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如梦令》导学案

《如梦令》导学案

来源:爱go旅游网

  一、教材分析

  经典诵读一直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但如何引导学生诵读的课实在是太少,本课通过李清照的前后时期的创作情感的变化,引导学生进行理解。最终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通过诵读,积累诗词名句。

  2、通过比较不同时期作品,了解李清照人生遭遇对词作的影响。

  3、解读李清照,感悟易安情怀。

  “三分诗七分读”,所以诵读是本文的一个教学重点;囿于时代和年龄的,体会诗人人生前后的感情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二、教法和学法

  本课的教学,我主要采用朗读法,提问法,讨论法等。

  在学法上,我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于以前的古诗文教学注重文本的分析而对诗歌的诵读和诗人的感悟停留在表面,所以虽然学过很多古诗,但学生只是走马观花学过之后脑海中印象并不深刻,所以我将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先让学生通过自读,听读、朗读、带着问题读这些方式使学生在整体上进行充分的感知,再由学生自主鉴赏,教师指导学习。

  三、教学过程

  为了顺利完成这节课的教学任务,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环节展开: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积累诗词名句。

  2、通过比较不同时期作品,了解李清照人生遭遇对词作的影响。

  3、解读李清照,感悟易安情怀。

  (二)重难点

  1、解读词的意象,把握词的意境。

  2、理解作品中"愁"的内涵。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1、猜人物: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

  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李清照

  2、出示目标

  3、作品背景

  李清照早期生活优裕,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金兵入侵时,他们为避兵乱,流落南方,丈夫病死后,李清照境遇孤苦,在历经国破家亡、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孑然一身,在连天烽火中历尽人生坎坷,所以词情极为悲戚。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4、朗读,整体感知《如梦令》。

  5、整体把握,明确季节,运用想象,勾勒出你脑中的画面。(自由发言)

  6、深入鉴赏。两首词笼罩着一种氛围,即"愁"。到底是闲愁还是哀愁?自由选择词中的意象分析,如何体现了"愁"?

  7、朗读整体感知《武陵春》

  8、整体把握,明确季节,运用想象,勾勒出你脑中的画面。(自由发言)

  9、深入鉴赏。《武陵春》到底是闲愁还是哀愁?自由选择词中的意象分析,如何体现了"愁"?

  10、比较两组词,为什么同样的季节却又不同的情感?明确现实生活对诗人的理想。

  11、学生小组合作学习《醉花阴》《一剪梅》《声声慢》。

  (五)总结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李清照用清丽的语言,抒发了她对丈夫浓浓的思念,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忧愁而美丽的画面。又用沉重的伤感,向我们道出了世事无常,人生变幻的无奈与悲戚。正可谓闲愁?哀愁?许是万般滋味涌心头!

  (六)布置作业 课后继续搜集李清照其它诗词作品,进行赏析,积累名句,进一步了解易安情怀。

  (七)板书设计

  闲愁:闲适,爱恋,思念,山水

  哀愁:孤独,凄冷,沉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