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教学案
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教学案
框题一 走进法律
一、学习目标
了解法律的定义、知道法律的三个最为显著的特征,理解法律的作用。
二、问题与例题
问题一:社会生活为什么要有规则?
例1:为什么要有交通规则?
问题二:认识一下,我们身边的规则有哪些?
例2:社会道德是如何产生的?适用范围是什么?靠什么发挥作用?
问题三、生活能离开法律吗?
例3. 法律具有什么作用?
三、目标检测
(一)、辨别题
1.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但可以离开规则。 ( )
2.法律是社会行为规范,道德不是社会行为规范。 ( )
(二)、填空题
法律是由------------制定或认可,依靠---------------------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的行为规范。
四、配餐作业
a组题 (一)判断题
1.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但可以离开纪律。 ( )
2.生活离不开法律。 ( )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法律的是 ( )
a.《中学生守则》 b.《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c.《中国共产党章程》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2.依靠舆论、习惯和信念的力量来发挥作用的规则是 ( )
a法律 b纪律 c道德 d制度
3.我们出生后,父母就会到派出所给我们上户口;十八岁之前,我们会受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成年后,我们将走上工作岗位,又与劳动法紧密相联;到了一定年龄,我们又将依据相关法律退休;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熟悉和运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这些事实说明
a.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 b.儿童时期与法律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