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父母作为孩子的监护人或者是孩子的其他监护人需要按照法律规定对未成年人履行监护职责、尽到抚养义务,为监护人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
一、孩子的监护人必须是他父母吗
孩子的监护人一般都是其父母的。如果父母不能承担起抚养义务,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其他有监护能力的人可以再向提起变更监护人之诉。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己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人员中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二、未满16岁的犯罪记录用人单位能查到吗
未满16岁时的犯罪记录用人单位不能查到。法律规定,在入伍、就业的时候,不需要报告未成年时犯过罪。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国家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家庭保护。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及附带规定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
2、学校保护。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培养未成年学生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未成年学生全面发展;
3、 社会保护。全社会应当树立尊重、保护、教育未成年人的良好风尚,关心、爱护未成年人。国家鼓励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其他组织和个人,开展多种形式的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活动;
4、司法保护。机关、人民、人民以及司法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履行职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司法活动中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
父母有教育、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未成年子女造成他人损害的,父母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第一千零六十九条
子女应当尊重父母的婚姻权利,不得干涉父母离婚、再婚以及婚后的生活。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不因父母的婚姻关系变化而终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