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备课成员 教学 内容 钉纽扣 安排 课时 2 主备人 钉纽扣 指导学生学会钉纽扣,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掌握手缝技巧。 教学 1.目标 教学重难点 2. 学会穿针引线和打结,并学会钉双眼扣和四眼扣。 教学重点:学会钉双眼扣和四眼扣。 教学难点:穿针引线和给线打结。 、剪刀、(双、四)眼扣各数枚。 教学 针、线、布块(或手帕)准备 师 生 互 动 1.激 趣 师:同学们,在现代生活中,用机器来缝制各类纺织用品已经很普及了。比如我们穿的衣服、背的书包、连纽扣等都是机器缝制的。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衣服会绽先,书包会裂口,纽扣会脱落等等。怎么办呢?如果还用机器来缝制就不方便了,这就需要我们用手来缝制。一枚针、一根线,自己动手就可以解决。今天我们就来自己动手学习钉纽扣。我们从小就要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板书:钉纽扣 2.看一看 说一说 书P4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认识一下纽扣。请你们把自己准备的纽扣拿出来给同学们看一看。指名学生说一说你带来了什么样的纽扣。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教 学 过 程 ▲. 再请同学们打开书P4 师:看过同学们带的纽扣,我们再来看书上左边图中的纽扣,同学们仔细看一看,纽扣的品种多吗?各式各样的纽扣漂亮吗?你见过吗?漂亮的纽扣不仅起固定作用,它还可以起到妆饰作用呢。 3.想一想 试一试 师:同学们,钉纽扣首先要学会什么呢?看老师是怎么做的?师边做师范边提示:看老师第一步干什么?(师做穿针动作)并提问:第一步是什么?生回答(穿针)师板书:穿针。看老师第二步干什么?(师做引线动作)并提问:第二步是什么?生回答(引线)师板书:引线。再看老师第三步干什么?(师做给线打结动作)并提问:第三步是什么?生回答(打结)师板书:打结。 师进一步讲解: 起始结 —— 终止结 (并在布块上作示范) 请同学们看书P5上的想一想 试一试下面的四幅图是不是这样的?现在你会了吗? 你有兴趣上来试一试吗?好!我们找一位同学上台来试一试看看他(她)会不会。 (生完成后)师:我们来评一评,看他(她)的整个过程怎么样?(师生一起进行评议) 师:这个学生会了,你们会不会呢?请你们一起穿针、引线和打结好不好? 学生作全过程的穿针……。师给予帮助。 4.探究学习 师:同学们穿针、引线和打结我们都会了,现在我们能不能自己动手学习钉纽扣呢? 5.学一学 做一做 师:(学生回答后)好,那么怎么钉纽扣呢?请同学们看书P5上的学一学 做一做,纽扣有双眼扣和四眼扣,怎么钉呢?请同学们在书上找出双眼扣和四眼扣的钉法,以及纽扣位置的处理。 (1)动手做一做 (2)师来回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帮助并随机点评。 6.评议 展示作品,将学生钉好扣子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师给以一定的评价。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课题 缝沙包 安排 课时 2
小学教案设计
备课成员 教学 内容 主备人 缝沙包 练习用回针法,学会做沙包,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自己动手解教学 目标 决生活小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 准备 教 学 过 程 通过缝沙包的练习,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一些针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课件、针线、剪刀、布块、玉米粒等。 师 生 互 动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两只六面体的沙包,问:认识它吗? 2、你想象一下,除了这种形状的沙包,它还可以是什么形状的? 3、想亲手做各种形状的沙包吗?陶行知爷爷曾说:“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动手、动脑,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来缝制沙包。 (师板书课题) 二、探究缝制过程 1、缝过吗?说一说它的制作过程。 2、师根据学生的回答, 板书缝制过程: 设计图样——裁剪——缝合留口——翻面装沙——封口完成 3、其中最难的是什么? 4、介绍针法 (1、)攻针:学生演示一种针法,师告诉学生这是攻针,它是常用的针法,速度较快。 (2、)回针:师示范针法,告诉学生这种针法速度较慢,但缝得密实,不易漏沙。(如果学生知道也可让学生 二次备课 教 学 过 程 回答) (3、)缲针:师示范,这种针法一般在封口时用。 5、挑一种你认为较难的针法练习一下。 三、合作缝制 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这个制作过程,开始缝制。看谁的沙包设计新颖,缝得漂亮,又严实耐用,而且用时最短。 (提醒学生注意:1、缝的时候注意安全 2、注意卫生 ) 四、成果展示,交流想法 1沙包做好了,你想展示一下吗? 2、学生展示并介绍沙包 3、你们的沙包很漂亮,也很别致。老师在课前也做了几个沙包,我想用它来奖励课堂上缝得认真的同学(师拿沙包下去奖)。 4、你想用它做什么呢?(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思想教育) 五、探究问题: 缝制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是怎么解决的?(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迎问题而上,想方设法去解决) 六、抛出问题 利用缝沙包的技法,我们还能做许多事情,以后的学习中我们将会碰到。 七、布置作业: 1、利用课余时间缝一个立体的沙包。 2、利用缝好的沙包,设计一个没玩过的游戏玩一玩。 板书 缝沙包 设计 设计图样—裁剪—缝合留口—翻面装沙—封口完成 攻针 回针 缲针 课题 缝鞋套 安排 课时 主备人 2 备课 教学 反思
小学教案设计
成员 教学 内容 缝鞋套 1、学习并初步掌握缝鞋套的基本过程。 教学 2、根据自己的喜好学习画样裁减、缝制、装饰鞋套。 目标 3、培养学生眼、手、脑的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 准备 教 学 过 程 一)激趣导入 1、展示各种色彩鲜艳的大大小小的鞋套。 2、你们还见过或用过什么样的鞋套? 3、给鞋套分类、填表: 类别作用特点制作材料 防寒鞋套保暖厚实棉花、海绵、棉布 装饰鞋套装饰漂亮棉布、线织、羊毛、装饰品 防护鞋套防危险品耐用厚橡、胶布、 (二)指导缝制 1、布料来源:购买,利用旧衣物或边角料等。 2、缝制过程:(1)用实物投影仪演示鞋套的缝制过程。 (2)教师示范 1、学习并初步掌握缝鞋套的基本过程。 2、根据自己的喜好学习画样裁减、缝制、装饰鞋套。 不同的布料以及装饰品、棉线、缝衣针、剪刀,各种各样的鞋套 师 生 互 动 二次备课 课题 教 学 过 程 3、请学生说一说布鞋套的缝制过程。 (1)画样: (2)放样 课时 (3)剪纸样:在放出的画样上沿边仔细剪; 安排 (4) 裁减:在双层布料上按放样裁减; (5)缝合:缝制过程中选择基本针法; (6) 缝边:注意密而匀; (7)翻面:整理成美观的鞋套,并试用一下. 4学生动手缝制.教师个别辅导,及时纠正. (三)评优鼓励 (四)课外拓展 1、分小组去商场、货摊考察各种类型、式样、用途的鞋套。了解制作方法。 2、利用废旧材料缝制一幅实用鞋套,送给幼儿园的小朋友。 3、指导观察技术信息中的插图说说你从插图中了解到什么信息。 我喜爱的蔬果 2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小学教案设计
备课成员 教学 内容 主备人 我喜爱的蔬果 1、通过泥塑苹果,初步了解泥塑的几种基本技法,搓、捏、压、刻、教学 刮等等,感受创作的乐趣。 目标 2、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观察能力和他造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泥塑的几种基本技法:搓、捏、压、刻、刮等 教学难点:从美学角度赏析泥塑水果。 教学 1、教师准备一些制作泥塑蔬果的过程图片。 准备 2、布置学生带自然泥 师 生 互 动 一、激趣导入 1.导入,引出主题 同学们,我们现在猜几个谜语好不好,①架上爬藤结绿瓜,绿瓜顶上开黄花,生着吃来鲜又脆,炒熟做菜味道佳。(打一蔬菜)黄瓜 ②红红脸 圆又圆,亲一口, 脆又甜。衣服有绿又有红,味道酸酸又甜甜,多多和它做朋友,小脸红红人人爱。(打一水果) 苹果 2.对,它们就是我们平时经常吃的蔬菜和水果。你还认识哪些蔬菜和水果?今天,我们就用自己的双手来创造自己喜爱的蔬菜和水果,引出活动主题:我喜爱的蔬果 二、介绍泥塑材料,工具:(多媒体课件) 三、讲解示范泥塑的方法。 1.师:看得出,同学们兴致很高,都跃跃欲试了!可是动手前,我要先考考你们!我们平时都是怎样涅橡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教 学 过 程 皮泥的? 2.请几个小朋友上前为在大家做做团、压、搓、捏等动作。 3.小结:根据个人喜好,紫砂泥可以被塑成各种各样的造型,其技法不外乎搓、捏、压、刻、刮等(板书基本技法)。 4.教师边示范边讲解,使学生理解搓、捏、压、刻、刮、贴等基本技法。 5.教师出示部分蔬果的制作过程图片。 四、动手实践 1.按刚才所提示的步骤泥塑苹果。教师巡视作必要指导。 2.成品交流、欣赏、修改 师选几件有代表性的作品向全班同学展示,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提出诚恳的意见和修改方案。 3.小结:刚才,通过泥塑苹果的制作与修改,同学们已经对团、压、搓、捏、刻、贴、刮等技法有了正确理解和运用,非常不错。其实在创作中,我们还可以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夸张的手法、艳丽的色彩展现作品的个性特征,赋予它们的生命力。接下来,请同学们插上想像的翅膀,让手中的紫砂泥动起来,好吗? 4.创作大比拼 ①让他们以自己喜爱的蔬果作为模版,自己捏捏。 ②小组成员仔细观察,友好交流,分工合作,材料共享,共同创作。 ③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用具时注意安全。 五、作品展示 1.把所有的作品摆放在桌子上,大家一起欣赏。 2.同桌、前后桌,互相轻声交流,喜欢哪件作品。 六、总结: 1.我们用自己的劳动做出了许多漂亮的泥塑蔬果,用紫砂泥不仅可以做蔬果,还可以做出其他工艺品。回家做一做,做前必须学会会观察哦! 2.介绍我国的泥塑的历史:(多媒体课件出示) 板书设计: 我喜爱的蔬果 板书 搓、捏、压、刻、刮 设计 教学 反思
小学教案设计
课题 备课成员 教学 内容 泥碗 安排 课时 2 主备人 泥碗 1. 掌握手捏泥碗的方法与技巧,学会手捏简单的泥制品。 教学 2. 使学生初步具有技术的感知,思维,想象能力,创新能力。 目标 3. 培养学生认真,细心地进行技术活动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 准备 教 学 过 程 自然泥,泥刀,水,手捏泥碗成品 师 生 互 动 一、互查课前准备 本课课前准备:自然泥,泥刀,水。教师可组织学生互查课前准备,如工具不齐全,可要求同组合用。 二、成品展示,激趣引入 教师出示手捏泥碗成品图片或实物。引语:你能做出这么漂亮的泥碗吗?你准备怎么做?让学生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三、教学捏泥碗的方法和步骤。 可让学生自己看书上的图示和文字说明,比较一下,与自己的想法有什么不同?学生看完后,让几位同学说一说捏泥碗的方法,步骤及注意点。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搓泥团(2)压扁,捏凹成碗形;(3)修齐边 掌握手捏泥碗的方法与技巧,学会手捏简单的泥制品。 二次备课 教 学 过 程 口;(4)用有齿刀刮光碗的内外壁;(5)把碗底圈处刮麻并涂泥浆;(6)装底圈(7)用手蘸水磨光碗的表面。 四、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依照指示,动手操作。可配上一段音乐。 教师巡视,如个别学生有困难,可引导同组互助合作,如有困难的学生较多,可请一两名学生演示制作过程。 五、拓展思维,探究学习 教师出示荷叶纹小碗图片或实物。问学生:你知道这样的泥碗是怎么做出来的吗?学生思考,相互交流。教师提示:是用泥片贴碗的方法做出来的。让学生看书上相应部分内容,并引导学生课后尝试制作。 六、学习评价 组织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从制作方法,作品美观,互助合作,安全操作,准备与结束工作5个方面进行操作过程和结果的全面评价。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课题 泥笔筒 安排 课时 2
小学教案设计
备课成员 教学 内容 主备人 泥笔筒 1、掌握泥片制作笔筒的方法与技巧,运用此方法做简单的泥制品。 教学 目标 2、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精确、严密地进行技术活动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自然泥、垫板、泥刀(用于切、刻)、滚子(用于碾平)、瓶盖(用于教学 准备 压切圆片),线、尺。 教 学 过 程 师 生 互 动 (一)、互查课前准备 1、教师组织学生互查材料和工具是否准备,作为学习评价的依据。 (二)、启发谈话,激趣引入 1、 引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泥条盘笔筒,除了用泥条盘,还能用什么方法做笔筒呢? 2、 学生讨论,小组交流。说一说自己的办法。 (三)、教学用泥片制作笔筒的方法与步骤 1、 让学生看书上的图示和文字说明,比较一下,与自己先前的想法有什么不同。比一比哪一种方法更好? 2、 指名学生说说泥片制作笔筒的方法、步骤及注意点,教师注意补充和纠正,并指出圆底片的周长必须等于圆柱形筒体片的长度。 3、 请学生演示用线测量圆底片周长的过程。 具体操作步骤:(1)把泥团压扁后滚压成泥片;(2)用 掌握泥片制作笔筒的方法与技巧 二次备课 教 学 过 程 瓶盖压切下圆形泥片做筒底;(3)用线量筒底泥片圆周的长度,滚压做筒体的泥片;(4)用筒底泥片周长定筒体泥片的长度,切去多余部分;(5)刻麻筒体泥片底边,并涂泥浆;(6)把筒体泥片围在筒底泥片上;(7)合围、捏合,再加泥修齐笔筒。 (四)、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视辅导 1、 同桌合作,依照图示,共同完成一件作品。 2、 轻音乐背景下教师巡视辅导。 3、 指名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制作过程。 (五)、指导课后实践活动 1、要求学生利用假日,去玩具店、礼品店调查,了解有些什么泥制品,调查几件泥制品的价格,如有兴趣,可运用已学过的方法模仿制作一件喜爱的泥制品。 (六)、学习评价 1、组织学生互评和自评。 泥笔筒 (1)把泥团压扁后滚压成泥片;(2)用瓶盖压切下圆形泥片做筒底;(3)用板书 设计 线量筒底泥片圆周的长度,滚压做筒体的泥片;(4)用筒底泥片周长定筒体泥片的长度,切去多余部分;(5)刻麻筒体泥片底边,并涂泥浆;(6)把筒体泥片围在筒底泥片上;(7)合围、捏合,再加泥修齐笔筒。 教学 反思
小学教案设计
课题 备课成员 教学 内容 相框 安排 课时 2 主备人 相框 ⑴巩固掌握纸工制作的划、折等技法。 教学 目标 ⑵了解相框的特点,使学生学会看示意图制作相框。 ⑶培养质量意识、审美能力,并进行耐心、细致劳动品质教育。 教学重难点 学会看示意图制作相框。 启发学生自己在制作的基础上添加自己的设计。 教学 ⑴实物投影仪、范作、剪刀、胶水等。 准备 教 学 过 程 一、激趣导入 1、瞧!这长照片拿在手里和放入自己喜欢的相框里,有什么不同呢? 2、能介绍一下你喜欢的相框是什么样式、什么材料的吗? 3、老师这儿也有个相框,你能看出它的样式和选材吗?今天,我们也要来制作一个纸制的房子相框。(板书) 二、摹仿制作 1、分析技法。 请同学们看一下制作材料中我们要运用到已经学过的哪些技法? 2、分组学习、 ⑵自己喜欢的相框一个、照片一张、剪刀、胶水、装饰材料等。 师 生 互 动 二次备课 教 学 过 程 请同学们对照P25页上的房形相框示意图,讨论相框的制作过程。等一会儿请小组内选派一位同学来介绍,看看哪个小组介绍的最完整。 (教师深入学生进行交流。) 三、操作实践 1、比一比:根据已经掌握的知识来制作相框,可以添加一些自己的小创意。最后装上一张自己喜欢的照片。我们来比一比谁的制作最好看,好吗? 2、教师巡回辅导。 四、展示评议 1、每组选出一件较有创意的作品进行展评。 2、小组内组员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介绍,其他组员根据他的整个制作过程和结果对他评议。结果由本人填写到P26评一评中。 五、拓展延伸 1、我们还可以利用不同材料制作出各种样式的相框来,你能想出哪些呢? 2、同学们回家就可以制作一个可爱的小相框了,你愿意吗? 板书 设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