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建筑设计时,建筑师不仅要考虑建筑的形体美,还必须注重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从生态学的角度探索建筑的美在努力创造人造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的同时,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环境。本文探讨了建筑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设计; 可持续发展;重要性;策略
Abstract: the architecture design, the architects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 the building is beautiful, also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application of advanc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rom the viewpoint of ecology to explore the beauty of architecture in efforts to create artificial environment and the natural harmonious environment at the same time, create 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building environ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rchitecture design.
Key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mportance; strategy 可持续建筑是指以可持续发展观规划的建筑,内容包括从建筑材料、建筑物、城市区域规模大小等, 以及与它们有关的功能性、经济性、社会文化和生态因素。它注重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 建造一个满足人类居住的室内环境, 强调健康舒适; 不仅包括适合的温湿度、通风换气效率、噪音、自然光、空气品质等物理量, 而且包括建筑布局、环境色彩、照明、空间利用、使用材料及工作的满意度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等主观性心理因素, 最终目标也是节约能源, 科学有效地利用资源。
一、建筑设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建筑的可持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能源可持续、环境可持续、生态可持续,而其中能源可持续是最为突出的,它包括了能源节约,能源替代和能源回收三个内容。
1、我国建筑中,98%为高能耗建筑,新建住宅中,也只有5%符合现阶段的节能标准。这导致我国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高达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建筑能耗的3 倍左右。在建筑能耗中,空调又是“能耗大户”,夏季城市电能消耗的40%都用在空调上。但这种状况不是不能改变,事实上,在建筑能耗中,空调制冷用电有巨大节能空间。有专业人士算了一笔账:按现有建筑建设规模和增速,到2020 年,全国制冷电力高峰负荷将会翻两番,即达到约相当于10 个三峡电站的满负荷电力,为了满足空调制冷的高峰负荷,电力建设总投资共约需1.4万亿元,这是个十分惊人的数字。如此以建电站应付高峰用电需求,是很不经济的。但如果应用已经成熟的节能住宅技术,给住宅穿上一层“棉袄”,冬夏两季所用空调的耗电量就会大幅减少,住宅总能耗可减少一半以上。
再有就是水资源的节约问题。很久以来,水都被人们看作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廉价物质;然而,一方面,随着人口的增多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水量
需求呈直线增长,水荒初现端倪;另一方面,水污染日益严重,水质型缺水更加突出。因此,事实让人们不得不重新认识水,从而,水终于以一种资源的身份被提出来。
2、我国能源替代的严峻形势对于中国来说,尽管已探明的众多矿物燃料储量居世界前列,但考虑到中国的人口因素,能源的使用效率就相当低了!例如中国人均煤的探明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拥有量的11%,天然气为世界人均的4%,我国的年能源需求量高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倍多。因此,我国的能源问题比国外其他国家更加严峻!抛开这些矿物燃料目前的短缺情况暂且不论,他们本身所带给环境的污染也是相当严重的。其中最主要的当数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在建筑材料上,我国大多数的建筑都在使用砖石、沥青、混泥土、硅酸盐等高能耗的建筑材料。这些建材本身在生产制作的过程中就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并且产生大量的废渣,从而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
因此,在可持续性的能源替代问题中,我们应该提倡:(1)尽可能少用天然材料,大量使用尾矿、废渣、垃圾等废气物。(2)采用低能耗的制造工艺和无污染的生产技术。(3)在材料的运用过程中应当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不得危害人体健康,并且要具有多功能性。(4)产品在消耗能源的同时具有可循环和回收利用价值。
3、我国能源回收存在的不足能源回收主要指的是生产生活垃圾中有效能源的回收再利用。我国垃圾处理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无害化水平还很低,处理率不足5%。城市垃圾一般采取卫生填埋法、堆肥法、焚烧法等三大基本处理技术消除对环境的恶劣影响。而针对生活垃圾有机成分逐年增加的特点,国外研究采用蚯蚓分解技术及复合肥生产技术,有效地利用了部分垃圾资源 。利用垃圾制造烧结砖是城市垃圾资源化的另一种有效方式,利用垃圾制造的烧结砖质轻、强度高,既可达到垃圾减量化处理的目的,减少污染,又可形成环保产业,提高效率,由此使得城市垃圾处理与建材生产相互补充成为可能。
二、建筑设计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可持续建筑主张在设计时统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与自然环境共生、建筑节能及环境技术的应用、循环再生型的建筑、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融入历史与地域的人文环境等。目前在建筑设计领域,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等概念就是可持续建筑设计的实践。
1、建筑外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建筑本身应与环境协调,适应地方生态而又不破坏地方生态。包括:
(1)建筑应与地形地貌相结合,达到建筑与环境共生,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2)注重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采用更有利于环境的加工技术和设备;
(3)注重建筑节能,推广使用高效绝热节能材料,提高建筑热环境性能;
(4)充分利用气候资源;
(5)节约用水,可在建筑内设置废水处理设施和净化循环系统,使生活污水多次利用,用于景观水体、绿化浇灌、清洗冲厕等;
(6)通过绿化建筑来净化空气、减少噪音、维护生态平衡,可利用屋面、墙面、窗台、阳台等处种植花草,使建筑群成为城市立体绿化园林的主体;
(7)树立建筑材料循环使用的意识,在最大范围内使用可再生的地方性建筑材料,争取重新利用旧的建筑材料和构件。
2、内部功能的可持续发展设计。建筑内部功能设计应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动态设计过程,是通过建筑的可变性,使其达到较长时间的适应性,充分发挥实体材料的寿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强调整体设计的意识,即重全局、轻细节的设计思路;
(2)结构方面采用新技术,如大跨度预应力叠合楼板、无梁楼板等,以少的承重体系支撑起最大的空间,为其可变性提供前提条件;
(3)建筑体形应力求简洁,减小建筑体量,门窗位置应尽可能满足多种室内布置的需求,为内部的改进创造条件;
(4)管道井、楼梯、卫生间等不可变部分可作为一单元集中布置,加大可变部分的面积和灵活度,适应建筑的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