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刑事诉讼中,上诉一般需要上诉状正本及副本。上诉状内容包括:第一审判决书、裁定书的文号和上诉人收到的时间,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名称,上诉的请求和理由,提出上诉的时间。被告人的辩护人、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提出上诉的,还应当写明其与被告人的关系,并应当以被告人作为上诉人。上诉人书写上诉状有困难的,可口头上诉。
一、上诉人的含义是什么
上诉人是指对一审法院的裁判不服,在法定期间内,依照法定程序提请上一级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的人。
在我国,一审程序中的原告、被告、共同诉讼人、诉讼代表人、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都享有上诉权,都可通过自己的上诉行为而成为上诉人。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刑事诉讼中,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
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诉。即上述人员在刑事诉讼中都可以成为上诉人。
二、交了罚金还能不能上诉
交了罚金还能上诉。要上诉跟缴纳罚金没有直接关系,只有人民法院判处罚金刑的,才会需要缴纳罚金。罚金应当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一次或者分期缴纳。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等原因导致罚金交不起的,经人民法院裁定,可以延期缴纳、酌情减少或者免除。
上诉条件如下:
1、必须有适格的上诉人,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诉;
2、必须符合法定的上诉期限,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
3、必须提交上诉状,只有部分被告人提出上诉,或者自诉人只对部分被告人的判决提出上诉,或者人民检察院只对部分被告人的判决提出抗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全案进行审查,一并处理。
三、上诉流程时间是怎样规定的
(一)提起上诉必须是享有上诉权或可以依法行使上诉权的人。民事和经济纠纷案件的原告、被告、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有权提起上诉。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如果在一审判决中确认其承担义务的,也有权提起上诉。不服民事和经济纠纷判决的上诉期限为15天;不服民事和经济纠纷裁定的上诉期限为10天;上诉期从接到第一审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天算起,逾期不得上诉。
(二)上诉应递交上诉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附上上诉状副本,并预交上诉费。上诉状应写明上诉人和被上诉人的姓名(法人应写明法人名称及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职务)等基本情况、原审人民法院名称、案由和编号、上诉的请求和理由。
(三)上诉状一般应交原审人民法院,并依照规定交纳上诉案件受理费,由原审人民法院转呈其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人也可以直接向原审人民法院的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第三百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受理的上诉案件,一般应当有上诉状正本及副本。
上诉状内容一般包括:第一审判决书、裁定书的文号和上诉人收到的时间,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名称,上诉的请求和理由,提出上诉的时间。被告人的辩护人、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提出上诉的,还应当写明其与被告人的关系,并应当以被告人作为上诉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