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 新时期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模式的 研究与分析 王沫 100052) (中国电力技术装备有限公司,北京【摘要】现有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中存在着内容不全面、重点不突出、信.E-系统建设缓慢、缺乏时代特色等弊端,通过开 展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解决了上述问题,打造了具有全面化、特色化、信息化、时效化的新型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模式. 【关键词】干部人事档案;弊端;新型管理模式 中央组织部提出开展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以此加强干 高”的现象。上述情况造成认定干部人事档案中的年龄、工龄 部人事档案内容质量建设,提高干部人事档案的使用价值 干 时,档案内容存在前后矛盾、缺少原始材料的现象。“三龄一历” 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作为此次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的重点,其在实施竞争上岗、 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业绩观,把服从服务于干部 公开选拔和办理干部二线、退休时,关系到干部本人的切身利 人事工作的中心任务作为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 益,有时甚至直接决定了干部的进退去留。同时干部人事档案 落脚点,以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开展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 内容记载的前后不一,档案材料的缺失给开展正常的干部人事 作的通知》等有关文件为依据。 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2)干部人事档案现有材料千人一面, 一、干部人事档案现行管理制度存在的弊端 缺少体现个人特色的内容。从干部人事档案现有的内容看,干 (1)干部人事档案现有内容不全面,重点不突出,档案材料 部履历表、学历、职称、党团、工资、调入凋出等方面的材料收集 缺乏系统的归纳、认证。干部人事档案“三龄一历”(年龄、工龄、 比较齐全,形成了连贯的收集流程,而干部El常考核表、干部提 党龄、学历)记载多样,年龄与身份证上的记载出入很大,工龄 职考察材料、干部离任审计报告、自传这些能够反映干部个人 缺少上山下乡、参军上学或者转正定级表等原始材料,学历缺 业绩特点、管理才能、驾驭经济工作能力方面材料较少,并且这 少相应的毕业生登记表、成绩单。还有个别干部的人事档案中 些具体的鉴定、考核材料内容多是干篇一律,参考价值不高。归 存在“年龄越填越小,参加工作时间越填越早,文化程度越填越 档材料形成还是传统模式化,没有抓住时代特性和重点,观念 策是繁荣劳动力市场的政策保障。(2)最低工资与劳动力市场 工资信号,吸引并留住劳动者。至此,政府不但实现了最低工资 的互动机制能促使政府合理制定最低工资标准。在自由竞争的 保护弱势群体的目的,劳动力市场也充分发挥了其配置劳动力 劳动力市场上实施最低工资制度,实际上是政府对劳动力要素 要素的功能,实现博弈双方的双赢。 采取的一种价格限制。矫正相对价格的扭曲,是发育劳动力市 场第一步和最重要的一步。迄今为止,中国仍具有丰富的劳动 参 考 文 献 力资源,市场决定的工资水平相对于经济增水平偏低,2010年 [1】欧阳莹之.复杂系统理论基础[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全国普遍出现盼‘加薪潮,,和“民工荒”即证明了这一点。最低工 2OO2 资制度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必须支付劳动者的最低工资,为劳 【2】萨缪尔森.经济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 动力供求双方的竞争提供了新的起点,这样既保障劳动力的基 【3】石娟.我国最低工资标准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J】.广西财经学 本需求、维护了弱势劳动力的合法权益,又对规范用人单位的 院学报.2010(2):93~97 行为也有着积极意义,从而有效地减少了“加薪潮 和“民工荒” [4]汪贵浦,麻晔.失业率与最低工资相关性的实证分析——以上海为 事件的发生。(3)最低工资与劳动力市场的互动机制能够有效 例【J].经济论坛.2009(6):87~89 保护弱势劳动者。最低工资系统为了实现对弱势劳动者的最好 【5】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1.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6】亚当・斯密著.唐日松等译.国富论[M1.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保护,必须与劳动力市场系统相互合作,形成互动机制,才能实 [7】姚先国,王光新.最低工资对就业影响的理论研究[J】.重庆大学学 现劳动力市场的和谐。在供求视角下,企业对农民工的需要属 报(社会科学版).2008(1):17~22 于收入效应占主导。在此简易博弈模型中,最低工资标准不断 基金项目:Thi S research was supported by Kyungsung U— 走高以及劳动力市场上的“民工荒”现象,也是的博弈均衡是 nivetSit:y Research Grants jn 2011。论文由韩国庆星大学 (合作,合作)。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吸引到足够的劳动力,以降 校201 1年度研究基金支持。 低“民工荒”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也是向劳动者发出的积极 企业导报2011年第16期 201 人力资源 上还是注重干部人事档案中常项内容的补充,怕影响干部的使 3.建立干部电子信息档案,加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电子 用,对干部特点认定和政绩评价材料有失公正,对干部人事档 信息化建设进程。完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为科级以 案材料分类过于笼统,不能达到快速,全面的通过干部档案看 上干部建立完整、准确的干部电子信息档案,把完整准确的干 到全貌的程度。(3)现行干部人事信息管理系统没有与干部人 部人事档案信息的录入干部电子档案信息系统,其中包含基本 事档案管理衔接起来,作用没有发挥出来。以干部人事档案为 情况、“三龄一历”、培训、考核、奖惩、任免等19类干部信息集、 基础的干部人事信息管理系统已初步建立起来,但是其中的干 1000多幅数码照片。录入时与原始档案认真核对,确保档案信 部数据过于笼统、不能全面、准确、及时的反映干部的整体和个 息准确无误,第一时间对系统进行更新维护,使新增的学历、职 人信息,干部人事档案内容的变化没有在干部人事信息管理系 称、考核、任免等材料及时的进入电子档案,实现干部日常管理 统中体现出来,不能与干部人事档案日常管理工作快速的衔接 工作的规范化和信息化,使查档人员利用计算机在不接触干部 起来,这样无法利用干部人事信息管理系统对干部的年龄结 档案的前提下查阅干部档案,不仅可以减轻工作负担、降低档 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人才需求结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案的磨损程度、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有利于干部人事档案的保 (4)现行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滞后,不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密。建立干部电子信息档案的同时注意建立应用计算机管理干 随着时代发展的需要,对干部人事档案的应甩范围越来越广 部人事档案的各项制度,并配合企业管理ERP人力资源集约化 泛,在办理很多干部个人事务时都需要应用于部人事档案,干 系统和协同办公系统中的人资管控系统录入、更新数据,使个 部人事档案的管理制度出现与现实需要脱节的情况,干部人事 人电子信息档案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同步进行。 档案现有管理制度不完备,只是在组织对组织的层面上,比如 4。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建设注重时效,与时俱进的完 办理外调公证、干部人事档案转入转出等方面有较为全面的交 善工作制度。结合这次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进一步健全了 接制度。而在组织对个人的层面上,比如收集干部档案材料、复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七项工作制度,规范了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 印干部档案材料、查阅干部档案信息时缺乏具有效力的约束制 作十种薄册,做到完善制度,长效管理。同时根据新时期干部人 度,这些制度的缺乏使得在调取干部人事数据、财产公证、个人 事档案工作的实际需要,做出一些特色补充:在接收新形成的 贷款、户口迁移等业务时缺少制度依据,在数量和频率上缺少 学历、学位材料时,坚持先验证学历、学位证书再进档,防止假 对干部人事档案应用的总体掌握。 文凭、假学历材料混入干部人事档案;在提交、收集零散材料时 二、根据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要求采取各项措施 个人与部门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建立材料交接制度,从制度 1.系统及时的补充收集材料,真实全面的反映干部情况。 上保证零散材料的安全入档;在提供干部人事档案办理财产公 针对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前后记载不一致的情况,由干部人事部 证时,建立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复印申请表和个人办理公证证明 门联合纪检部门、社保部门成立干部人事档案审核领导小组和 申请书,作为办理公证的依据和凭证;在补充干部人事档案材 工作小组、制定关于“三龄一历”确认工作的实施方案,在制度 料时,建立干部人事档案个人材料追踪制度,使档案材料做到 上保证“三龄一历”审核工作的严肃性和谨慎性。在实际操作 收集与信息反馈同步到位,这些制度的建立,使干部人事档案 中,严格参照相关文件,采取逐卷档案详细查阅,逐份材料详细 管理制度更加全面、完善,更加适合时代需要。为保证以上这些 核对,逐个人员详细分析的方法对对干部人事档案“三龄一历” 制度得到有效实施,将其与企业的绩效管理结合起来,将制度 进行认证。对于干部档案“三龄一历’,认证缺少原始材料的情况, 实施是否到位作为企业部门和个人的考核指标列入绩效考核 根据其性质的不同,分别通过调查走访,会议研究、联席公安部 范围。 门异地取证、等多种途径和方法取得原始材料并在征求本人意 部管理权限由组织出具“三龄一历’确认表放入干部档案中。 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为干部人事档案的发展提供了新 见的程序后对其进行尊重事实、科学合理的认证。最后按照干 的契机,通过这次审核工作,干部人事档案的质量得到了很大 的提高,建立了既符合中组部干部人事档案管理要求,又具有 2.在全面收集的基础上注重创新,加强体现干部个人特 自身特点的科学系统的管理体系。形成了一套具有精细化、全 色材料的收集工作。根据目前干部人事档案缺少经济工作评价 面化、信息化、时效化特色的新型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模式,进一 的情况,注重收集干部离任审计材料;根据目前干部人事档案 步发挥了干部人事档案的历史作用、干部人事档案在选用干部 有大量考核、考察材料没有及时归档的情况,调出干部考核历 上的基础作用、干部人事档案在日常工作上的服务作用,做到 年成绩和干部提职前组织对其的考察情况形成综合材料;完善 了以审核促进改革、以改革促进发展。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干部履历、自传等记载干部经历方面的材料;严格参照干部任 要紧随干部人事工作改革的步伐,继续坚持这条将规范化与特 免呈报表的填写要求规范,对任免信息进行反复核对,对表格 色化相结合的道路,打造金牌优质的新时期干部人事档案管理 格式进行了多次修改,对表格中的所有数据参照档案材料进行 模式。 重新核实,在干部任免呈报表中真实、全面的反映干部成长的 参 考 文 献 J】. 历程,为干部人事管理提供第一手详实,准确,科学的依据,使 [1]裴友泉.关于运用网格技术解决电子档案关联利用问题的构想[干部人事档案能全面、真实、细致地反应出干部的全貌。建立干 档案学通讯.2005(6) 2]朱玉嫒.两种人事档案管理模式的分析与比较【J].图书情报知 部人事档案卡片放入档案的末页,以此作为组织掌握的干部人 [事档案材料的补充情况。 识.2000(4) 202企业导报2011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