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入:
1.播放《超越梦想》歌曲
同学们,我们刚刚听的是哪一首歌曲?
超越梦想,一起飞,让生命回味这一刻, 让岁月铭记这一回。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航天英雄杨利伟将肩负着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重任去实现我们千年的飞天梦。
让我们激动的告诉全世界,我们中国人将……(生读题:梦圆飞天)
让我们自豪地告诉全世界,我们中国人能……(齐读题:梦圆飞天)
让我们扬眉吐气地告诉全世界,我们中国人一定能……(齐读题:梦圆飞天)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教学开始就了解自我阅读课文的习惯、方法。同时也从各个角度去感受朗读给自己带来的收获与体验。】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中国航天史将永远记下这样的一些文字:
一座大漠中的航天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一艘神奇的宇宙飞船——“神舟”5号
一个难忘的日子——2003年10月15日
一个英雄的名字——杨利伟
一次圆梦的壮举——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3.课文写了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这一过程写了哪三个场面?(板书:送行——发射——问候——圆梦)
二、精读感悟,感受成功
1.古有飞天梦,今由神五圆。课文是怎么样记载神舟五号发射时那激动人心的精彩瞬间的?请同学们读课文并感受。
出示读书小提示:(一人读提示)
学习小提示:
⑴快速默读课文6~15自然段,把你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划出来,并在旁边的空白处写下你的感受。
⑵小组互动,朗读自己喜欢的语句,交流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有读有悟,随文记录,这是读书的一个习惯。】
2.同学们刚才都在认真写着,还有的读得很认真,眉毛和眼睛都在读书啦。老师想请同学们说,你喜欢这部分的哪些语句呢?
师生交流:
⑴预设1:
第6自然段我喜欢。为什么?为什么紧张。(这次载人飞天任务重大、任务危险)。能将你的紧张读出来吗?老师真的听到你紧张的呼吸声了。还有谁也喜欢这句话呢?好的,你也读读啊。好的,还有人想读!
在这发射前的场面中,其他同学喜欢哪句呢?
⑵预设2:
“十秒倒计时”从倒计时可以看出人们的紧张。前面几个数字由高到低再到高。你读出了起伏感。让人感受到你内心的紧张啊!
为什么喜欢这句话?你的心情怎么样?(紧张,激动)为什么激动?(因为倒计时的时候就要发射了。)对,首次发射的激动,把你的激动读出来。(一人读)从你的声音,从你的表情看出了激动,其他同学呢?你觉得这十秒钟预示着什么呢?(成功与失败)要根据学生回答灵活改变。(每回答一次,读一次)
教师总结:是啊,这10秒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期盼、凝聚的10秒!虽短犹长的10秒!它牵动近14亿中国人的心,它是吸引全世界目光的10秒。
十秒钟后,会出现什么呢?(神五飞天的场面)那你想看让人紧张,让人翘首以待的神舟五号升天时候的情景吗?好,今天老师也圆你们一个梦。
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就要到了,让我们一起低低的倒计时。引读:10.9.8——点火,起飞!播放课件。
火箭越去越远了,我们的心也随之而去,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内心又在想什么呢?
⑶如果先说12自然段的话,引导学生想看神舟号腾飞。顺带教学“十秒倒计时”。
哦,要想看到神舟腾飞的情景,我得听从工程总指挥的命令,你看上文都有十秒倒计时,我请你读一读这10个数字。想一想,我们读着这10个数字?心情是怎么样呢?
(联系课文中是怎么说的)课文中哪一段具体描写神舟飞天的情景的呢?
出示课文中的语句。
烈焰升腾,大漠震颤。宛如巨龙的橘红色火焰划破秋日的戈壁长空,托举着“神舟”5号飞船的火箭在地动山摇般的轰鸣声中腾空而起,直指苍穹。
你们喜欢这段话吗?为什么喜欢呢?
怎样读才能读好这一段呢?(学生自由说)谁愿意来试一试呢?
还有谁愿意读一读呢?(教师适时评价)
男同学一起读,有点激动,有点紧张,还要读出神舟五号腾飞的气势吧!
句子练习:
面对腾空而起的“神舟”五号,我 。 (学生写出来)
指导学生说说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或者当时你的神情动作等。(学生说,唱,演等)
【设计意图:这里是学习语言文字的一个轮换交替:1.理解;2.直观理解;3.理性上的感知。】
⑷预设3: 第13和14自然段:
课文还有些段落谁喜欢呢?为什么喜欢呢?(说明了这样的喜讯传遍了祖国各地,因为这是成功的喜讯传达得非常的快非常广。)那让我们也大声的将这喜讯告诉全世界吧!(齐读13和14自然段)
⑸预设4:15自然段表现了人们的兴奋与自豪。
神舟五号飞天成功了,神州大地共沸腾,几代人的不懈坚持,终于得到回报了。对此,你们自豪吗?让我们一起读读这段话。让我们再自豪一次,让我们自豪的情感再强一些。(学生再读这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