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会填 (知诗人)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他是钱塘人,即现在的________。他是一位民族________,也是一位政治家。
2.我会读(读诗句,画出节奏)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3.我会思(至少提出两个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择
千锤万凿(zuò záo ) 烈火焚烧(hún fén) 粉骨碎身(cuì suì )
5.比较
吟( ) 锤( )
铃( ) 睡( ) 闲( ) 焚( ) 闭( ) 楚( )
6.理解
①结合诗句写出词义 等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清白”本指石灰的颜色,这里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选择正确的义项打“√ ” A.粉骨碎身
粉末( ) 使破碎( ) 粉碎,变成粉末( ) 破成零片( ) B.千锤万凿
铁锤,锤子( ) 凿子( )
锤凿用锤子敲打( )
挖掘,打孔( )
上面两个成语都是用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请你写三个这样结构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7.明诗意
粉骨碎身全不怕,___________________。 这二句诗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悟诗情
①从这首诗中我们明白石灰的形成要经历这些考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石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精神值得赞颂。
③这首诗表面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际是写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方法
叫借物喻人。
读一读,背一背,体会所赞美的人和事 竹 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① 立根原在破岩中。② 千磨万击还坚劲,③ 任尔东南西北风。④ 注:①咬定:比喻竹子牢牢地立在山石之中。 ②立根:扎根。破岩:岩石缝隙。 ③坚劲:坚韧刚劲。④尔: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