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大道之行也》自学评估练习

《大道之行也》自学评估练习

来源:爱go旅游网

  【学习目的】

  1、熟读成诵,把握字词。

  2、合作探究,大同思想。

  3、联系生活,理解提升。

  【学习时间】

  一课时。

  【学习准备】

  熟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教学设计】

  一、理想社会,交流引读

  同学们,我们看了桃花源记中的安乐生活,你烈的感受是什么呢?

  《桃花源记》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幅理想社会的生活图景,早在战国末年《礼记》中也有相类似的理想社会的画卷。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篇《大道之行也》。(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熟读成诵,积累理解

  1、读一读:

  ⑴ 教师范读古文,学生按要求在书中画出难读的字词来。

  ⑵ 学生仿读并注意文中停顿:

  ① 大道之行也:用提顿语气读,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内涵

  ② “天下”三句用分列语气读,要读出层次感。有些字有统领作用,如“故人不独”中,“人”统领以下两句,“使老有所终”中,“使”统领以下四句,其后均当作一顿。最后一组谈“货”“力”观念,此两字后亦当作一顿。

  ③ “不必为己”后停顿稍长,收一层文意

  ④ “故外户而不闭”后停顿稍长

  ⑤ 末句是全文结论,要一字一顿,字字分明、语气肯定。

  ⑶ 学生朗读并试着背诵。

  2、译一译:学生圈点勾画,试译短文。

  ⑴ 大道之行也:施行

  ⑵ 选贤与能:通“举”

  ⑶ 讲信修睦:培养

  ⑷ 故人不独亲其亲:独,单独。亲,以…为亲

  ⑸ 矜:guān 老而无妻的人

  ⑹ 皆有所养:供养

  ⑺ 男有分:fèn职分,指职业

  ⑻ 货恶其弃于地也:憎恶

  ⑼ 不必藏于己:私藏

  ⑽ 谋闭而不兴:发生

  ⑾ 盗窃乱贼而不作:乱,指造反。贼,指害人。作,兴起。

  3、理一理:全文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总领全文。*

  第二层:阐述大同社会基本特征。

  第三层:总结全文。

  4、议一议:我们该如何理解大道、大同、大道之行也?

  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准则;

  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阶段。

  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

  天下为公:天下是公有的(天下是天下所有人的天下)

  (这几个概念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关键)

  三、合作探究,大同思想

  1、本文阐述的大同社会有什么特点?

  ⑴ 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⑵ 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⑶ 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2、怎样实施“大道”,实现“大同”?

  天下为公;选贤任能;讲信修睦。

  3、如何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

  “大同”社会是以“五帝之世”的传闻为依据,经过加工提炼而后构想出来的一个理想社会的模式,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以消除现实社会中的黑暗现象和不合理的地方。因此,它源于“五帝之世”,又高于“五帝之世”。

  四、体验反思,互动释疑

  1、体验反思: 联系伊拉克目前硝烟四起的局势,今天你又是如何认识“大同”社会的?你觉得我们该怎样做才能早日实现大同?

  2、互动释疑:将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与小组、班级同学共同探究解疑。

  五、总结存储,课外延伸

  1、总结存储:

  尽管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不可能成为现实,但它却成为我国社会思想的一份宝贵财富,两千多年来一直成为许多思想家和改革家所追求的理想“桃源”。今天我们更要加强国防建设,以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

  2、课外延伸:

  ⑴ 背诵默写课文。

  ⑵ “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所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之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