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内容 主备人 群文阅读《母爱》教学设计 1、引导学生运用“诵读、批读、交流、默读、跳读”等方法,阅读五篇文章,初步认识母爱的不同表现形式,让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 2、引导学生结合阅读材料,联系生活经历,述说自己对母爱的认识,相机进行品德教育。 备课过程 3、推荐课外阅读《感悟母爱》这本书,激发学生持续阅读的兴趣,感受阅读的乐趣,培养学生浓浓的亲情。 四、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运用“诵读、批读、交流、默读、跳读”等方法,阅读五篇文章,初步认识母爱的不同表现形式,让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 2、引导学生结合阅读材料,联系生活经历,述说自己对母爱的认识,相机进行品德教育。 五、教学准备:课件、群文资料 六、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初识课型,板书课题 1、同学们,世界上最深沉、最博大、最崇高的爱是什么?那就是母爱。当我们上学时,是谁亲切的向我们招手?—是母亲,当我们遇到困难左右彷徨时,是谁为我们指点迷津?——是母爱。同学们,今天我们就展开一次以母爱为主题的群文阅读【板书:群文阅读】 2、“群”的意思是:聚集在一起。今天,我们“母爱”为议题,把这五篇文章集合在一起阅读,大家有信心吗?[课件出示:群文阅读的题目]【板书课题:“品味母爱” 】 二、分层推进,感悟体会,练习表达 1.咱们先来共读第一篇美文。[课件出示:《浴着光辉的母亲》](教师配乐朗读,深情地感染学生。) 2.听了老师的课文朗读,文中这位母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 请用一句话简单概括一下“我”在公共汽车上的见闻。 4为什么所有的人都用那么崇敬的眼神看那位母亲? 5.“完全的溶入,是无私的、无我的,无造作的,就好像灯泡的钨丝突然接通,就会点亮而散发光辉。”请你说说这句话特别之处在哪?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作者想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观点?请在文中找出来。 7.想一想过去的十几年你的妈妈对你所付出的无私的爱,能不能列举一件令你印象最深的? 8.母亲为我们所做的也许都是平凡小事,但也正是这些小事中包含着浓浓的母爱。那我想知道:这些小事,你和你的母亲之间是否也发生过呢?你能向我们谈谈你与母亲之间发生的难忘的小事吗?(多媒体展示:说真话,诉真情——说说在现实生活中,你被母亲感动的情节。你也一定有许多真挚的话想对母亲诉说)组织学生发言。(略) (二)自读三篇文章,边悟边批,选文感悟 1、生活中,像这样伟大的母亲还有很多。对于自己的孩子,她们没有不爱的。但是,每个母亲爱的方式并不相同。请打击翻到第二页阅读材料,浏览一下题目。现在,我们要读哪几篇文章?[课件出示:《感受拳拳慈母心》《回忆我的母亲》《母亲的“存折”》] 2、请大家自由朗读这三篇文章,看看它们各用了什么方法写母亲?(或描写母亲对自己严格的教育,或表现自己多年以后对母亲的怀念;或歌颂母亲对儿女无私的付出……) 3、在这几篇文章中,有没有特别触动你心灵的地方?如哪些地方让你有很温暖、或很期盼、或很难过、或很感动的感觉呢? 4、这次,大家可以选择性地阅读。只诵读你最喜欢的一首文章,把其间让你感动的地方勾画下来,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这感受,可以是你读了文章以后的心情,可以是你对母爱的理解,可以是这些文章中,你觉得描写得很好的原因。 5、速读完后,请再将自己最喜欢的那篇文章,仔细地品读。 (三)汇报交流,彼此分享,互惠互利 1、你最喜欢哪篇短文?文中哪些地方让你心中感动?为什么?请将刚才批读的感受与大家交流分享。(师相机点拨引导) 2、《感受拳拳慈母心》作为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儿子在学习上有所长进,两段选文中的哪些细节体现出这一点呢?选文中的两位母亲都有“慈母”的特点,两段选文的什么细节最能体现母亲的慈爱?它们在母亲形象刻画上的不同之处是什么? 3、《母亲的“存折”》—同学们,从作者母亲的这张“存折”中,你读出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呢? 4、《回忆我的母亲》——为什么母亲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本文中的“母亲”在你心中的形象…… 5、读了这几篇文章,你理解的“母爱”又是什么呢? (四)再读一首,联系旧知,链接生活 1、请看第三篇阅读材料,浏览一下题目,看看这一篇文章中又是怎样抒写母爱的?[课件出示:母爱是一根穿针线]这与前面读的选文有什么相同?(描写的都是母亲)有什么不同? 2、在我们五年级学过的课文中,有类似的描写。大家还记得《慈母情深》这篇课文吧!作者通过描写母亲“辛苦地挣钱,豁达地塞钱和又一次凑钱”的感人画面,让读者体会到了“深刻、深厚、深沉”的“慈母情深”。 3、交流读《母爱是一根穿针线》的感受。 (1)你觉得《母爱是一根穿针线》感人吗?母亲爱子的感情之深体现在哪些方面? 母亲在得到儿子对她的简单的爱的表示之后有什么表现? (2)对本文的题目——《母爱是一根穿针线》,你是怎么理解的?(.①这个“美丽的梦”指母亲希望自己对儿子的爱能畅通无阻;②母亲“笑纹如花”写出了母亲在得到儿子对她的简单的爱的表示之后发自内心的愉悦心情,而“缝合”一词则生动地表现了母亲想要让她对儿子的爱畅通无阻的愿望在得到儿子的回应时终于得到满足。 (3)文中最后一段说“母亲很容易满足,比如,只是帮她穿一根针,实现她为你钉一颗钮扣的愿望,使她付出的爱畅通无阻。如此简单。”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父母又何偿不是这样呢?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仿照下面的句式再写一句话。 母亲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受到温暖如一泓清泉,让你( ) 三、梳理统整,比较异同,升华认识 1、今天,在短短的一节课中,我们阅读了五首描写母爱的文章。那么,这五篇文章有什么异同呢? 2、它们的相同之处是什么?(都有一个共同的议题——母爱;都是用深情的语言表现母亲的爱;都取材于生活小事,感情都是那么的真挚……) 3、不同之处呢?(抒写母爱的角度不一样;抒发作者的感情不一样;作者的写作出发点不一样;用……) 4、请选最喜欢一篇文章,再读诵再体会。 四、拓展延伸,持续阅读 今天读的五篇文章中,刻画母爱之情的都非常感人,有的给人以深思,有的让人受到感动,有的教会我们独特的写作方法…… 其实,在众多的文章中,描写母亲,歌颂母爱的还有很多,如《感悟母爱》[课件出示:这篇文章的题目] 这本书里主要选编118 个震撼心灵的母爱故事,是天下儿女的真情奉献,也是滋润母亲心灵的细语。每一个深爱母亲的人都应该阅读这本书,他会告诉你如何去爱你的母亲,如何做好一个母亲。一共读一篇,打开思路,汲取经验 五.教师小结 透过别人的故事,读者能看清身在其外的自己,好好地去爱自己的母亲,因为有些东西一旦失去,将永远无法挽回。伟大作家高尔基认为母亲本身是一部震撼心灵的巨作,读懂了它,你也就读懂了整个人生。 小学语文教师就应该改变全面灌输的教学方法,把阅读的时间留给小学生,把小学生作为主体,让小学生自己去阅读,让小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学习阅读的知识和能力。让小学生自主阅读,自己自主学习,教学建议 学会阅读,学会学习是符合小学语文的奠基性原则的一种教学模式。语文教师可以给小学生布置一些阅读的内容,然后让小学生自己去阅读,语文教师不能讲太多,语文教师问的问题也不能太过于琐碎。小学生在阅读完以后,语文教师也不能发起太多的谈论和发表过多的感悟,要让小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学习。语文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一定要抓住重点,把握难点,在不同的情况下,一定要学会舍弃,学会放手,要让小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学习阅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