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考试焦虑案例分析

考试焦虑案例分析

来源:爱go旅游网
考试焦虑案例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对一个考试焦虑案例的研究,分析探讨考试焦虑的心理咨询效果。主要采用系统脱敏法,治疗学生的考试焦虑。经过多次咨询后,该求助者的考试焦虑症状基本消失,能够比较正常地参与各项考试。结果表明,采用系统脱敏法的方式治疗考试焦虑的效果比较令人满意。

关键词:考试焦虑 系统脱敏法

一、背景资料

小周,女,17岁,某重点中学高二学生,独生子女,智力正常,体态正常。父亲经商,母亲为普通职工,家庭经济状况良好。经详细询问、调查,小周12岁来月经,周期不稳定,有较剧烈的痛经症状,身体健康,无重大躯体疾病历史,父母无人格障碍和其它神经症性障碍,家族无精神疾病历史。

由于是独生子女,小周一直是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成长的。小周的父亲家是一个大家族,兄弟姐妹较多,因此小周有八个堂兄弟姐妹。由于祖父母都是小学教师,整个家族都很注重对子女的教育,逢年过节聚在一起时,子女的学习成绩就会成为大家最关注的话题。因此,小周从小就知道,如果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够好就会让父母在亲戚面前丢面子。自上小学开始,她就努力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又能帮助其他同学,深受同学和老师的喜爱,并一直担任班里的小干部。16岁时,以出人意料的好成绩考入当地的重点中学,中考班级排名第五名,这让其父母感到非常有面子。在家的时候,父母也从来不让小周干家务活。在考上重点中学后,更是让她把所有的时间都放在学习上。进入重点中学学习后,小周更加努力的学习,希望能保持这样的排名。因此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尽量做到尽善尽美,并时常半夜挑灯夜战,也不愿参加体育锻炼和其他集体活动,成了班里出名的乖学生。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主诉:因“害怕考试”而寻找心理辅导老师帮助。 个人陈述:上个学期末要文理分班,并根据期末考试排名来确定进入重点班学习的名额。我的考试分数一直能进入班里排前十名,但是班主任找我谈话说以我的水平进入重点班是有希望的,但是还是需要努力。我算过那几天正好来例假,如果痛得厉害的话就不能好好复习和考试了,而且我发现其他同学学习比以前拼命多了,有的甚至通宵看书,我觉得我以前已经拼尽全力学习了,所以在这次冲刺的时候会拼不过那些和我成绩差不多但是平时没我努力的同学。考试前一天放学,我被妈妈接到家里,说是最后给我加加油。妈妈给我烧了一桌我最爱吃的菜,边吃边嘱咐我考试时一定要注意的事情,比如考前不要喝太多的水,以免想上厕所等。还告诉我,我的四表哥就是因为没有考上我们学校的重点班,最后没有考上重点大学,总之考上重点班就等于一个脚迈入了重点大学之类的话。当天晚上,我睡得很浅,还梦到我在考场上想上厕所,但监考老师不让,憋得很难受。早上,我四点多就醒了,觉得头痛无比,但是又不敢和爸爸妈妈说,怕他们担心,只好继续睡。等到天亮后,我的头痛好像稍微好了一点了,爸爸送我去了学校。我当时很紧张,就怕自己脑子不清楚,影响考试发挥。考试开始之后,我发现我真的不能集中精神做题,偏偏监考老师喜欢来回地走动,皮鞋的声音很响很响,我又不敢和老师说,只好这样做题了。结果那次考试我考得很差很差,连班级前二十名都没进,根本不能进重点班。假期也很难熬,因为我让我的父母丢脸了。这个学期开始,我一直心情不好,不能适应分班后的学习,周围的同学都很陌生,老师也换过了。最

1

可怕的是,我发现自己只要一听说要考试就觉得头晕目眩,心慌胸闷,呼吸急促,全身发抖,还会担心这担心那,考试时不能集中精神。这个学期以来成绩一直提不高。父母不放心让我住院检查,但就是没发现什么病。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求助者衣着整洁,讲话声音清晰,有条理,情绪低落,意识清楚,接触交谈合作,言语流利,无幻觉、妄想,无智能障碍,自知力完整,有明确的求助要求。从进入咨询室到叙述完毕,都表现得比较自如,但在谈到考试的事情时,情绪明显烦恼和焦虑。

妈妈反映:小周从小比较内向,认识的人都觉得她很乖巧,自尊心比较强,从小没受过什么挫折。自从上次考试没考好之后就开始害怕考试,也不愿出去玩,心情低落。

四、评估与诊断

选择测试为EPQ、SCL-90、SDS、SAS。

1、EPQ测量结果:E=36,N=39,P=59,L=20,提示求助者为典型内向,情绪倾向稳定,孤独,难以适应环境变化。

2、SCL-90测验结果:躯体化因子和焦虑因子分偏高,高于全国同龄常模,分别为1.57+0.58和1.59+0.55,其余因子分与常模比较属正常。

3、抑郁自评量表(SDS)分:粗分41 分,标准51分,提示无抑郁。

4、焦虑自评量表(SAS)分:粗分53分,标准分66分,提示有中度焦虑。

据对临床资料的收集,该求助者智力水平正常,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一般。综合分析所获得的资料,对求助者问题持续的时间、强度和典型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的性质和严重程度进行分析判断。

根据心理活动正常与异常区分依据三原则所得:小周的知、情、意是统一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缉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根据心理冲突的区分和评定原则,小周的问题明显是由于担心考试成绩不好所引起的焦虑,与其学生的现实相联系,有具体明确的对象和固定内容、无显著的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焦虑情绪持续存在的时间不到3个月;精神紧张、烦恼;能照常学习但害怕考试,成绩一直提不高,排除神经症。

小周虽有情绪低落,但不是主要症状,也没有自罪自责、自杀意念等症,因此可排除抑郁症。根据心理测验结果和躯体疾病历史、精神病家族历史以及典型心理与行为异常的表现排除精神疾病,其问题属于考试焦虑。其问题的出现与父母的教养方式、社会环境因素和自身的个性特点有密切的关系。综合考虑其年龄阶段特点、所生活的环境和目前症状的发生情况,决定使用系统脱敏法帮助该求助者。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该求助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缓解焦虑,不再害怕考试。

2、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完善求助者的个性,学习正确思考解决问题的模式和正确的自我观念,提高有效处理各种生活挫折的能力;增强其自信。促进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达到人格完善。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该求助者协商采用系统脱敏疗法。

2

1、方法与原理

系统脱敏疗法可用于治疗求助者对特定事件、人、物体或泛化对象的恐惧和焦虑。基本方法是让求助者用放松取代焦虑。第一步,教求助者掌握放松技巧;第二步,把引起焦虑的情绪划分等级;第三步,让求助者想象引起焦虑的情境同时放松练习。经反复练习,求助者对过去引起焦虑的情境逐渐脱敏。

系统脱敏法源于对动物的实验性神经症的研究。20世纪40年代末由精神病学家沃尔普首创的。对于人类而言,肌肉松弛技术就有对抗焦虑的作用。其基本原理是:让一个原可以引起微弱焦虑的刺激,在求助者面前反复暴露,同时求助者以全身放松予以对抗,从而使这一刺激逐渐失去了引起焦虑的恶作用。 2、时间和费用

一般每周1~2次,每次50分钟。具体次数根据求助者实际情况调整。由于是以学校心理老师的身份对求助者提供帮助的,因此未收取相关的费用。

七、咨询过程

第一阶段(2005年10月10日~22日)

1、方法与目的:运用摄入性会谈和心理测验的方法了解求助者的背景资料;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进行有关心理测量确定主要问题;商讨改变意愿,进行咨询分析。 2、过程:

(1)填写咨询登记表,观察、询问并记录基本情况;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 (2)与求助者进行交谈,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寻求求助者的心理矛盾及改变意愿; (3)做心理测验:SCL-90、SDS、SAS,大约需要35分钟; (4)将测验结果反馈求助者,并作出初步问题分析; (5)确定咨询目标;

(6)指导求助者学习放松技巧:开始时按照下列方法放松上肢:“坐好,尽可能地坐舒适,让你尽可能地放松„„现在开始紧握拳头,把右拳逐渐握紧,注意体会紧张感觉,继续保持握拳同时体会右拳、右手、右前臂的紧张感觉。然后,放松„„让右手手指放松,感受此时的感觉„„。然后自己去试验全部再次放松一遍。再来一次,„„”反复几次,达到全身完全放松的目的。

(7)布置咨询作业:反复练习放松技巧,每次感到不适时马上做放松训练;回忆并思考自己考试焦虑的不同程度,并做好记录。

第二阶段(2005年10月24日~11月5日)

1、目的和方法:运用会谈、系统脱敏治疗法加深咨询关系;开始实施系统脱敏治疗。 2、过程:

(1)反馈作业:能够熟练进行放松训练 (2)根据求助者的记录商讨并构建焦虑等级

在教会求助者放松之后,咨询师与求助者共同设计焦虑对象的分级表。根据引起焦虑的不同程度将刺激由轻到重排列如下: 焦虑事件层级表 焦虑程度SUD 0 20 40 60

事件 两星期后将进行月考 考前两天进行复习时 考前一天最后冲刺时 考试当天预备时 3

80 100 进入考场考试时 拿到试卷开始答题 (3)系统脱敏治疗

从引起焦虑最小的项目开始,先采用“自然”的情景给求助者训练以增加信心。开始模拟考前三天的复习时,告诉求助者:“想象你在自己家的卧室里,坐在舒适的沙发上看小说,然后停止想象,继续放松,要求助者在1~5级焦虑表上平定其焦虑的主要感觉,1表示完全平静,5表示极度焦虑。如果求助者评定1或者2,就可以要求求助者按照分级别表进行下一级别的训练。当得到想象时,要求求助者进行放松,然后指导其停止想象,继续放松,报告其在想象那个情境时体验到的焦虑。如有必要第一项可以重复几次,直到求助者报告焦虑很轻的时候再进入下一级别的训练。通常每个项目做3~4次训练。在按照分级表所做的想象的训练完成后,再到真实的环境中用真实情境逐级暴露,直到能够面对原来回避的考试场景。该求助者进步很快,约10次就基本达到预期目标,不再回避考试。

八、咨询效果的评估

1、求助者的评价:

“我感觉很开心,我终于不那么害怕考试了”;“我发现我不再头痛,能静下心来复习看书了”;“考试时我能钻到试题里面去了,不再分心了”;“不知道为什么,我又找到了当初的能考出好成绩的信心了”。 2、咨询师的评估:

通过回访和跟踪,咨询已基本达到预期目标,随着整个咨询的不断进步,求助者的自信心增强,紧张、焦虑症状逐渐减轻并消失,人际关系也在改善,咨询过程较完整,有条理。 3、测验评估:

SCL-90:躯体化1.9,强迫症状1.6,人际敏感1.7,抑郁1.7,焦虑2.0,敌对1.4,恐怖1.9,偏执1.0,精神病性1.6,其他1.6;总分149;阳性项目数36个,除焦虑外,其它各因子分在常模范围。

SAS :粗分40分, 标准分50,提示没有焦虑;

九、总结

在本案例中,咨询师与小周建立了良好的咨询关系,全面地掌握了小周的情况,取得了小周及其父母的信任,因此在咨询中得到其及父母很好的配合。小周的智力水平以及悟性也是咨询取得成效的重要基础。咨询员针对求助者的成长经历、性格特点以及具体情况,在咨询过程中应用系统脱敏疗法帮助小周摆脱了考试焦虑,取得了良好的咨询效果。

十、参考文献:

[1] 中国就业培训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编写. 心理咨询师(二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2] 中国就业培训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编写. 心理咨询师(三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3] 杨东,考试焦虑心理咨询案例报告,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228 [4] 车文博主编. 《心理治疗手册》.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5] 中国就业培训技能指导中心与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编写.《心理咨询师》(基础理论).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5

[6] 江光荣主编. 心理咨询与治疗. 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