚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除了化疗外,尚无有效的控制手段。靶向抗肿瘤药物的出现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途径。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治疗晚期胃腺癌的靶向抗肿瘤药物,但是临床应用发现该药物对肺癌也有较好的临床效果[2]。为了观察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我院进行了本次研究,现报道如下。

表1: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

组别观察组(n=50)对照组(n=50)

t/X2p

CR00PR2115

疗效 (例)

SD2321

PD614

总有效率(%)

88.0072.004.0000.046

表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例)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选择

随机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至我院进行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患者100例进行临床研究。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组织血或细胞学确定诊断,其中男性患者62例,女性患者38例,年龄42-73岁,平均年龄(59.42±8.86)岁,病理分期IIIB期患者81例,IV期患者19例。鳞癌57例,腺癌27例,其他类型16例。使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理分期、分型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2)临床分期为IIIB期、IV期患者。(3)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1)KPS评分<60分的患者。(2)预计生存期<3个月的患者。(3)肺癌为转移病灶的患者。(4)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应用禁忌症患者。(5)不同意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化疗治疗。患者给予多西他赛+奈达铂方案化疗,具体为第1天多西他赛75mg/m2,静点,第2、3天给予奈达铂75 mg/m2,静点,21d为一个周期,患者至少完成2个周期。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甲磺酸阿

不良反应

观察组(n=50)

骨髓抑制

对照组(n=50)

消化道观察组(n=50)

对照组(n=50)反应

观察组(n=50)

脱发

对照组(n=50)

肝肾功能观察组(n=50)

对照组(n=50)损害

外周神经观察组(n=50)

对照组(n=50)毒性0度

42432927393628294545I度65121069111243II度2157328611III度0135132301IV度0011101000)X21.436 1.087 2.920 1.547 1.143

p0.697 0.896 0.571 0.818 0.767

表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比较(项目

CEA(ng/ml)CYFRA21-1(ng/ml)VEGF(ng/ml)MMP-9(ng/ml)

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观察组(n=50)21.54±6.5213.29±2.098.47±1.524.29±0.53739.46±102.33244.36±71.281574.36±149.29984.36±103.22对照组(n=50)20.94±7.0317.46±3.718.94±1.666.44±0.61755.81±94.39422.80±67.331609.37±154.821045.73±122.49t0.442 6.925 1.477 18.813 0.830 12.868 1.151 2.709 p0.659 0.000 0.143 0.000 0.408 0.000 0.253 0.008

帕替尼片(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 H20140203,250mg×10s),850mg,日1次,口服。持续服药2个月。1.2.2 分析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用药2个月后的近期疗效,以及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脱发、肝肾功能损害、外周神经毒性等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水平。肿瘤标志物检查包括血清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血清内

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

疗效评价:参考WHO相关评价标准,(1)完全缓解(CR):所有可测量病灶完全消失,且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2)部分缓解(PR):所有可测量病灶缩小超过50%,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3)稳定(SD):患者病灶缩小不足50%,或者增

<<下转93页

92

2019.08

药物应用

联合用药治疗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疗效观察

司月娟

河北省黄骅市骨科医院 河北省沧州市黄骅市 061100

【摘 要】目的:通过临床研究厄贝沙坦结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疗效。方法:以2017年-2019年期间我院收治的200例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研究。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3.2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4.50%,两组患者有较大的差异,而且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用厄贝沙坦结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症状,促进治疗过程中患者的恢复,临床治疗效果较好。

【关键词】厄贝沙坦;苯磺酸氨氯地平;疗效明显

随着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医疗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平均年龄也越来大,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各样的老年性疾病。老年性糖尿病就是其中一种比较常见的老年性疾病。老年性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是其中一种比较复杂的情况,目前临床上也没有比较完善的治疗方案,给患者身体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临床上常采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但是治疗后有很多不良反应,未能在临床广泛应用。故为了解决此问题,促进诊疗效果的进一步发展,进行本次研究,现将具体情况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7年~2019年期间我院收治的200例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本次实验所选择的这些患者都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本次研究也经过了相关部门的批准。所选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有100例患者。对照组年龄在58~70岁,平均年龄为65.7±3.67岁。其中男性患者55例,女性患者45例。她们的病程在5~12年之间,平均病程为8.64±0.54年。实验组患者的年龄在59~69年之间,平均年龄为64.8±3.23岁。其中男性50人,女性50人。

她们的病程在6~11年之间,平均病程为8.53±0.66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患病时间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研究。

本次研究纳入标准:

(1)在我院确诊的患者;

(2)确诊患者必须进行药物干预者。本次研究排除标准:(1)生活不能自理者;(2)语言沟通障碍者。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均单独应用厄贝沙坦进

1 资料与方法

<<上接92页

大不足25%。(4)进展(PD):患者病灶增大超过25%。总有效率=(CR+PR+SD)/总例数×100%。1.3 数据处理

用SPSS19.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处理研究中所有相关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并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X2检验,以 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个月观察组上述标志物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3。

著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降低患者体内肿瘤标志物的水平。而在安全性方面,两组患者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脱发、肝肾功能损害、外周神经毒性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程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该药物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患者用药后产生的不良反应与未使用该药物的患者相比未见明显增加。

综上所述,甲磺酸阿帕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且副作用小,安全性高,应于临床推广使用。

3 讨论

肺癌是导致我国城市人口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肺小细胞肺癌包括鳞癌、腺癌、大细胞癌等类型,占肺癌的80%左右,但是其中75%的患者发现时已经处于中晚期,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5年生存率低[3]。因此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是全球第一个证实对于晚期胃癌具有安全有效的治疗作用的小分子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能够明显延长晚期胃癌患者标准化治疗失败后的生存期。近年来的研究显示,该药物对于肺癌也有明显作用,但是其临床疗效仍然需要大量的临床研究进行证实。阿帕替尼是一种小分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具有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4]。在本次研究中发现,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00%,明显高于对照组72.00%,两组患者治疗前CEA、CYFRA21-1、VEGF、MMP-9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个月观察组上述标志物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能够显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2个月后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00%,对照组为72.00%,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脱发、肝肾功能损害、外周神经毒性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程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CEA、CYFRA21-1、VEGF、MMP-9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

参考文献

[1]曹恒,王静,纪媛媛,等.甲磺

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7,24(7):468-471.

[2]毕金玲,刘海源,黄勇.阿帕替尼单

药治疗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7,22(8):1474-1476.

[3]郎丰平,赵毓毅,范鹏.甲磺酸阿帕

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17,32(6):996-998.

[4]张香梅,何明,陈新,等.阿帕替尼

在进展期恶性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广东医学,2017,38(s2):168-170.

2019.08

9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