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末冬初燥咳患者宜用梨食疗
第一,百日咳。梨1个,去核,放入贝母末3克或麻黄1克,蒸熟后,去药,吃梨喝汤。每日服用2次。
第二,燥热咳嗽。大梨1个,蜂蜜60克。将梨挖洞,去梨核,装入蜂蜜,置于大碗中,隔水蒸熟吃。每日服用1~2次。
第三,感冒咳嗽。梨1个,清水洗净,连皮切碎,加冰糖煮成水喝。每日服用2次。 第四,麻疹咳嗽。梨1个,瓜蒌皮1只,将梨挖洞,装入瓜蒌皮末,用面粉裹上,烧熟吃。
第五,气管炎咳嗽。雪梨1个,杏仁10克,白砂糖30~40克,加清水500毫升,隔水蒸熟吃。
第六,哮喘热咳。梨1个,上刺50个小孔,每孔内塞入花椒,隔水蒸熟,待冷却后,去花椒,吃梨。
秋冬之交高血压患者宜防“心梗”
秋冬之交,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往往要比夏季的血压增高20毫米汞柱,因此容易造成冠状动脉循环的障碍。所以,高血压病人宜防“心梗”。
秋冬之交,高血压患者要注意做好自我保健工作。预防“心梗”的主要措施是:一是注意多摄入含蛋白质、镁、钙丰富的食物,可有效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二是应防止进食过饱,晚餐以八分饱为宜;三是晨起喝杯白开水,以稀释血液;四是日间多喝淡茶,对心脏有保护作用。
冬季老年人宜防口干症
口干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症状,常在老年人中发生,尤其是在冬季气候干燥时更为多见。因此,冬季老年人宜防口干症。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冬季引起老年人口干(特别是夜间口干)有以下常见原因:人们随着年龄增长,口腔组织和体内其他器官组织一样,不断地发生变化。研究证实,人过“花甲”之年后,口腔黏膜变薄,表面粗糙;同时,唾液腺萎缩,唾液量分泌减少,致使口腔黏膜失去润滑,从而出现口干、口涩症状。
冬季,防治老年人口干症,尤其要注意口腔卫生,三餐以后适当饮水,服用B族维生素药物,增加蛋白质饮食,可以改善唾液分泌,减少口干。
中医对口干症的治疗以养阴生津为主,如玄参、北沙参、麦冬、生地、玉竹、石斛等,有一定效果。还可用枸杞子30克,在晚睡前,用温开水洗净,慢慢嚼服,取其阴阳双补,有一定疗效。
“老慢支”患者过冬宜防感冒
冬季气候寒冷,是支气管炎极易复发的季节。“老慢支”患者耐寒能力差,当遇到寒冷刺激时,易引起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而感冒是“老慢支”发作的主要诱因。据统计,90%以上的“老慢支”患者感冒后,会引起支气管炎复发。所以,“老慢支”患者过冬宜防感冒。
“老慢支”患者过冬预防感冒的具体措施是,从入秋之日起,不断加强耐寒锻炼,坚持户外活动和冷水洗脸等,进一步增强身体素质。
冬季胃病患者食疗方法
寒冷的冬季,很容易导致胃溃疡、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等疾病的复发。在这个季节里,病人应避风寒,宜温胃食疗。
第一,姜枣桂圆汤。取干姜10克,切成薄片,红枣30克,桂圆30克,红糖20克,加水500毫升,煎煮15分钟,早晚服用。具有温胃调补之功,适用于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等疾病患者。
第二,羊芪糯枣温胃粥。将新鲜羊肉200克,煮烂切细,加入糯米100克,黄芪10克,大枣10枚,生姜5克,后三味切细,煮粥,待粥煮熟后,加入适量的细盐、味精、胡椒粉调味。具有温胃调补的功效。适用于治疗胃溃疡、慢性胃炎、四肢怯冷、胃痛等病症。
第三,酸辣卷心菜。卷心菜500克,清洗干净,切成丝,加盐腌半小时,备用;泡辣椒30克,切成丝,米醋30克,花椒5粒,细盐、白糖各10克。在炒锅内放少许油,先放花椒,油热后倒入卷心菜、辣椒丝,加入盐、醋、糖翻炒装盘。具有促进溃疡面愈合和胃黏膜再生的作用。
冬季宜防口角炎
口角炎是冬季的一种常见病。除了冬季气候干燥的原因外,食用的副食品品种单调,新鲜绿叶蔬菜和瓜果少,人体内维生素B2摄入不足,以及经常舔舌、流口水感染、发烧等,也是患口角炎的重要诱因。
冬季,预防口角炎的主要措施为:一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洗脸时最好不要用刺激性的肥皂;洗完脸后,在口角和唇部涂抹一些护肤油脂,不要用舌头去舔唇部,进食后要擦干净口角。二是多吃新鲜绿叶蔬菜等食物。特别是要多吃富含维生素B2的菠菜、胡萝卜和动物肝脏、蛋黄、牛奶、豆制品等食物。三是应及时治疗。口角炎发生后,应及时治疗,可口服维生素B2或复合维生素B2;发生口角局部溃烂者,可用龙胆紫或中成药冰硼散涂抹;无渗出物的口角炎,可涂肤轻松软膏;属于白色念珠菌感染者,需要用克霉唑软膏涂抹患处。
冬季宜防“腰腿痛”
医学上把“腰腿痛”称为坐骨神经痛。人的脑子和神经是负责人体全身活动的。坐骨神经是人身上最大最长的神经,从腰部一直分布到两条大腿、小腿和足部。人的下肢活动主要由坐骨神经支配。如果坐骨神经发炎或受到其周围病的压迫,就会引起腰、臀部、大腿、小腿酸痛。当弯腰、行走、咳嗽、打喷嚏或者蹲下大便时,疼痛更厉害,严重时可影响工作和生活。所以,冬季宜防“腰腿痛”。. 坐骨神经怎么会发炎呢?中医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腰腿部受风、受潮、受寒等,所以这病俗称“寒腿”。另外,得了风湿、感冒、结核等,或者受了外伤,也能引起坐骨神经痛。
那么,时值寒冬,怎样做好本病的防治工作呢?
第一,适当休息。正在发病,腰腿疼痛的时候,要躺下休息,最好睡硬板床,腰间垫一个小枕头,以保持腰和尾椎骨地方的肌肉松弛。发病不太厉害,也要适当休息,暂时不要扛东西,不要从事重体力劳动。
第二,注意保暖。特别是要注意不让腰和尾椎骨的地方受风、受寒、受潮,以防病情加重或复发。另外,咳嗽、打喷嚏时不要用力过大,否则会牵动神经,加重疼痛。腰腿疼痛时,可在腰、腿上拔火罐或者用热砂袋、热水袋作热敷。 第三,服用中药。独活寄生汤:独活6克,桑寄生18克,防风18克,秦艽12克,当归12克,川牛膝6克,白芍9克,茯苓12克,党参12克,制附子6克,桂枝3克,水煎服,每天服用1剂。
第四,体疗。为了加速慢性期坐骨神经痛的早日痊愈,这里介绍一套“一睡,二坐,三站”的自我体疗康复办法。一睡:仰卧、屈腿,轮流伸直两腿,接着向上轮流举腿。一般健侧下肢一下子能直举到与床面成90度,患侧下肢开始多半仅能举40度左右,以后可逐步增加直腿高举的角度。二坐:正坐在床沿或椅边,足跟着地,足尖翘起,两手平放大腿上,随后逐步向前弯腰,两手也同时推向足部。在初练时,两手或许只能推到小腿上,练久以后,能抵达足背和足尖。三站:两手叉腰直立,先轮流直腿向前举起,接着尽量分开两腿站立,轮流弯曲左右膝部,使身体呈弓形下蹲,这样另一侧未弯曲的下肢便受到一股伸直的牵拉力作用。 这套自我体疗康复方法,应该每天进行2次,可安排在早晚各1次,每次都应一气呵成,每个动作可重复20遍左右。只要持之以恒,经过几个月后,不但坐骨神经痛的症状会销声匿迹,两腿的灵活性也会大有好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