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夫妻间财产协议有无法律效力?

来源:爱go旅游网

夫妻签订的财产协议有效,离婚时按协议分割财产。如果协议不成,共同财产应均等分割,个人专用物品归个人所有。共同财产包括工资、收益、知识产权、继承赠予财产、一次性费用等。离婚时,应合理分割或折价处理无收益的养殖、种植业等。注意,只对共同财产分割。

法律分析

婚后夫妻双方签订的财产协议有效。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都具有约束力。只要夫妻双方在真实意思的基础上协商一致签订的财产分割协议没有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就是有效的。如果双方决定离婚,将按照财产协议的财产划分进行分割。如果协议最终无法达成,离婚诉讼后,财产将按照以下方式划分:

1. 夫妻共同财产一般应均等分割。个人专用的物品一般归个人所有。

2. 夫妻分居两地分别管理、使用的共同财产,分割时各归管理、使用方所有。相差悬殊的差额部分,由多得财产的一方以与差额相当的财产抵偿另一方。

3. 已登记结婚尚未共同生活,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或婚前给付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离婚时可以请求对方退还彩礼。

4. 一方以夫妻共同财产与他人合伙经营的,入伙的财产可以给一方所有,分得入伙财产的一方对另一方应给予相当于入伙财产一半价值的补偿。

5. 对夫妻共同经营的当年无收益的养殖、种植业等,离婚时应从有利于发展生产、有利于经营管理考虑,予以合理分割或折价处理。

在离婚诉讼中,只对夫妻共同财产依法进行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具体包括:

1. 夫妻双方各自的工资、奖金。

2. 生产、经营性的收益。

3. 知识产权的收益:指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实际取得或已明确可以取得的财产性收益。

4. 继承或接受赠予所得的财产。

5. 军人名下的复员费、自主择业费等一次性费用:以夫妻婚姻关系存续年限乘以年平均值的所得额。

6. 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

7. 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应当取得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

8. 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应当取得的养老保险金、破产安置补偿费。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条,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该内容由 信金国律师 和 家和律云 共创回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