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教 学 目 标 备注
1、学习生字,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2、能体会文中优美的语句,能自己探索、学习课文内容。
教 学 过 程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哪,老师和大家一起到一个新的王国——石榴国去作客,愿意去吗?(学生自由回答)到了石榴王国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学生质疑,个别回答,教师归纳)你们有什么办法解决同学提出来的问题吗?(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归纳:通过阅读课文去解决它们)是啊!同学们在课文中能得到你们想要的答案。
(出示生字)
过渡:要读通课文,先得看看这些新朋友你认识了多少?你怎么认识的?
二、学习生字、词。
1、边读边打拼音,会的学生教读,不会的直接出示拼音让学生读。。(教师随时做好退居二线的准备,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
相机出示生字。
2 、请学生一齐读一读二会生字、词。(齐读)
出示二会字词
你在读课文时觉得课文中还有一些词语读不准的可以再看看课后拼音。
小结:我们语文是个大课堂,只要你像刚才那些小朋友那样,在和亲朋好友交谈中、在出门逛街时,在读课外书报时……处处留心,不断积累,一定会学到许许多多生字词、还能学到许多课本中学学不到的语文知识。
三、初读课文,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
过渡:这些生字词、回到课文中去,你还认识吗?(学生自由说)别说大话,想自己先练读练读吗?请小朋友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你觉得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一会儿我们来比一比!看那位小朋友读得最好!
1、学生自由练读,教师巡回察看。
2、检查。
(1)课文一共几小节?
(2)请四位小朋友来读课文的四个小节,其余小朋友认真听,看看他读得怎么样?(如有读不准的字、词、句,教师相机打断纠正)
(3)(学生评价)你最欣赏他读的那些句子或者那些句子你还可以读得更好?可以说说理由。(教师相机把难读句子让学生读一读)
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裂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
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向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四、再读课文,学生讨论。
小节过渡:同学们确实读准了生字词,读通了句子,看来这次来石榴王国作客已经有了收获。那么,课文究竟是怎样介绍石榴娃娃成长的呢?有没有小朋友知道?(有可能部分同学知道,有可能都不知道)你们是自己读懂解决,还是就 老师告诉大家。(引导学生自己阅读解决问题,教师巡回查看)
1、课文怎样介绍石榴娃娃成长的?
① 小组讨论。(小小组学习)
② 指名回答。(边回答边送石榴标签)
③ 请拿到标签的小朋友上台,那位小朋友根据石榴生长过程给他们排排队。(请小朋友上来排序,在不断调整中排正确)
2、请小朋友把石榴标签贴在黑板上。
3、那位小朋友连贯的说一说石榴生长的过程。(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五、过渡:石榴娃娃都在为你们喝彩呢!多么可爱的石榴娃娃啊!我们一起在把课文来读一读吧。
六、指导写字。
1、同学们你们看看那些生字难写的?(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指导,教师重点指导两个字"讯"、"嚼",教师范写)
2、 指导学生开始描红。(教师来回查看,随时对不符合要求的学生进行指导)
七、布置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抄写词语。
教学反思
16、石榴(第二课时)
教 学 目 标 备注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
2.能体会文中描写石榴的优美语句,在读好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感,并能积累内化。
3.激发学生对石榴的喜爱。
教 学 过 程
一、情景再现,引入课题
春天来了,它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叶中,开出了一朵朵火红火红的花。秋天来了,沉甸甸的果实缀满枝头,它高兴地笑了,向人们展示着最美的姿态,它就是——石榴(板书课题,齐读)
二、读第一自然段,引发疑问
1、是啊,这美丽、诱人的石榴吸引了无数的果农去开垦了一个又一个石榴园。其中,尤以山东枣庄的石榴园最有名,它(驰名中外)
2、板书:驰名中外。
3、能说出跟驰名中外意思一样的词语吗?
闻名于世、举世闻名、蜚声海外、闻名世界。
4、是啊,驰名中外就是名声传播到了国内外,名气多大啊,谁来读好这个词?
指学生读,读出名气的大,教师予以引导肯定。
5、山东枣庄的石榴驰名中外,身为枣庄人,作者为家乡、为家乡的石榴感到骄傲,感到自豪。所以作者在课文一开头就说——(生齐读第一小节)
6、读了第一自然段,我想同学们心中肯定会产生这样的问题:枣庄的石榴为什么会驰名中外?人们为什么对它特别喜爱呢?让我们走进石榴园,寻找答案吧。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感悟石榴叶、花的美
1、自由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石榴的叶、花美在哪儿?
2、这些词语会读了吗?出示:嫩绿、郁郁葱葱、火红、小喇叭
①指学生读,要求读正确、响亮
②展开词语教学
嫩绿
a 嫩绿的什么?一起说(嫩绿的叶子)
b 看,春天来了,石榴抽出了——长出了——。石榴的枝叶都是新的,嫩嫩的、绿绿的,多美啊!谁再来读一读这个句子,把它读美了。
郁郁葱葱
a郁郁葱葱的什么?一起响亮整齐地说(郁郁葱葱的绿叶)还可以反过来说(绿叶郁郁葱葱)
b 同学们,我们读课文、读词语的时候要会“过电影”,也就是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这样读起来才有味。再读。
c 读着这个词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树叶多、密、绿)
d 树叶又多又绿,显得十分茂盛,这就叫“郁郁葱葱”。看,这就是夏天的石榴园,一眼望过去,绿绿的叶子望不到边,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这就是——郁郁葱葱。
e 郁郁葱葱这个词儿还可以在其他地方用到它。比如:竹园里,竹叶密密麻麻、挨挨挤挤,一片绿色,我们可以说( )的竹林;树林里,一片绿色,望不到边,我们可以说——
火红
a 读词语
b 瞧,火红的石榴花开了,一朵,两朵……鲜艳的花儿竞相开放,越开越密、越开越盛,像一团团火、像天边的流云。
多么美丽的石榴叶、石榴花啊,自己读一读感受一下吧。
指学生读,评价,齐读
小喇叭
a 齐读词语
b 瞧,开放的石榴花多么像鼓着劲儿吹奏的小喇叭啊,无数的石榴花争相开放,多么像在举办一场热闹的音乐会啊,让我们一起通过朗读来感受吧。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感悟石榴果的可爱、有趣
1、引读:热闹了好一阵的石榴花渐渐的谢了。树上结出了一个个(小石榴),石榴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成(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
2、瞧,石榴娃娃成熟了。(点击出示课文插图、文字“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同学们,你自己读一读这段话,想一想,你觉得这些石榴娃娃怎么样?
学生读后说感受,师相机评价
生:很可爱、有趣、开心 师:从哪儿看出它开心呢?
生:有的笑得咧开了嘴 师:哦,开心地笑了
生:有的笑破了肚皮 师:把肚皮都笑破了,真是开心啊,我们一起当一回开心的石榴娃娃,一起合作读一读这句话。(在刚才读的过程中,老师发现……同学得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请他上来给大家读一读吧,示范后,全体学生表演读)
3、这些石榴娃娃为什么这么开心呢?
4、是啊,它们长大了、成熟了。这就是石榴此时此刻最想说的话。一起大声地读——我成熟啦!如果你是石榴娃娃,你最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谁呢?为什么?
5、你们这些石榴娃娃真可爱、真懂事,真惹人喜爱啊!下面就让我们读一读石榴娃娃报告喜讯的这一句话,加上动作,演一演它们,看谁演得最像,演得最好。自己先练一练。
请演得好的同学给大家做示范,然后大家一起来演。
6、看到这些成熟的石榴,农民伯伯看到了收获,游客们看到了甜蜜,小朋友们看到了欢乐,在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深深地喜欢上了这些可爱、有趣的石榴。让我们再一次地朗读这一段话,加上表情,加上动作。
7、同学们,你们的朗读,你们的表情和动作,让老师仿佛看到了一个个活泼可爱的石榴娃娃。
五、学习第四自然段,感悟石榴子的美
1、石榴成熟了,让我们尝尝吧,味道怎么样?
2、指学生说,小卡片出示“酸溜溜、甜津津”,读出酸和甜不同的感受
3、正因为石榴酸溜溜、甜津津,所以才让人“清爽无比”。
小卡片指读“清爽无比”
4、让我们再来品尝一下石榴的味道。齐读“取几粒……清爽无比”
5、石榴子儿吃起来让人感觉清爽无比,看起来更是让人垂涎欲滴。课文里写石榴就用了一个很美的词“玛瑙般的子儿”(小卡片出示),玛瑙,亮晶晶的,多美啊!能把这个词美美地读一读吗?
指读,评价
6、同学们真会读书,相信这两个词你们也一定能读得美美的。
指读“红白相间,晶莹透亮”(小卡片出示)
点击出示石榴子的图片,你们看,红色的是果肉,白色的是核,多美啊!相信你一定能比前几次读得都美!
六、总结全文,迁移写
指导仿课文第四自然段,写一种水果的特点。
1、仿写内容: 这时,你摘下一个 , ,只见 , , 。取 放入口中, , ,顿时感到 。
2、练说成一段话。
3、把它写下来。
七、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背下来。
(3)选择自己喜欢的水果,画一画,再仿照第四自然段写一段话。
八、板书
16石榴
春:叶 嫩绿
夏:花 火红
秋:果 成熟
形:玛瑙般的 紧偎
色:红白相间 晶莹透亮
味:酸溜溜 甜津津
教学反思
练习5(第一课时)
教 学 目 标 备注
1、了解中国城市的特征以及别称,学习因果句的三种表达方式。
2、练习写好钢笔字。
3、读读背背成语和古代名言。
教 学 过 程
一、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
1、指名读题,弄清题目要求。
2、学生自己试读每个词语。遇到不认识的字解决方案:
(1)查字典。
(2)问同学或请教老师。
(3)联系词语猜一猜。
3、集体认读词语,正音。
4、观察画面,说一说城市的特征。
(1)小组内交流
(2)指名说。
5、连线。
6、补充句子。
(1)自己先说一说,在指名说,订正。
(2)填写句子。
(3)教师小结:因果句的三种表达方式。
7、说一说自己还知道的城市别称,谈一谈为什么有这样的别称。找几个自己感兴趣的写下来。
二、教学第二题:写好钢笔字
1、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2、指导
a说说写字要求和描红要求
b出示:效、诊、初,指名读一读,并说说这三个字是什么结构,有什么发现?(三个字中都有撇,撇要注意和左边的笔画相互穿插)
c在写的时候,左右的比例怎样,哪些笔画要收,哪些笔画要放。
d出示“效”,指导书写,学生书空。
e教师范写,注意左部收右部宽,撇要缩,捺要伸。
f学生练习在田字格里描红“效”,并临写。
g按以上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书写“诊、初”两个字。(教师巡视指导)
h反馈写字情况。
三、教学第三题:读读背背
(一)成语
1、指导学生看插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2、师生一起回顾《东方之珠》。
3、认读成语。
(1)生自读成语
(2)指名领读,正音
4、小组合作,看图理解词语大意
5、指名说说词语意思并用词说句子。
6、 练习背诵
(1)自由练读,同座互背
(2)展示背诵。
(二)学习孟子的话
1、学生看图,说说图意。
2、师范读名言。
3、生自读名言,读准字音。
4、小组内互读,指名读。
5、指名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师生评点。
总结:爱别人的人,别人也常常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常常尊敬他。尊敬我家的老人,也要推己及人。尊敬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也要推己及人,爱护别人家的孩子。
6、指导有感情朗读。
7、练习背诵。
教学反思
练习5(第二课时)
教 学 目 标 备注
1、口语交际——说笑话
2、学写毛笔字,练习写捺。
教 学 过 程
一、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课前准备:准备几个小笑话。
(一)谈话导入:
1、 师生谈话:同学们,我们来看一小段节目。(放一段笑话)这是什么节目?它有什么意思?
今天咱们也来开个“笑话会”,一块分享笑话带给人们的乐趣!”
(二)指导交流:
1、分组里说一说自己准备的笑话。
2、小组里推荐一个代表向全班同学讲笑话。
3、全班同学评议:表达是否清楚,有没有趣,怎样更吸引人。
4、每个人再准备。
5 比赛讲笑话,评出笑话大。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 指导学生观察 “八”字中的捺——竖捺
(1)向右下直下起笔;(2)逐渐按笔;(3)提笔,笔锋至尾处渐渐收笔。
2、 教师执毛笔范写竖捺.
3、 学生临帖描红(提示正确的执笔姿势)
4、 指导观察“过”中的捺——平捺:将捺起笔处的笔锋向下,不是平直起笔,而是逆锋向右上起笔,然后提笔圆转,再向右下逐渐按笔,平直运笔,渐渐拖出笔锋。
5、 学生临贴描红。
6、 学生自由练习写两种捺,互相交流书写心得,教师巡视指导。(程度高的学生还可以练习写含有捺画的字。)
三、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