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控制系统自动化设计分析
电气控制系统的自动化设计,是在系统中引入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并遵循相应的原则,实现系统的高效运行,以减少成本的使用,为日后系统的维护提供便利,而系统设计提出的要求是,系统有良好的兼容性,便于操作。本篇文章从三方面展开论述,一是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况,二是自动化设计思路,三是设计的注意事项。
标签:电气控制系统;集中控制;远程控制;现场总线监控
引言: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电气智能化的运用提供了便利,需在原有控制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引入先进的技术,按照专业的要求完成自动化控制。即其会在系统中运用控制技术、数字技术、通信技术、显示技术等,使电气技术有跨越式的发展。
1.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情况
1.1设计思想
一个完整的电气控制系统,需综合分析整个系统的功能,保护系统内多个控制单元,并建立一个手动操作系统,以完成电气系统的实时监控,而其需要以计算机为载体,完成全部操作。
自动化控制是在无人的情况下,系统自主完成遥测、遥信等工作,所以,其可以采用分布式与集中式的设计方式,增加系统的可靠性,并让其具有兼容的特点。分布式的设计方式是:把整个系统分成不同的模块,按照分布式的结构排列,每个控制模块都在恰当的位置,控制开关,保护单元,而过程中,需要把全部的信号集中在模块中,用光纤控制模块,帮助系统实现自动化控制。集中式的设计是:在系统内建立集中立柜结构,每个模块都在立柜中,用集中保护的方式保护,最后完成保护、数据测量、控制等操作,确保所有数据都在柜内处理[1]。
用这两种方式操作,可简化复杂的操作,用多功能继电器代替原有的继电器,减少二次接线的次数,并给系统留下了拓展的空间。而兼容性是系统设计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用分布式和集中式设计后,能在现有用户规模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增加功能,同时,串行通信接口合理的设计,可设计出I/O接口,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合理配置,使软件顺利运行。
1.2规范化设计
设计中,其可以使用现在较为流行的工业标准软件,并对这些软件完成规范化设计,以此为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操作提供帮助,满足开发性系统建设的要求。开放性系统是对可接入系统的软件进行分析,为其提供符合硬件、软件操作的条件。
1.3功能设计
电气系统的自动化设计,需充分分析电气控制的特点,以及单个机组的操作模式,以实现发动机和变压器机组的合理控制,确定监测范围。
2.电气控制系统自动化设计的总思路
2.1集中监控方式
电气控制系统必须突出监控功能,以便于系统运行的维护,而目前控制站的防护要求较低,所以整体系统的设计较为容易。
集中式监控是把系统内的各个功能整合到一个处理器内,这虽然会增加处理器的负担,降低了系统各部分的处理速度,但却可以保护系统功能。而电气设备的监控必须保证全面性,以更好的监控对象,而随着对象的增加,系统主机内的冗余不断下降,由此带来的影响是,电气设备使用的电缆数变多,增加了项目投资的成本,且如果有距离较长的电缆,可能出现信号干扰,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同时,如果要进行断路器的操作,必须先连接硬接线,随后,联锁与隔离刀闸才可以操作,但其可能出现的结果是,辅助接点的位置不准确,设备只有一部分可以操作,此時,如果技术人员进行二次接线,会让整个系统变得复杂,增加了查线的难度,同时也增加了维护系统的工作量,影响自动化控制的实现。所以,对于集中控制的方式,应尽量避免线路过于复杂,出现错误操作,即其必须考虑不同方面额影响因素,优化自动化操作[2]。
2.2远程监控模式
远程监控模式是电气控制系统自动化操作的模式之一,可以对远距离外的电力设备进行监测,且减少了电缆的使用,安装费用明显减少,而它对系统的积极影响是提升了系统的可靠性,重复使用材料,同时也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电气系统的自动化控制除远程监控模式外,也会使用现场总线通讯技术,但因為该技术访问系统的速度较慢,所以很少使用,故需要提高其访问的速度,而电厂电气的通讯也较为频繁,通讯量较大,因此这种方式多用于中小系统的监控,实现系统自动化控制。
2.3现场总线监控的设计
当下,电气控制系统中已经使用了多项技术,包括现场总线、以太网等,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为电气系统自动化控制水平的提升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从现有的情况分析,电气系统已经可以安全运行,有丰富的操作经验,而智能化设备的加入,也进一步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而系统所有的自动化控制中,电气总线的控制需明确其针对性,实时监控现场总线的设计,所以其使用的设计方式是把时间作为间隔,完成综合设计。这种设计方式的优势是,可以实现远程监控,把系统内的设备隔离,提高自动化的操作水平,而它在设计过程中,也需要
分析电气设备,给出设计方案。即根据电气设备的特点选择设计方案时,必须对系统包含的设备做详细分析,包括端子柜、隔离设备等,并遵循就地安装的原则,在控制系统内完成综合通信的连接,进而减少控制花费的时间,减少投资,降低系统的维护量,最终降低系统总成本[3]。
此外,整个设计的过程中,必须保证任意一个监控设备都是的,并用网络连接多个设备,构成不同的组态,但这些组态是不固定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使系统更加可靠。如果系统的某个装置出现运行故障,将直接影响元件,但不会影响系统,系统其他部分还可以继续操作,所以,现场总线的监控方式是电气控制系统未来的目标。它把不同装置用网络连接后,可以灵活地组成不同的结构,而它也可以用集成的方式,在不同类型的平台上完成集成操作。
随着各项技术的发展,电气控制系统也可以利用技术不断优化,达到最终目标。系统内各原件也可以实现信息共享,提高整个系统的管理效率,而一旦遇到突发情况,系统也可以及时应对,节省了人力的投入。另设计过程中对功能的完善,可优化系统的各方面操作,实现综合性集成。
3.电气控制系统自动化设计的注意事项
3.1合理选择电气元件
完成自动化控制设计前,需根据设计的情况及系统要求,选择适合的电气元件,并科学配型。系统的自动化装置包括多个部分,其中电气元件是必需的一部分,元件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自动化系统的操作效果与使用时间,所以,只有选择合适的元件,才可以保证自动化设计长期使用。
3.2控制外部环境对设计的不利因素
自动化设计的途中,需要了解外部环境可能影响设计的因素,避免因为外部环境的变化,给设计带来不利影响,抑制电厂效益的增加,增加生产成本。
3.3自动化设计与现场情况相符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是为了满足电力企业、电厂发展提出的要求,所以,在设计阶段,首先要分析方案的适用性,根据电力企业、电厂的要求,对系统内零件与软件进行检测。
结语:文章共分三部分,一是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情况,阐述了基本的设计思想,以及规范化设计与功能设计,二是电气控制系统自动化设计的总思路,包括集中监控方式、远程监控模式以及现场总线监控的设计,三是设计需要注意的内容,通过对三点的分析可以得出,自动化控制的实现,增加了系统操作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能够满足人们对电力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欣. 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34):25.
[2]万兴,陈婷婷,袁森. 金矿开采中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J]. 世界有色金属,2016,(17):75-76.
[3]南木.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方式与实现研究[J].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6,(20):78-7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