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管宁割席

管宁割席

来源:爱go旅游网
管宁割席

管宁割席(拼音:guǎn nìng gē xí),出自《世说新语 德行第一》,比喻朋友间的情谊一刀两断,中止交往,或不与志不同、道不合的人为友。 编辑本段相关人物 管宁:汉末人

管宁(公元158年—公元241年),字幼安,北海郡朱虚(今山东省临朐)人。管仲的后人,三国魏高士,自幼好学,饱读经书,一生不慕名利。与平原华歆、同县邴原号为一龙,管宁为龙头。当时的名士,后因厌恶华歆为人而传有割席而坐的佳话。一生讲学,居住于辽东。

管宁汉末乱世,讲听学者诸多,影响甚广,曾多次婉拒朝廷官聘。 华歆:汉末人

华歆(公元157年-公元232年),字子鱼,平原高唐(今山东禹城西南)人。汉末三国时期名士,三国时期魏司徒。汉灵帝时举孝廉,任郎中,后因病去官。后何进征召为尚书郎。官渡之战时,曹操“表天子征歆”,任为议郎,参司空军事,入为尚书,转侍中,代替荀彧为尚书令。曹操征讨孙权,“表歆为军师”。后任御史大夫。曹丕即王位后,拜相国,封安乐乡侯。后改任司徒。魏明帝即位,晋封博平侯。卒谥敬侯。 华歆,东汉时投靠曹操,进宫刺杀汉服皇后,是一个及其热衷功名利率的人。 编辑本段典故出处原文

管宁、华歆(xīn)①共②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③而掷④去之。又尝⑤同席读书,乘轩冕⑥(miǎn)过门者,宁读如故⑦,歆废书⑧出观⑨。宁割席⑩分坐,曰:\"子非吾友也⑾。\" 译文

管宁和华歆同在园中锄菜,看见地上有一片金,管宁仍依旧挥动着锄头不停,把它和看到瓦片石头一样没有区别,华歆高兴地拾起金片而后看到了管宁的神色之后又扔了它。后来,他们同坐在同一张座位上读书,有个坐着华贵车辆带着官帽的人刚好从门前经过,管宁还像原来一样读书,华歆却放下书出去观看。管宁割断席子和华歆分开坐,说:“你再不是我的好朋友了。” 编辑本段释义

本篇通过管宁、华歆二人在锄菜见金、见轩冕过门时的不同表现,显示出二人德行之高下。原属《德行》第十一则。

①管宁:字幼安,汉末魏人,不仕而终。华歆:字子鱼,东帝时任尚书令,入魏后官至司徒,封博平侯,依附曹操父子。 ②共:一起

③捉:拿起来,举起 ④掷:扔。 ⑤去:抛去。 ⑤尝:曾经。

1

⑥乘轩服冕:复词偏义。指古代士大夫所乘的华

贵车辆。轩:古代的一种有围棚的车,冕:古代地位在大夫以上的官戴的帽。这里指贵官。

⑦如故:像原来一样。如:像。 ⑧废书:放下书 。废:放下。 ⑨观 :看

⑩席:坐具,坐垫。古代人常铺席于地,坐在席子上面。现在摆酒称筵席,就是沿用这个意思。

⑾子非吾友也:你不是我的朋友了,子:你 (12).割席:割断席子

成语演变

【割席断交】席:坐席,草席。把席割开分别坐。比喻朋友绝交。 编辑本段另文

管宁、华歆,俱为汉末人。初,二人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视而不见,与瓦石无异。华捉而喜,窃见管神色,乃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 ,曰:\"子非吾友也。\" 编辑本段心得体会

“管宁割席”的故事传颂至今,人们一直把管宁作为不慕荣华,不贪金钱的典型加以宣传。但管宁不能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的朋友,只采取绝交的态度,实在过于片面。

管宁因朋友的一二细节不符合自己做人的标准,便断然绝交,未免苛求于人,也过于绝情寡义。而但仅以这两件小事就断定华歆对财富、官禄的向往之心,未免以偏概全,片面武断。但是,他很有定力,而且他发现了与华歆不志同道合,迟早会割席! 编辑本段成语启发

应该从小树立远大的志向,刻苦读书,排除一切私心杂念,才能学有所成。 做事不能过于武断,要多一点观察,不要轻易下结论,才可以做到更好。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