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 蹈 鉴 赏 论 文
在第一节课上,老师问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你们选这门课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有的学生说是为修学分。老师说这只是一方面,学生选修舞蹈鉴赏更多的原因是对它感兴趣,不然不会选。这句话我到现在都记忆犹新。我在体育课上修的是交谊舞,很喜欢。但老师只是教给我们动作,其他的什么也不懂。当看到舞蹈欣赏这门选修课时,我兴奋不已,终于能够多学一些舞蹈知识了。一开始,我受体育课课程影响就以为舞蹈欣赏就是交谊舞欣赏,但上了一节课后才知道舞蹈分为很多种,像芭蕾、民族舞、古典舞、大众交谊舞等等
老师说舞蹈是时空表现艺术和动态造型艺术,它以艺术化的人体动作,即通过人体富有协调性、韵律感、审美化的动作、姿势、造型、动作组合和动作过程来表达内心情感,是人类审美意识和情感表达在人体动态形式中的对象。
歌舞不分家,我们先看了四小天鹅,又看了民族舞,看了大众交谊舞。第一节课的学习让我对舞蹈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
各种民族舞之间有共同的特点,各自也有各自的风格。他们都是由他们的地理环境所决定的。
第二节我们学了秧歌,一提起秧歌,我就想起了大东北。想起了一群人在街上扭秧歌的情形了。学了才知道秧歌还分好几种,例如胶州秧歌、鼓子秧歌等等。
鼓子秧歌流传在黄河下游的商河、阳信、惠民、无棣等县,在风格上可说与黄河中游陕西、甘肃、山西的锣鼓一脉相承。传说起源于北宋,是农民在打谷场上庆丰收的舞蹈。参加舞蹈的角色有伞、鼓、棒、花、丑五种,使用的道具分别为绸伞、圆形鼓、双棒、绸巾。
胶州秧歌,相传起源于胶州城北部的东小屯村。当年,村里有马、赵两姓人家,因生活所迫,每逢农闲共同到周围地方演出,年久形成了有地方特色的表演形式,流传至今,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
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给我们做了示范,我们的激情马上就来了,还让同学上去跟她一起做。即刻间,班上的气氛边达到了高潮,最精彩的是最后一男生在上面跳了一段综合舞,整节课班上的气氛很活跃。老师又教我们做了一些基本的舞蹈动作。我们学的都很认真,学的都很开心。
后面我们又学了民族舞。在课堂上我们了解了民间舞,是由劳动人民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集体课造,不断积累、发展而形成的,并在广大群众中广泛流传的一种舞蹈形式。民间舞蹈和人民的生活有着最密切的联系,它直接反映着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斗争,表现着他们的思想感情、理想和愿望。由于各民族、各地区人民的生活劳动方式、历史文化心态、风俗习惯,以及自然环境的差异,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民族风格和地区特色。
我国民间舞蹈艺术特点:
(1) 载歌载舞,自由活泼。
(2) 巧用道具,技艺结合。
(3) 情节生动,形象鲜明。
(4) 自娱娱人,意旨统一。群众即使观众也是表演者。
(5) 情之所至,即兴发挥。
我国各民族舞蹈文化特色与艺术:
汉族舞蹈:农耕文化的代表。汉族民间舞蹈是汉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汉族农耕生活的反映,无论是舞蹈的内容、形式,还是活动的时间与组织形式,都和农耕生活紧密结合,并体现“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思想。
藏族舞蹈:农牧文化的代表。藏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农牧文化是青藏高原特有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条件下由高原民族共同创造的,在融会农、牧两种文化中又有民族血缘、宗教信仰等因素。高原古民族中,古羌人是农牧文化的开拓者,他们的民间舞蹈文化具有农牧文化型特征。
蒙古族舞蹈:蒙古族民间舞蹈底蕴深邃,源远流长,是草原文化型舞蹈之典范。蒙古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蒙古族舞蹈的特点是节奏明快,热情奔放,语汇新颖,风格独特。动作多以抖肩、翻腕来表现蒙古族姑娘欢快优美,热情开朗的性格。男子的舞姿造型挺拔豪
迈,步伐轻捷洒脱,表现出蒙古族男性剽悍英武,刚劲有力之美。蒙古族舞蹈久负盛名,传统的马刀舞、鄂尔多斯、筷子、安代、布利亚特婚祀、驯马手、小青马、盅碗舞等,节奏欢快、舞步轻捷,都表现出了蒙古族劳动人民纯朴、热情、精壮的健康气质。保留节目有\"筷子舞\"、\"马刀舞\"、\"驯马舞\"、\"盅碗舞\"、\"挤奶员舞\"、\"鹰舞\"、\"牧民的喜悦\"、\"祝福\"\"鼓舞\"等。
后来看了舞蹈大赛上边的舞蹈,当时就一感觉,他们跳的太好了。在看街舞大赛时看见别人用头顶地转圈。觉得特不可思议,以前也见过,但那时感觉会不会是电脑合成的。 在视频上见到中央台上的舞蹈大赛的情形应该假不了,那是真正的对他们心服口服了。还有一个队跳的是机械舞,感觉他们跳的特棒。我以前学过一点机械舞,就是因为自己学不会才放弃的。机械舞那种机械感觉全靠肌肉的颤动来完成的。他们跳的那种感觉给了我深深的震撼。而且他们在表演“停电了“时,我觉得他们做的特棒,但评委老师没给他们满分这点我都感觉很遗憾的。通过看舞蹈大赛上的舞蹈表演我了解了很多也认识了很多。感觉自己的视野真的开阔了。
十四周我们看了千手观音。以前就知道在05年的春晚大家对千手观音这个舞蹈的评价很高,但在这节课之前我从没看过千手观音,只是对它略有耳闻,对它背后的故事更不了解,通过这两小节看千手观音的视频和对千手观音的点评以及千手观音背后的故事。我了解了在聋哑人的世界里也需要爱,她们的手一起一伏好像在对生命呼唤着,好像在对生活拥抱着,更是对这个世界的一种大爱,一种发自内心的深深的祝福。博爱,该是“千手观音”所要表达的寓意所在吧。
特殊的舞者,之所以能挥洒生命的活力、色彩于舞台,正正依仗着来自爱及人间的博爱。而当不特殊的观者,欣赏、赞美如今舞台上的他们时,自然亦可悟出欣悦,生出新一轮的博爱。
一轮,接一轮,健康地循环着,要直到永远。
——观音大士,千手千眼,不言,不语,不骄,不躁,无声,无息,无欲,无求。
她圣洁,她纯净,她的心白璧无瑕,她的胸怀海阔天高。
她以手为言,她以眼为语。
人呀,此生,是否有缘听得到、听得明她的言语:那真,那善,那美……
通过这几周浅尝辄止的学习,我对舞蹈有了一些了解,接触到舞蹈这样一个学习以外的世界,觉得它是那样的美,那样的丰富多彩。原来这个世界不仅需要耳朵去听,更要用心去感受,用肢体语言去描绘我们心中的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