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扶养主体必须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公民或集体组织。
2、内容应明确具体写出遗赠扶养双方各自的权利义务。
3、遗赠内容应写明遗赠财产的名称、数量、处所,并提供有效的证明文件。
4、扶养内容应写明提供扶养具体内容、办法和期限。
一、奶奶房产孙子能怎么继承
奶奶的房产孙子继承的方法具体如下:
1、可通过遗嘱继承,遗嘱继承是指通过订立遗嘱由孙子继承房产;
2、代位继承两种方式,被继承人生前未订立遗嘱或者遗赠扶养协议处分其财产的,其遗产由其法定继承人依法继承。
一、继承遗产的流程具体如下:
1、被继承人与有关集体组织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公民签订遗赠扶养协议,将其财产转移给承担其生养死葬义务的扶养人的,扶养人按照双方的协议取得遗产,即遗赠扶养协议排除法定继承人的继承权;
2、被继承人生前依法立遗嘱,指定其财产由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几人继承,或者将其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的,被指定继承人或者受赠人按照遗嘱接受遗产,即遗嘱排除遗嘱继承人以外的法定继承人的继承权;
3、被继承人生前未订立遗嘱或者遗赠扶养协议处分其财产的,其遗产由其法定继承人依法继承。
二、继承遗产需要的材料具体如下:
1、被继承人死亡证明;
2、该套房屋的产权证明或其他凭证;
3、户口簿或其他可以证明被继承人与法定继承人的亲属关系的证明文件;
4、被继承人所立遗嘱;
5、继承人的身份证件;
6、其他公证处要求提供的文件。
综上所述,奶奶的房产孙子的方法有可通过遗嘱继承,遗嘱继承是指通过订立遗嘱由孙子继承房产;代位继承两种方式。
二、遗产继承权主体范围是什么
所谓继承权主体,也就是享有继承权、能行使继承权的主体。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继承权主体可以通过法律的直接规定明确,或者是合法有效的遗嘱指定,也可以通过被继承人与他人签订的遗赠扶养协议指定。具体为以下三类:
1、法定继承人。即指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或第一顺序继承人放弃继承继承权的,才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2、遗嘱指定的继承人。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公民可以立遗嘱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数人继承,也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继承。
3、遗赠扶养协议指定的继承人。《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五十八条规定:“公民可以与扶养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按照协议,扶养人承担该公民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公民可以与集体所有制组织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按照协议,集体所有制组织承担该公民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
此外,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五十五条规定,“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胎儿出生时是死体的,保留的份额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在遗产继承纠纷中,首先要确定的便是继承权主体,也即哪些人具有遗产继承资格。而遗产继承资格的确定,在没有遗嘱的情况下,应依法定遗嘱的方式来分割遗产。而依法定继承相关亲属关系的确定,则是依据《民法典》所规定的亲属关系间权利义务来明确是否具有继承资格的。
三、遗嘱应包含的内容有哪些
遗嘱应包含的内容有如下几点:
1、指明遗产的范围、名称和具体数量。遗嘱人所欠债务及其清偿方式也应当在遗嘱中一并写明;
2、立遗嘱人和受人遗嘱人以立遗嘱的方式,将自己的遗产留给人中的一人或几人。遗嘱人遗赠财产的,应当写明遗赠公民的姓名,国家或者集体为遗赠人的,还应注明其单位名称等;
3、指明遗产的分配方法和份额。遗嘱人最好在遗嘱中列出一份遗产清单,并说明遗产的名称、数量和存放地点;
4、指遗嘱继承人和受遗赠人的附加义务。遗嘱人可以在遗嘱中向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附加义务,作为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接受继承或者遗赠的前提。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五十八条规定,自然人可以与继承人以外的组织或者个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按照协议,该组织或者个人承担该自然人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民法典》生效时间为2021年1月1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