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可以起诉对方,但需满足条件:原告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明确被告、具体诉讼请求等。会受理,并进行审理、裁判、执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22条至124条,起诉需满足条件:原告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明确被告、具体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受理范围。起诉需递交起诉状,记明原告、被告信息,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证据和证人信息。
法律分析
1、离婚后还可以起诉对方的。但起诉必须满足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等条件,才会予以受理。受理后,就会依法进行审理、裁判、执行。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二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管辖。
第一百二十三条起诉应当向人民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第一百二十四条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拓展延伸
离婚后的索赔权利是否存在时效?
离婚后的索赔权利存在时效问题是一个复杂的法律议题。根据法律规定,离婚后的索赔权利通常是存在时效的。具体的时效期限可能因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法律而有所不同。在某些地方,索赔权利可能需要在离婚后的一定时间内提起诉讼,超过时限则无法主张。然而,也有一些特殊情况下的例外,如隐瞒行为或新的证据的出现可能会导致时效期限的延长。因此,离婚后的索赔权利是否存在时效,需要具体根据当地法律规定以及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针对个人情况的具体法律建议。
结语
离婚后起诉对方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包括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明确的被告和具体的诉讼请求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起诉必须向人民递交起诉状,并记明相关信息。离婚后的索赔权利存在时效问题,具体时效期限因地区法律而异。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个人情况的具体法律建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离婚 第一千零八十条 完成离婚登记,或者离婚判决书、调解书生效,即解除婚姻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结婚 第一千零五十二条 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人民请求撤销婚姻。
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被非法人身自由的当事人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登记条例:第三章 离婚登记 第十一条 办理离婚登记的内地居民应当出具下列证件和证明材料:
(一)本人的户口簿、身份证;
(二)本人的结婚证;
(三)双方当事人共同签署的离婚协议书。
办理离婚登记的居民、居民、居民、华侨、外国人除应当出具前款第(二)项、第(三)项规定的证件、证明材料外,居民、居民、居民还应当出具本人的有效通行证、身份证,华侨、外国人还应当出具本人的有效护照或者其他有效国际旅行证件。
离婚协议书应当载明双方当事人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以及对子女抚养、财产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