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第二框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一、教学目标
1.识记
(1) 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的含义
2.理解
(1)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2)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3)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
3.分析
(1)运用实例说明,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及方法论意义
(2)结合现实生活,分析说明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二、重点难点
1.主次矛盾与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知识梳理
1.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1)主要矛盾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 、对事物发展起 的矛盾,次要矛盾是指其他处于 、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 ,并在一定条件下 。
(2)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在每一个矛盾中,处于 、起着 的方面。次要方面是指在每一个矛盾中,处于 的方面。
(3)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 的 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 ,又相互 ,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 。
(4) 和 、矛盾的 和 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 和 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5)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 的两点论,而不是 ;重点论是看到 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 的 。
2.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 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 ,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 ,是马克思主义的 。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地解决矛盾的 。
四、课堂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邓小平同志说:“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会有一部分资本主义的东西进入。但是,社会主义的力量最大,而且会取得更大的发展。社会主义的比重始终占优势。我们的对外开放政策不会导致资本主义。”这段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a.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影响,是事物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
b.矛盾双方中,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c.“实际”既是全面的,又是发展的
d.越是尊重规律,收到的成绩就越大 .
2.在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已不是阶级斗争,而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说明( )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不平衡、不稳定的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不可捉摸的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
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转化的
3.下列说法中,蕴涵着“不同的矛盾只能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这一哲学道理的是( )
a.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与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b.趋利避害、扬长补短与量力而行、积极而为
c.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与量体裁衣、对症下药
d.统筹兼顾、适当安排与抽薪止沸、人乡随俗
4.计算机网络给我们提供大量有益的信息,也带来许多毫无价值的信息,甚至传播一些有悖于社会道德规范的东西。这启示我们( )
a.要坚持以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
b.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
c.要重视事物量的积累
d.要解决矛盾就要认识矛盾的特点
5.“全面展开,突出重点,标本兼治,重在治本”这是当前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措施。它蕴涵的哲理是( )
a.矛盾有主次之分,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b.矛盾双方有主次之分,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c.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d.价值观对人们认识、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6.做任何事情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 )原理的客观要求。
a.规律客观性 b.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
c.矛盾贯串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d.矛盾特殊性
7.做工作要抓重点,抓重点就是要抓住( )。
a.事物中所包含的矛盾 b.事物的本质
c.事物的主要矛盾 d.矛盾的特殊性
8.对“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哲学思考是( )
a.区分了不同事物的特点,就一定能认识事物
b.体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c.它符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要求
d.形式主义和一刀切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9.下列能体现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做法有( )
a.想问题、办事情既要抓住重点,又要统筹兼顾
b.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
c.在生产方面,既抓速度和数量,又抓效益和质量
d.只要自由,不要纪律,只讲民主,不讲法制
10.下列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哲学观点的成语或俗语有( )
①因地制宜 ②唇亡齿寒 ③抽薪止沸
④东施效颦 ⑤南甜北咸东辣西酸 ⑥邯郸学步
a.①⑤ b.②④⑥ c.①②③ d.④⑤⑥
(二)问答题
11.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时指出:“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团结的问题,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必须高度重视、慎重对待。在处理这类问题时,要讲原则、讲法制、讲政策、讲策略,严格区分矛盾性质,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处理,不能把涉及少数民族成员的一般民事纠纷和刑事案件都归结为民族问题 ”。
请简要分析在正确认识事物时,为什么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五.课后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有的同学,对自己十分满意,怎么看都好;对别人总是说三道四,一无是处。这种看问题的方法是( )
a.两分法 b.两点论 c.一点论 d.一分为二
2.我国古代名医华佗医术高超,对病状相似的病人,能诊断出病因各异,所以;“治之宜殊”。病人按药方服药,果然药到病除。这件事启示我们( )
①只有做到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
②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只要抓住事物矛盾的特殊性,就能解决问题
④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正确认识事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 )
①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
②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③人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④从矛盾的两个方面看问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关于扶贫开发,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据此回答4~5题。
4.我国扶贫攻坚计划基本完成,扶贫开发取得巨大的成就,这一认识( )
a.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 b.坚持了两点论,两分法
c.把握了矛盾的主要方面 d.体现了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5.在新阶段,扶贫开发的主要力量应放在西部地区,放在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疆地区和特别贫困地区。这告诉我们做工作应( )
a.抓重点、抓关键、抓主要矛盾 b.弄清问题的主流和支流
c.把握了矛盾的主要方面 d.体现了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二)问答题
6.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认为,必须全面、准确地分析和把握农村形势,既要看到取得的成绩,更要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出现好势头的情况下,加强“三农”的决心不能动摇,扶持“三农”的力度不能减弱,强化“三农”的工作不能松懈。努力保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良好势头,一要继续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对顺民意、得民心、在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支农政策要加以稳定、完善和强化;二要突出重点,加强薄弱环节;三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
各地切实要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切实抓好粮食生产,继续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发展乡镇企业,大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进一步扩大农业对外开放。
简要分析材料中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的哲学观点。
第九课第二框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选修)
参考答案
课堂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1——5 b d c a a 6——10 d c c a a
(二)问答题
11.(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只有从实际出发,具体的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把不同质的事物区别开来。如果离开了对矛盾特殊性的具体分析,就无法区分事物,也就谈不上正确认识事物。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地解决矛盾的关键。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决定了解决矛盾的方法也不可能千篇一律。只有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课后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1——5 c c a c a
(二)问答题
6、 (1)在分析和把握农村经济形势时,“既要看到成绩,更要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这体现了一分为二、全面看问题的观点。
(2)“加强三农,扶持三农,强化三农,突出重点加强薄弱环节”,这体现出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重点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的观点。
(3)“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体现了矛盾的观点,坚持用全面观点看问题,同时也体现了普遍联系的观点。
(4)“各地切实要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切实抓好粮食生产,继续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发展乡镇企业,大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进一步扩大农业对外开放”,体现了认识事物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