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芝搡 周古欣(河北省经贸大学人文学院050000) DM杂志是Direct mail的缩写,意为“直接邮寄广告或直 局广告司截至2004年5月数据,全国正式批准发行DM免费 投广告”。美国直邮及直销协会(DM/MA)对DM的定义如 广告杂志有40家,申报备案的还有200多家。主要分布在北 下:“对广告主所选定的对象,将印就的印刷品,用邮寄的方 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大城市。比如,《生活速递》在北京、上 法传达广告主所要传达的信息的一种手段。”在我国,国家 海地区发行,发行较早,集中在高档社区,并成立了发行公司; 工商总局法定称谓叫固定形式印刷品广告,并于2005年1 《目标》同样也是在北京、上海发行,在风格上则比较注重文 月1日开始正式施行的第“17号令”中,对DM杂志有诸多 化性;《乐广告》基本上在北京地区发行,内容方面较有可读 规定,必须由主营广告的广告公司承办、不能刊登非广告信 性,广告的形式也比较含蓄。另外,香港和台湾地区由于较早 息、不得使用主办、协办、出品人、编辑部、编辑、出版、本刊、 运作这种媒体,所以市场已经发展得很成熟。受其影响,深圳 杂志、专刊等容易与报纸、期刊相混淆的用语等。 和广州的DM媒体相对比较发达,如广州的《新生活》由香港 DM杂志作为一种直投媒体,其特点在于定向发行,免费 《新生活》和广州市邮政局合作,是最早利用数据库进行会员 赠阅,媒体和商品信息合二为一,形式和内容高度统一,读者 邮购的,已有10年历史。 就是商品信息的接受者,这也是DM与其他媒介的区别所在。 DM杂志在国内的发展时间很短,其从业者大多为广告 其形式有:信件、海报、图表、产品目录、折页、名片、订货单、 人,对传媒行业的理解较浅,传媒专业知识也相对匮乏,再加 日历、挂历、明信片、宣传册、折价券、家庭杂志、传单、请柬、 上DM杂志这种新生舶来品在国内发展几乎没有什么固定成 销售手册、公司指南、立体卡片等。与传统报刊相比较,DM是 型的模式可以沿袭。于是,相互间的简单模仿便成了在市场中 一个异类,它打破了先发行后广告的模式(即发行量达到一 渡河的惟一木板,但同时也有许多DM杂志面对赢利无期的 定规模后,广告才会源源而来),反其道行之,在媒体市场上 巨大压力,不得不撒手离去,像《福禄寿》、《珍递TREA— 单取广告收入之一瓢,从某种意义上讲,跟内容类网站的运 SURE》等。2005年3月2日《中国经营报》“中国DM杂志 作有异曲同工之妙。 全线困局?”的报道说:“运营DM杂志的企业中,盈利状况良 期刊的基本收入方式有两种:发行与广告。随着期刊业 好的不足1%。有人说,DM杂志独特的风景是:一方面,总有 的繁荣发展,期刊的赢利模式会从以发行收入为主(如《读 热血之人揭杆而起;另一方面,不断有人惨烈地倒下。” 者》等大众文化期刊)过渡到以广告收入为主(如时尚类期 但是,惨烈中不乏光明。就总趋势而言,DM杂志的前景 刊、财经类期刊),这就是所谓的广告化。作为广告化的一个 应该是春意盎然的。 极端(无发行收入),DM杂志丰富了现有的媒体的赢利模 DM不光代表着直投广告(Direct Mail),而且还是数据 式,同时也彰显着新媒体的“钱”途美好。 库营销(Database Marketing)的英文缩写,两者间似乎有某种 目前,这种直投媒体在我国尚处起步阶段,但由于它排 天然的联系。这样的解读并不是一种文字游戏,关键在于它揭 除了新闻文字干扰,并具有针对性强、投递准确、信息攻势猛 示了DM杂志运作的本质。 烈、免费阅读等优势,近一两年来在我国迅速发展。特别是 真正意义上的DM杂志,决不只是一本免费刊物,更重要 DM杂志《新地产》的成功,几乎成为一个期刊“神话”,让无 的是以免费为由头建立起来的受众数据库。只有以数据库为 数媒体人、广告人对DM更加趋之若鹜。传媒人俱乐部总经理 核心的发行,才能切实提高DM杂志的广告投放效果。对广 郭峰说:“虽然在消费超级大国美国,DM广告占到了媒体广 告商而言,DM杂志的最大优势是目标精准化,掌握更多、更 告总量的20%左右,在中国,DM杂志仅占据国内广告市场近 详细的受众信息;要做到这一点,靠的正是数据库营销,一个 1%的小小份额,但是DM杂志的发展已成为不可小觑的一股 有效的读者资料信息库的建立、管理与售卖。而这些,正是 媒体力量。” DM杂志发行的精华所在,也是广告盈利的关键。 从1998年中国出现第一本DM杂志《生活速递》以来, (编辑:陈永和) 这种媒体就分去了平面媒体广告的一杯羹。国家工商管理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