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内退是什么意思?

内退是什么意思?

来源:爱go旅游网

内退是一种近似退休待遇的办法,不需要真正办理退休手续,但可以在单位内部不工作,每月领取内退费。虽然社会保险仍在继续缴纳,但直到达到退休年龄后才正式办理退休。内退一般在国企较多,是对无法安排合适岗位但未达退休年龄的老员工的过渡性安排。

法律分析

内退,全称“内部退养”或“内退内养”或“离岗退养“,这严格来说并不是真正的办理了退休手续,只是在单位内部的一种近似退休待遇的办法,办理内退的人员可不在单位工作,但每月可从单位领取一定数额的内退费,不过这些人的社会保险并没有终止,而是由单位继续在社保中心缴纳,一直到到达退休年龄条件后正式办理退休。

单位一般也对内退设置一定的年龄界限(譬如距法定退休年龄5年内等等)。

所以,这实际上是一种保留劳动关系但又无须在岗的情形,一般在国企较多,主要是对一些无法安排合适岗位但又未达到退休年龄的老员工的过渡性办法。

拓展延伸

内退的定义和适用范围

内退是指在职员工根据公司规定或个人意愿,主动申请离开原本的岗位,但仍然保留与公司的雇佣关系。内退通常发生在员工无法胜任或适应原有岗位,或者因身体健康等原因需要调整工作环境的情况下。内退的适用范围包括各行各业的公司和组织,无论是私营企业、国有企业还是政府机构,都有可能存在内退制度。内退对于员工和公司都能带来一定的灵活性和双赢的效果,使员工能够在合适的岗位上发挥更大的价值,同时也能够减少公司的人力资源浪费。

结语

内退是一种灵活的就业安排,既能满足员工个人需求,又能减少公司的人力资源浪费。通过内退,员工可以在无法胜任原岗位或需要调整工作环境的情况下,保留与公司的雇佣关系,同时获得一定数额的内退费。虽然内退并非真正的退休手续,但员工的社会保险仍由单位缴纳,直到达到退休年龄条件后正式办理退休。内退制度在各行各业的公司和组织中普遍存在,为公司和员工带来灵活性和双赢效果。

法律依据

《国有企业富余职工安置规定》

第九条

职工距退休年龄不到五年的,经本人申请,企业领导批准,可以退出工作岗位休养。职工退出工作岗位休养期间,由企业发给生活费。已经实行退休费用统筹的地方,企业和退出工作岗位休养的职工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职工退出工作岗位休养期间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时,按照规定办理退休手续。职工退出工作岗位休养期间视为工龄,与其以前的工龄合并计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