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东关小学史莉莉 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89页例4 二、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小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它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除数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与除数是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相同,只是试商的难度加大。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为以后学习小数除法打基础。
2、编写意图
教学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教材呈现了一幅学生回收废品的情境图,图下面依次安排了两道题,这两道都给出了算式,具体的计算过程留给学生自主探究,讨论得出计算方法。接着是学生讨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异同。
3、教材的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笔算商是两位数的除法。
难点:确定商的位置,每次除后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三、学情分析
本班大部分学生在前面学习的计算掌握得比较好,有少数同学还是存在粗心的毛病。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习了商是一位数的除法后学习的。商是两位数的降法,只要让学生将除的过程、试商方法迁移至此。同时应加强解决问题的教学。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有趣、有意义的、联系生活的情境材料,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目标预设
1、知识目标:比较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和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 除法的异同,使学生在实质上把握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技能目标:让学生经历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过程,引导学生 主动探索计算方法,弄清商的最高位的书写位置,掌握计算方法。
3、情感目标: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并对学生渗透保护环境的教育。 五、教学中的重难点
重点:探究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商的最高位的书写位置,明白个位商0的道理。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与策略:以旧知引新知。让学生在交流、讨论、探究的过程 理解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步骤与方法。整合巩固练习,从而使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六、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
今天、老师很高兴和同学们见面一起探讨学习,老师带着几个问题想和同学们一起解决,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和老师一起完成?下面请看第一个问题。
1、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1)、请同学们说一说商是几位数?你是怎么判断的?(课件出示)
当除数是一位数时,先看被除数的最高位够不够除,如果够,商就写在最高位的上面。 每次除后,余数都有怎样的规律? (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在笔算除法中,每次除后,我们要养成比较余数和除数大小的习惯。
(2)、小小法官判大案。(课件出示)
请同学们看这两道题,能找到错误原因吗?错在哪里? 2、关注环保,触发情感
同学们,现在提倡环保,学校成立了环保小组,看,同学们在清洁校园。(课件出示)我们一起解决下一个问题。
3、复习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课件出示):学校有144名学生加入环保小组,每组18人,可以分成多少组?
你得到什么信息?
谁来列式解答?(144÷18= 教师板书) 这道除法的除数有什么特点?当除数是两位数时,你又是按怎样的顺序来除的?
(当除数是两位数时,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够不够除,如果不够,再看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每次除后,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二、通过比较,探索算法,发现算理。
1.教学例(1)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参加环保小组的同学越来越多。(出示:学校有576名学生加入环保小组,每组18人,可以分成多少组?)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得到什么信息?怎样列式?(576÷18= 板书) 能不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决?
谁愿意到黑板上计算这道题?请一名学生板演,并说一说计算过程。
“54” 怎么来的?(商乘除数得到的积)怎样对?(用彩色粉笔写余数3)第二次是用几除以18?(36除以18)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这道题的计算过程。 (商大和商小的情况。)
余数比除数大,说明商小了,要调大。
商乘除数的积大于被除数,说明商大了,要调小。 比较144÷18和576÷18,你发现了什么?
它们都是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除数都是18。 144÷18的商是一位数,576÷18的商是两位数。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怎样判断商的位置? 144÷18这道算式,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就要看前三位,除到个位,商就写在个位上。576÷18这道算式被除数的前两位够除了,也就是除到了被除数的十位,商的最高位就在十位上,商就是两位数。
教师强调:在笔算除法时,先判断商的最高位在什么位,就能确定商是几位数,防止把商写错位置,这对保证计算正确是很重要的。
2、巩固练习(课件出示) 3、教学例(2)
下面我们再来解决这一个问题。(出示:十月是学校环保月,共收集了930节废电池,平均每天收集废电池多少节?)
说一说每个月的大小。
看一看,哪里还隐藏着信息?
谁来列式解答?(930÷31) 请同学们列竖式计算。
老师有几个问题想问问大家,①商的最高位在什么位上?为什么?②商的个位上的“0” 怎么来的?
被除数的末尾是0的,当除到十位,余下的数是0,被除数的个位上也是0的话,为了简便,我们不必把个位上的0落下来继续除,而是直接想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就在个位商0占位。
4、比较商是一位数的除法和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异同点? 刚才同学们做的题有的商是一位数,有的商是两位数,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商是一位数的除法和商是两位数的除法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出示:(学生读) 相 同 点 不 同 点 三、拓展练习:
1、课件出示:先说出每道题的商是几位数,再在方框里填数。 2、课件出示:四年级学生收集植物标本情况统计表。 四.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本节课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发展,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能根据教师的导,积极主动地学。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智育与德育容于一体,较好的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觉得做的比较好的有这几个方面:
一、依据学生认知水平能动的驾驭教材。
教材总是滞后于时代发展,教材不可能适应所有的小学生。本节课我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进行了教材重组。
商是一位数 1、 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 2、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3、 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商是一位数的,被除数的前两位比除数商是两位数的,被除数的前两位比除数小。 大。 商是两位数 这样设计有利于引导学生根据小数的意义出发研究新问题,是小数意义的运用,而不是重复。
二、注重方法渗透,引导自主探索。
学生要获得终身可持续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既应注重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更应注重数学思想方法在学习中的渗透。本节课多次渗
三、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应用意识。数学是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在生活中处处有应用。本课采用联系生活,引入新知--联系生活,应用新知的教学过程。很自然的从生活中引入、探究和应用。
四.设计多层次的练习,提高学习兴趣。 ①、判断哪些符合性质问题面比较广,有针对性。
②、练习有弹性,数量和难度上满足了好中差,各类学生的需要。 ③、练习中对下节课的延伸。 本节课有几点不足:
①、实验验证与性质归纳有点脱节。 ②、概念的解读,还不够到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