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学物理教学的改革方向是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优势有:使教学过程更加直观、简洁;呈现丰富的教学信息;便于师生间双向交流。现代教育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体现在:能够实现教学内容抽象到具体的转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改善中学物理教学过程。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中学物理教学;教学方法创新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手段正在不断渗透到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促进了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学学科教学的结合。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教学工具。
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根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特点,将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等新的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用来改进课堂教学方法,达到充实课堂内容,优化教学过程及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1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优势 1.1 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呈现丰富的教学信息
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花费较多时间板书,特别是上电学课时写
例题、画图例的时间更多,而采用多媒体中的图文显示功能,可使本要花费十几分钟抄写的内容几秒内即呈现于学生眼前。借助多媒体的直观性,可大大加快教学难点的突破过程,教师就有时间讲解更多相关的知识及其实践应用,引导他们理论联系实际,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从而从根本上改变过去“满堂灌”的教学弊端,给学生较多自由时间复习巩固,优化课堂教学,增加课堂的信息量。
1.2现代教育技术便于师生间双向交流
现代教育技术能够真正改变学生和教师的位置,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有问题时,学生可以及时提出或利用计算机网络与同学讨论,从而从多渠道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对某个物理现象有自己的观点时,学生也可以让大家交流和讨论,最终教师提供解答。在这样的双向交流中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现代教育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2.1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实现抽象到具体的转变
如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把它们做成相应的动画加以放大,这样可很方便地面对全体学生讲解,使所有学生都看得非常清楚。又如托里拆利实验,由于水银有毒,没法让学生操作,利用多媒体可以演示得很形象。再如演示条形、蹄形磁铁的磁场及磁感线分布时,先左右摇动磁力线演示板并使其中间的铁屑均匀分部,然后在磁力线演示板下放一条形或蹄形磁铁,轻轻地敲击几下磁力线演示板,这时磁力
线演示板内铁屑就会有规则地排列成弧形曲线,可以形象地演示磁场的分布,但如果学生不走近讲台根本无法看清这一现象。
2.2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中采用多媒体,内容形象,显示方式生动,直观性强。从刺激与反应的心理效果来看,动画最强,图形次之,文字最弱。因此在教学中合理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在初三物理汽油机原理这一章节内容中讲到汽油机有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四个过程。教师在教学中有一定的困难,因为在教学中无实物参照,只能对照图片来进行简单讲解,学生听得一知半解,或当时理解了,过后又忘记了。因此,如果能将这一过程,能过3DMAX构建完整切面模型,并做成生动的动画来演示其工作过程,学生观看视频后对汽油机的工作原理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2.3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改善物理教学过程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为学生提供形象地反映教学重点的资料,让学生借助媒体更好地掌握学习重点。在初三物理《浮力》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有浮力产生的原因、浮力的方向、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浮力大小的计算四个方面的教学。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直接切入,学生难以真正理解浮力产生的原理。为了让教学形象深动,可以设计这样的一个教学环节: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一
艘小船在水中航行的小动画以此来创设教学情境。通过情境引入,教师进一步提问:为什么小船能够浮在水面而不沉下去?这样就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技术,建立虚拟实验室,模拟物理演示实验,提高物理实验的“演示”效果。演示实验是物理教学课堂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实验都能通过课堂演示或者在实验室中完成的,尤其是一些有一定危险的实验。因此通过计算机模拟实验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通过模拟演示实验,让学习者身临其境,即安全表现效果又好。
现代教育技术对中学物理教学过程,课堂信息量和师生之间的交流都将产生较大影响,在物理教学方面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实现教学内容抽象到具体的转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改善中学物理教学过程。
综上所述,现代教育技术在新课程改革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教育技术与课程教学的融合是实现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过程和学习方式的重要方法。
参考文献
[1]何克抗 李文光 教育技术学 2002
[2]金亚平 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实现物理教学现代化 2006
[3]张凤霞 现代教育技术与物理教学 2007
[4]陈忠良 王晓燕 关于中学物理研究性学习的思考 2002 [5]李迎新 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0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