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 EDUCATION CIRCLE
育人之道
浅谈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
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德育教研室 张梅
【摘要】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班主任的实际工作情况出发,通过观察总结,对不同学生的家庭教育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归纳,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关键词】家庭教育;良性沟通;自律
笔者自从担任班主任一职后,经常要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贯通班的学生家长往往对孩子要求较为严格,愿意配合学校教育,但因为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特点,部分家长和孩子之间缺少沟通。于是,很多学生家长便寄希望于班主任,希望班主任能够成为学生教育的主导,甚至认为自己的孩子已经无法正常与家长沟通,唯有教师才是救星。笔者根据一年多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了解了部分具有明显特征的典型学生及其家庭教育状况后,感触颇深。笔者将其总结为:一个孩子的正常成长和家庭教育的方式关系密切。
众所周知,教育在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一般来说,教育涉及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本文主要探讨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诚然,用爱心去感染孩子、关心孩子、陪伴孩子、影响孩子是家庭教育之根本。家庭教育在孩子的一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家长在具体的家庭教育中应当怎样做呢?经过总结,笔者就目前所带班级学生的家庭教育方式总结为以下几类。
二、不闻不问型
W是一个聪明好动的阳光男孩,但因为家长对他的教育几乎处于完全放任的状态,所以W经常会因为缺少约束而犯小错误,懒散是他的常态。但W的本质很不错,学习能力较强,热爱运动,也擅长与人交往。但W缺少自律,总让教师们感到“恨铁不成钢”。针对W的具体情况,笔者通过与他进行交流沟通,适当地从生活上关心他,尽量让他感到自己长大了,父母可以放松对他的管教,但前提是他需要做到自律。同时,笔者也加强与W的父母的沟通,希望家长能在孩子回家时抽空陪伴孩子,让孩子感受父母的关爱和期望,能够树立更高的目标。在孩子犯错误时,笔者请家长到校一起进行教育,让孩子体会到教师和家长的良苦用心。现在,W已经从开始时假期不愿意回家,宁愿待在空无一人的学校的状态,转变为基本能够每周回家,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学生会的工作上,都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扬和肯定。因此,对于不闻不问型的家庭,教师一定要找到契机,让家长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一、陪伴成长型
学生L在小学二年级前在老家由爷爷和奶奶带大,基本属于“散养”。L的成绩较差,经常不及格。在小学升入三年级时,父母下定决心把他带回上海,便于督促他的学习和生活。L的父亲对孩子要求非常严格,同时也不断提升自我,在辛苦工作的同时不断努力,考取了二级建造师资格证书。因为有父亲的榜样力量,加上父母的严格管教,L激发起奋进心,树立了远大的奋斗目标。由于是随迁子女,L最终选择了中高职贯通班。从进校开始,他认真努力对待每门课程的学习,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由于各方面表现突出,L进校一年就被评为市“三好”学生。L取得的成绩与父母严格的家教、悉心陪伴和适时点拨是分不开的。L的家长非常重视对孩子的教育,随时注意孩子的在校表现,遇到问题总是第一时间与班主任联系,及时沟通,共同解决问题,这对L的健康成长非常有帮助。因此,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催化剂,L的例子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三、托管型
这类家长往往和孩子间存在沟通障碍,有些家长甚至直接告诉笔者,孩子从初中开始几乎没有与他们进行过正常的交流。这类家长最常说的一句话是:“老师,孩子只听你的,你帮我管管吧。无论你怎么惩罚他,我们都没有意见。”面对家长,笔者回答:“孩子这么听话,我为什么要惩罚他呀?孩子最近进步很大,家长回去要好好鼓励!”在一年级家长会的时候,笔者告诉家长们:“学习的事情,老师会尽职尽责,但孩子的心理和品行,希望家长们能够配合,多关心孩子,学校家庭通力合作,将孩子教育指导成为健康向上的人才。我们不能把学生的目标定得太高,适合他们的才是最好的。如果孩子能顺利大学毕业,掌握一项技能,将来从事适合自己的事业,便是家庭和学校教育的成功。”托管型家庭教育的家长往往在孩子小的时候对其管教严格,仔细照顾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随着其自我意识的增强,矛盾和冲突难免
159
▲父母之间的分歧较大,严母慈父或严父慈母是其典型特征,但在实际运用中往往没有把握好度,更谈不上巧妙配合。J学习基础好,但是由于母亲的过分溺爱,父亲采取“棍棒教育”,使他养成了为了逃避任务或责任经常撒谎的习惯,曾有一次,他因为害怕迟到受处罚,便让妈妈替自己请假三天,自己在家打游戏。还有一次,J因害怕考试迟到,直接让妈妈去卫生所开了病明。频繁的迟到、请假使笔者感到束手无策,与J的妈妈反复沟通也毫无效果。最后,笔者只能请J和家长一起来学校,在学生处督导教师的帮助下,让J的妈妈保证不再包庇孩子乱请假,也希望爸爸有耐心地对待孩子,做好必要的提醒和督促工作,也要求J制订一个可履行的方案,保证上学不迟到。对于这种类型的家长,教师也应对其教育孩子的方法进行辅导,尤其强调父母之间要统一,帮助孩子养成自律的习惯。
由于身体等原因无法做到关爱、督促和陪伴等作为父母的基本职责,笔者班级的Z就是如此。Z是以班级第一名的成绩入学的,因为入学成绩好又是,所以被选为班干部。但是,没过多久,他经常因为与同学产生小摩擦而来找笔者倾诉,每次交流都是愤愤不平的样子,怨气颇深。针对这种情况,笔者通常的做法是与家长联系,了解孩子的性格、经历等情况,然后进行耐心引导。但由于无法与Z的父母取得有效沟通,所以笔者只
上接第158页
脑汁想怎么把课程标准落到实处,瑞瑞却用六年时间让我理解了孔子“有教无类”的含义。他教给我什么是耐心、什么是爱,让我深刻理解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教书育人”。因为他,我的教学行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开始明白,比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传递爱;因为他,我对教学、教育产生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廖明英.特殊儿童心理健康现状研究——兼论《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J].染整技术,2018,40(12):109-110.
160
▲育人之道
教育界/ EDUCATION CIRCLE
2019年第16期(总第340期)
会发生。情绪的对立往往最后发展为情感的对立,导致家长感到力不从心。而进入中专以后,由于班主任严格管理,家长们似乎看到了希望,但学校教育不是永久的,无论孩子是否在家长身边,情感的培养都非常重要,多关爱孩子,才能与孩子展开正常交流。笔者也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希望他们能主动与父母交流,比如,笔者鼓励学生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由此慢慢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努力就会有收获,一开始,笔者要求学生在母亲节写一句话给妈妈,到现在,已经有很多学生养成了节日祝福家长的好习惯;有不少学生周末放下手机,陪父母看电影、做运动或做些简单的家务,希望这样的交流方式能成为孩子和家长之间沟通的良好开端。
能既承担教师的身份,又担任家长的角色,详细了解了Z中小学时代的学习生活以及一些家庭细节。在交流的过程中,笔者发觉他在心理上略有偏差,于是既肯定了他对班级部分同学的正确看法,又对于他的偏激言行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让他去心理健康辅导教师那里寻求帮助。因为家庭关系,他自尊心较强,对同学的玩笑无法平和地处理,所以笔者有针对性地找到其他学生,希望他们在平时多关心、帮助Z,做到和平共处。一学期下来,Z很好地适应了新的班级,但新问题又出现了,他的成绩严重下滑。这一次笔者言简意赅地告诉他:“你需要自我管理,需要对自己负责,你是个聪明的孩子,应该知道怎么办。”他想了想,明确答复笔者:“老师,给我一个学期,我一定赶上去。”现在,Z各方面表现都非常优秀,虽然没有家长督促,但是他始终保持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他经常说自己就是自己的家长,他要为自己的将来负责。
在教育问题上,唯有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才会找到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其中家长与班主任的良性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就像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创始人蒙台梭利所论述的那样,教育的“长期任务是,在向成年迈进的艰难进程中,给予儿童帮助”。事实上,这些处于青春期或后青春期的孩子,无论在哪个方面都未脱离父母的监护,父母需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要学会与孩子一起成长,尊重孩子,适时沟通,关爱、保护和帮助孩子。学校和家庭是教育的两个不同渠道,但其目标是一致的,所以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要做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好向导。
教育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学校教育责任重大,家庭教育不可或缺,唯有学校和家庭教育双管齐下,才能为社会提供可造之才,才能将学生培养成为*总所召唤的当代青年: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样,任重而道远。【参考文献】
[1] 齐学红,黄正平.班主任专业基本功[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四、混乱型
这类家长望子成龙或望女成凤心切,在教育方法上,往往
五、家庭教育缺失型
这类学生存在于比较特殊的家庭,多为父母虽然健在,但
以前,我心中时刻想着如何把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绞尽与感悟:教育是培养孩子获得未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