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江苏城市社区公共文化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的论文

江苏城市社区公共文化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的论文

来源:爱go旅游网
 本科毕业论文 第 1 页 共 17 页 中文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非常明显的改善,在追求物质生活满足的同时,人们对精神生活领域的要求也日益增强,对公共文化领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与活力。然而当前人们对于社区、社区公共文化认识还不够充分,本文试图通过借鉴社区及社区公共文化的含义与内涵,以及对国内社区公共文化发展状况的综述,从而找出江苏城市社区公共文化发展中的问题,比如社区管理干部思想认识水平不高、公共文化设施匮乏、资金投入不足、社区居民参与性不强等等。通过借鉴国内其他发达地区先进的社区公共文化建设经验,总结出一套适合江苏的城市社区公共文化发展的路子,从而解决江苏城市社区公共文化发展中的问题,这是本文的重点。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找到了解决江苏城市社区公共文化发展的对策,当然这些对策还有不足之处,但仍希望对江苏城市社区公共文化发展有所启示,进而推动江苏精神文明的进程。

关键词:社区 公共文化 解决途径

Abstract

1

本科毕业论文 第 2 页 共 17 页 After the reforming and opening-up,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conomy,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s increasing faster and people's requirement in mental life is stronger day by day, so they showed huge enthusiasm and vitality to the area of public culture. However, now people's comprehension of community、community public culture is not deep enough,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draw on the definition of community , community public culture and the situation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culture in Jiangsu province, then to sum up th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public culture in cities of Jiangsu province, such as cadres' low ideological level, public cultur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s deficiency, the insufficient in money input, the lack of resident participation, and so on. By drawing on domestic communities, the advanced experience of the public culture construction, to create their own communities mode of operation of public culture , as well as find solutions to community public culture in Jiangsu province, this is the key part of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questions, analyse problems, solve problems, so that we can find a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s in community public culture in cities of Jiangsu province. Obviously, these solutions are not perfect ,but also can provide some new ideas for community public culture.

[Key words] community public culture operation mode solution

2

本科毕业论文 第 3 页 共 17 页 目录

中文摘要........................................................................................................................................... 1 目录 .................................................................................................................................................. 3 引言 .................................................................................................................................................. 4 1 城市社区公共文化发展的趋势 ................................................................................................... 5

1.1 思想,更新观念,树立社区文化建设服务理念 .................................................... 5 1.2 建立有效的社区行政管理体系和社区自治管理体系 .................................................... 5 1.3 社区管理趋向法制化、规范化和民主化 ........................................................................ 5 1.4统筹规划,促进社区全面协调发展 ................................................................................. 6 2 江苏城市社区公共文化发展现状 ............................................................................................... 6

2.1 社区公共文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 6

2.1.1 在社区公共文化上财政拨款少 ..................................................................... 7 2.1.2社区公共文化建设资金筹措渠道窄 ...................................................................... 7 2.2 社区公共文化发展的保障不力 ................................................................................ 7

2.2.1 江苏缺少关于城市社区公共文化发展的专门 ............................................. 8 2.2.2 对于城市社区公共文化发展的相关法规制度不完善 ......................................... 8 2.3 社区公共文化发展缺少科学合理规划 ............................................................................ 8

2.3.1 各地社区公共文化发展缺少具体目标与实施方案 ............................................. 8 2.3.2 对社区公共文化设施管理不合理 ......................................................................... 9 2.3.3 社区公共文化基本建设不足,欠科学规划 ......................................................... 9 2.4 社区工作者自身素质偏低 ................................................................................................ 9 2.5 社区居民缺少自我管理意识,主动参与不足 .............................................................. 10

2.5.1 公众参与意识较低 ............................................................................................... 10 2.5.2 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 ........................................................................................... 10

3 对未来江苏城市社区公共文化发展的思考 ............................................................................. 10

3.1 加强重视,健全经费保障机制 ...................................................................................... 11

3.1.1以为主导力量 ................................................................................................ 11 3.1.2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 11 3.2 大力加强社区法制建设,制定相关保障社区公共文化发展 .............................. 12

3.2.1 认真落实相关法规 ....................................................................................... 12 3.2.2 进一步加强法规支持 ................................................................................... 12 3.3 制定具有江苏特色的城市社区公共文化发展规划和目标 .......................................... 13

3.3.1江苏各地社区公共文化协调发展 ........................................................................ 13 3.3.2 社区资金使用要合理规划 ................................................................................... 14 3.4 提高社区管理主体的素质标准,建立特色专业化人才队伍 ...................................... 14

3.4.1 提高社区管理主体素质 ....................................................................................... 15 3.4.2 建立保障与监督管理机制 ................................................................................... 15 3.5 进一步加强社区自治、自我管理,提高公民参与的广度深度 .................................. 15 结束语 ............................................................................................................................................ 16 参考文献......................................................................................................................................... 16

3

本科毕业论文 第 4 页 共 17 页 引言

“社区”一次来源于拉丁语,作为社会学基本概念的“社区”,最初由德国社会思想家F·滕尼斯在1887年出版的《社区与社会》提出。社区并不是一个产生于中国本土的概念,我国民政部于1986年率先提出开展社区服务,于1991年又提出在城市开展社区建设的思路,从而使社区工作向全方位推进。社区,是指由一定数量的居民组成的,具有内在互动关系与文化维系力的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而城市社区是指以从事工商业及其他非农社会活动的居民所组成的、具有一定人口规模的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城市社区是我国城市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居民对于城市社区文化的关注也日益增多,社区公共文化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东西。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社区公共文化建设,对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江苏是全国的经济大省,全省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一直处于前列,同时,江苏城市化水平目前已超过60.58%,到2008年江苏城镇人口比重达到.3%,可以想象江苏城市社区的数量是多么庞大,由此产生的城市社区建设问题也成为了江苏发展过程中的大问题,而城市社区公共文化建设又是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加强社区公共文化建设对于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和实现广大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江苏城市社区公共文化的发展需要得到普遍的重视。

4

本科毕业论文 第 5 页 共 17 页 1 城市社区公共文化发展的趋势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机制、传播手段创新,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社区公共文化发展也应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朝着更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

1.1 思想,更新观念,树立社区文化建设服务理念

社区是居民生活的地方,这里不仅有完备的硬件设施还应该具备一定的人文气息,让人感到温馨舒适,形成社区全员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因此,社区管理者要通过不断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掌握现代化社区管理理念,思想,更新观念,树立良好的服务理念,利用现代化社区管理理念为社区居民营造一个便于社区居民生产、生活正常运转的良好环境。

1.2 建立有效的社区行政管理体系和社区自治管理体系

社区管理主体的组织结构包括参与社区管理的一切组织,其中有组织、社区自治组织,还有社区管理工作组织、社区保障监督组织。世界城市管理的发展趋势是从行政管理为主逐渐过渡到社区自治为主。在现代民主社会,我们追求民主与自治,追求社区管理的民主化,但是社区建设仍要以为主导,并对事处功能进行重新定位,强化事处综合管理职责,居委会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要增强自身凝聚力、号召力,社区居民自觉参与也是社区建设必不可少的环节。

1.3 社区管理趋向法制化、规范化和民主化

法制建设是社区正常运转的前提和基础,必须建立、健全有关社区的法律法规体系,对社区的管理要依法进行。因此,应积极给予制度供给和引导,为社区管理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律制度和环境,使社区管理在有序的法制轨道上正常运行。同时,要加快民主化建设进程,将社区建设逐渐推向民主化,不断增强社区成员的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实现社区成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5

本科毕业论文 第 6 页 共 17 页 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1.4统筹规划,促进社区全面协调发展

城市社区发展是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关键环节,社区的建设关系着城市整体的发展前景,推进城市社区公共文化建设也是繁荣基层文化生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措施,所以,要制定社区发展的长远规划和目标,将社区公共文化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并且各级和要高度重视社区文化建设,以社区公共文化发展推动社区全面协调发展。

2 江苏城市社区公共文化发展现状

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是一个全方位的文化命题,构筑新型、健康、丰富多彩的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整体水平的迫切需要。早在2010年10月,省在南京召开全省城市社区建设工作会议,时任民政部副李学举到会讲话,称赞“江苏省的社区建设工作,处于全国先进行列,南京市一些城区的社区建设,目前在全国属一流水平,确实水平很高,效果很好”。江苏城市社区公共文化建设工作引起了各级、的高度重视,城市社区公共文化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在肯定城市社区公共文化建设已经取得明显成果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由于历史上文化建设欠账多,加之一些地方的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江苏城市社区公共文化建设还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困难和问题。表现在:

2.1 社区公共文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长期以来,江苏城市社区公共文化发展成效显著,但是从全国来看,还有很多地区的城市社区文化发展远远优于江苏,其中必然有多方原因,首先在资金投入上仍有很大的不足。

6

本科毕业论文 第 7 页 共 17 页 2.1.1 在社区公共文化上财政拨款少

(1)各方面财政投入仍显不足,良好的资金保障是社区公共文化不断发展的血脉,而社区公共文化的首要资金来源必然要依赖于的财政拨款。虽然有要加强投入,但切实贯彻落实有很大的难度。社区硬性的公共文化设施各级财政投入比较明显,但用于构建城市社区核心价值观的各类文化活动和人才培养资金滞后较为明显。

(2)各市财政投入不均衡,分地区来看,本省三大区域文化建设方面财政拨款人均值仍存阶梯差距,苏北地区人均财政投入更显不足,“十五”时期,全省文化文物事业财政拨款累计38.78亿元,其中:苏南五市(含省级)26.92亿元,苏中三市5.31亿元,苏北五市6.55亿元。平均每市财政拨款数:苏南5.38亿元,苏中1.77亿元,苏北1.31亿元,由此可见我省各市财政投入力度的不均衡。 2.1.2社区公共文化建设资金筹措渠道窄

从各地经验来看,目前江苏社区公共文化资金来源渠道包括的拨款、社会捐助或赞助、基金等,其中财政拨款占了比较大的比例,没有充分发挥其他渠道的作用,就以2009年江苏省文化、文物机构基本建设投资情况来看,如下图表:① 项目个数 国家预算内资金 贷款 本年度资金来源(千元) 利用外资 自筹资金 其他资金来源 79 313112 22000 2467 表格 1

92128 33746

2.2 社区公共文化发展的保障不力

社区公共文化是创造公共文化繁荣的基石,在这里主要是指提供社区公共文化的法规和构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区核心价值理念的措施。

资料来源:《江苏省文化统计年鉴》2009年度

7

本科毕业论文 第 8 页 共 17 页 2.2.1 江苏缺少关于城市社区公共文化发展的专门

目前《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颁布实施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文化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实施意见》等都涉及社区公共文化,江苏制定的有关文化规定、等也都有一些关于社区公共文化的规定。就在2011年,又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城乡社区建设的意见》,但是这项中关于城市社区公共文化建设方面的内容还是比较欠缺的。目前我省还没有一部关于发展社区公共文化的专门文件。

2.2.2 对于城市社区公共文化发展的相关法规制度不完善

法制建设是社区正常运行的前提和基础,社区的公共文化建设也要依法进行。随着改革化进程的推进,城镇化、信息化以及国际化步伐的加快,居民委员会的工作对象、工作任务和方向都发生了深刻变化,1990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某些规定已经不能适应城市社区发展实际。

我国文化部法规司副孙若风曾表示我国的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制度建设不完善,存在“最容易被挤占的设施是文化设施,最容易被挪用经费是文化经费,最容易被取消的项目是文化项目”的现象,文化建设缺乏刚性的制度来保障。

2.3 社区公共文化发展缺少科学合理规划

2.3.1 各地社区公共文化发展缺少具体目标与实施方案

江苏经济水平一直位于全国前列,但是我们知道,由于一些历史问题,江苏发展还存在不平衡的矛盾,苏南、苏中、苏北经济水平存在阶梯性。因此,对于江苏各地城市社区公共文化的发展不能一概而论。对于各地城市社区公共文化应该朝着什么目标发展以及其具体实施方案如何制定,都没有详细的方案,也没有引起社区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其次,在资金使用上也缺乏有效的规划,投入与产

8

本科毕业论文 第 9 页 共 17 页 出比例不协调。

2.3.2 对社区公共文化设施管理不合理

近十年来,我省各社区文化事业取得了较大成就,建设了一批社区文化场所,但是,一些单位和部门,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把部分文化场所挪作了它用,如文化局、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文化站、电影院、艺术馆、剧院等,很多将部分场所挪作了它用,以出租等形式使之变成了商业经营场所,甚至一些地方文化市场“黄赌毒”现象还时有发生,很多特色社区文化艺术活动都困于场所和设施的不便而无法开展,影响了社区和谐文化的发展。 2.3.3 社区公共文化基本建设不足,欠科学规划

目前大部分社区存在基本建设不足,体现在:一是硬件设施不足。一部分老居民区文体活动等公用设施缺乏,文化休闲娱乐场所对外开放度不够;一些新建居民区,学校、医疗、文体等基础设施不配套。二是社区软环境有待改善。一些城市社区居民仍然文明素质不高,社区环境脏乱差。所以城市社区公共文化发展中基本设施方面还是缺少科学规划的。

2.4 社区工作者自身素质偏低

改革的深入,社会的发展,提出了进一步强化社区服务功能的现实要求,但是,目前担负社区日常管理工作的街道、居委会干部、特别是作为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组织的居委会干部基本上还是以退休职工为主,年龄偏大,文化偏低,虽工作热情高,责任心强,但工作精力不够,缺乏组织群众的能力,而且不少社区干部现有知识相对老化,缺乏社区文化管理的一些专业知识和技能,他们的整体素质与所应承担的文明社区建设任务不相适应。

此外,目前兼职社区工作者队伍过于松散,参与志愿服务的意识还不够强,现代都市人行为的功利性倾向导致社区居委会对社区公益工作热情不高。 而且,部分街道和社区干部对“社区”和“”的管理职能划分认识不清,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区干部素质的提高。

9

本科毕业论文 第 10 页 共 17 页 2.5 社区居民缺少自我管理意识,主动参与不足

社区居民自愿参与社区活动或事物的程度,是社区开明程度、健全水平和活力效应的综合反映。社区参与也是社区成员履行义务、承担责任、寻求利益保障的有效途径。而当前江苏各地社区公共文化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社区成员参与不足的问题,各地社区建设包括公共文化建设中的社区参与只是少数管理者如事处、社区居委会的事务,大多数社区文化建设的各项内容几乎与社区成员分离。当前,江苏城市社区规划的管理中,公众参与仍是薄弱环节。 2.5.1 公众参与意识较低

目前专家参与和代表参与是公众参与的两种基本方式。当前我省城市社区规划的管理机制仍具有较强指令性,社区成员参与意识比较差,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是社区的主人,更应对社区文化建设尽一份责任与义务。 2.5.2 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

目前在公众参与机制上存在公众参与层次较低,公众参与尚未制度化,公众参与规划的对象、机构、内容、程序、深度、职责、权利、义务和监督保障等和机制均无明文规定等问题,这些又带来了公众参与建设的随意性、公众参与效果不太明显以及专家意志容易左右公众参与过程等方面的问题。

3 对未来江苏城市社区公共文化发展的思考

近年来,江苏省把城乡社区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措施,按照“苏南领先、苏中争先、苏北跨越、全国率先”的发展思路,积极发扬“创新、创优、创业”精神,形成了很多新的经验,打造了不少新的亮点。在这样的新起点上,未来江苏城市社区公共文化的发展面临着更大的挑战。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目前,针对江苏城市社区公共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

10

本科毕业论文 第 11 页 共 17 页 3.1 加强重视,健全经费保障机制

3.1.1以为主导力量

首先各级必须对社区公共文化建设给予足够的重视,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两手抓。同时应该是社区建设的主导力量,对于社区公共文化建设,应给与足够的财政支持。自1994年起,江苏省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数额的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引导资金,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公共文化建设的目标也越来越高,因此,在、省的高度重视下,各级财政还应逐渐加大社区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 3.1.2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1)吸纳社会资金流入。在财政保障的同时,我省更应积极拓展其他资金的投入渠道,吸纳社会资金支持社区建设。比如,利用本社区企、事业单位或个人的优势,通过各种方式对社区公共文化建设输入资金,在加大对社区文化事业投入的同时,积极引导各种经济主体运用多种经营方式和投资渠道参与公共文化产业,以建立文化基金等形式为其文化的发展开辟道路。

(2)利用已有文化设施自筹资金。社区要利用现有文化设施的优势,实施廉价服务和有偿服务,采取以文补文、以文养文等方式自筹资金。同时,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相结合,提高文化旅游附加值。

(3)扩大文化消费。增加文化消费总量,提高文化消费水平,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我省各级城镇应提高基层文化消费水平,引导文化企业投资兴建更多适合群众需求的文化消费场所,鼓励出版适应群众购买能力的图书报刊,鼓励在商业演出和电影放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低价场次或门票,鼓励网络文化运营商开发更多低收费业务,有条件的地方要为困难群众和农民工文化消费提供适当补贴。

最终建立起多元投入机制为我省城市社区公共文化建设提供较为充足的财力保障和持续发展后劲。

11

本科毕业论文 第 12 页 共 17 页 3.2 大力加强社区法制建设,制定相关保障社区公共文化发展

法制建设是社区公共文化建设的前提,必须建立、健全有关社区的法律法规体系,对社区公共文化管理要依法进行。 3.2.1 认真落实相关法规

认真落实《城乡规划法》、《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中办国办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等社区文化设施建设的重要法律法规和。 3.2.2 进一步加强法规支持

第一,在社区文化建设管理上,应积极给予制度支持和引导,为社区文化管理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律制度和环境,使社区文化管理在有序的法制轨道上正常运行。在国外,一切的社区行为都依据法律法规开展,比如美国社区,就有许多的“皮毛法律”,这些法律从不同方面规范了社区居民的行为,使社区居民关系更加和谐。社区公共文化的发展也可以从这些“皮毛法律”中得到启发,比如小到社区公共设施的使用、保养与维护,大到社区文化产业建设都可以用法规进行约束。

第二,在社区文化资源提供方面,创新思路使社区居民能更有效的享受社区文化资源条件。比如,利用一部分用于社区文化建设的资金在每个社区建立一个社区图书阅览室,并且派专人负责,定期更新图书报刊,这样就能为社区居民创建一个能够增加文化知识,进行文化交流的平台,有条件的居民还可以将图书捐献到阅览室供更多的人阅读,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也满足了人们的文化需求。

第三,在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上,加大扶持力度。公共文化设施重点项目优先列入省市重点建设项目,优先保证用地,并在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支持。

12

本科毕业论文 第 13 页 共 17 页 3.3 制定具有江苏特色的城市社区公共文化发展规划和目标

要想切实搞好社区公共文化,只有制定社区文化建设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责任制,才不至于使这项工作处于盲目发展或停顿状态。辩证唯物主义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江苏各城市社区公共文化的发展要根据各级社区的经济水平、历史文化传统、地理环境等特点制定出具体目标和社区发展规划,在规划的指导下制定出实施方案和计划。 3.3.1江苏各地社区公共文化协调发展 (1)苏南地区借经济优势做好带头作用

一、建设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苏南地区经济条件比较优越,数据显示:2011年苏南5市的经济总量达到2.94万亿元,占全省4.86万亿总盘子的60%。人均GDP超过1.2万美元。因此在这样坚实的经济基础上,应将社区公共文化建设目标摆的高一些,加大对文化产业创新研发投入,创新社区公共文化建设形势、内容,建立示范社区,做好模范带头作用。

二、建立具有吴文化特色的苏南城市社区。丰富多彩的吴文化是苏南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得天独厚的宝贵资源,必须充分挖掘利用。比如在社区成立文艺活动爱好者俱乐部,将具有苏南特色的一些戏曲、歌舞等民俗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出来,并且传承下去。

(2)苏北欠发达地区要加大扶持力度,强化领导责任

第一、加大扶持力度。近年来,省文化厅、财政厅联合下文,出台对全省基层文化站的扶持,但从苏北文化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对苏北的扶持力度仍不足,而且当地的配套资金大多不能到位。另一方面,一些小额扶持资金下拨时,当地市县往往以指标下拨,而乡镇又多数是赤字财政,根本无现金去办事,几乎无法顾及到社区公共文化建设;因此,省文化厅要根据南北差距调整扶持额度,让扶持真正发挥扶持作用,从而提升苏北地区文化事业的硬件建设水平。

第二、强化领导责任。首先,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从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出发,切实提高对加强社区文化工

13

本科毕业论文 第 14 页 共 17 页 作的认识,牢固树立“一起抓,同进步”的思想观念,彻底改变重经济建设轻文化工作的状况,把三个文明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然后,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当前要建立健全社区文化工作的领导协调机构,并赋予实权,使职与权统一起来,逐步形成完善的社区文化工作的组织网络。 (3)苏中地区抓住机遇,稳步前进

近年来苏中地区发展势头很好,区位优势凸显,城市化进程正处于加速期,因此要抓住这个机遇,加快城市社区公共文化建设力度,高起点发展文化产业,努力在发展质量、发展水平上走在全省前列。同时要加快苏中三市中心城区文化建设,加强中心城市的文化辐射能力。首先抓住创建龙头,加强文化基础建设,以创建文化先进县为龙头,实施重点文化工程。然后要创新文化形式,鼓励社区居民自编自演文化活动,创办文化艺术节,增强文化影响力。 3.3.2 社区资金使用要合理规划

(1)各社区资金使用设立专项计划,社区公共文化的发展具有很多方面,而建设资金是有限的,所以必须将有限的建设资金进行合理分配与规划,设立短期与长期资金使用计划,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社区文化人才的培养,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使用、维护与保养,社区文艺活动演出,还有社区文化产业投资等各项支出要根据社区实际情况进行规划,设立专项资金使用规划。

(2)根据各市社区文化资金使用现状,进行资金监督。按照《江苏省财政监督办法》、《江苏省社会保障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精神,加强对城市社区公共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的日常监督,必要时开展专项检查,对不按规定用途使用专项资金的,应当及时制止和纠正,并按照《财政违法处罚处分条例》、《江苏省财政监督办法》予以处理。

3.4 提高社区管理主体的素质标准,建立特色专业化人才队伍

社区管理主体包括事处、居民委员会,还有一些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组织,而社区管理主体的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了社区各项建设的好坏。

14

本科毕业论文 第 15 页 共 17 页 3.4.1 提高社区管理主体素质

⑴提高人才选拔标准。设定人才选拔的年龄、学历、工作经验等标准,开辟“绿色通道”引进文化人才,并鼓励高校毕业生参与到社区文化建设中。要吸纳各类人才,把有志于热爱文化事业,懂专业,有点子,有特长的人才充实到文化队伍中来。

⑵进行科学合理的培训。根据形势发展和任务需要,加强社区文化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和管理培训,可采取省培训专家、市培训专干、县(市、区)培训骨干、乡(镇、街道)培训积极分子、村(社区)培训普通群众的方式,不断提高各级各类文化人才水平,提高社区人们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用专业化知识以及以往的优秀经验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化、定期性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其整体素质。 3.4.2 建立保障与监督管理机制

一是建立岗位补贴、养老、医疗等待遇,切实提高社区人才队伍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待遇,为建立职业化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创造有利条件。二是有关部门要做好监督工作,如在社区内设立专门监督委员会,对社区管理者的工作进行监督。另一方面,由社区居民进行自我监督,居民委员会是由社区居民自己选举产生,在其处理社区各项公共文化事物时,社区居民尤其要做好监督,对于能力不强,不能为居民干实事的成员,要向有关领导提出意见。

3.5 进一步加强社区自治、自我管理,提高公民参与的广度深度

首先,要提倡社区自主精神,鼓励社区自力更生地解决社区问题。社区的发展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对社区公共文化发展的目标,实现目标的步骤、措施等都展开深入讨论与协商,充分发挥广大社区成员的自主作用。

然后,培养社区居民的自主意识,促使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对社区居民进行社区教育,培养社区成员的正确人生观、价值观,陶冶社区居民的道德情操,促使社区成员之间文明高尚的交往方式和人际关系的形成,培养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使社区居民主动参与到社区文化建设中来。

15

本科毕业论文 第 16 页 共 17 页 第三,鼓励社区民间组织的建立,表达并维护社区居民切身利益。民间组织是非营利组织和非组织。在发达国家的城市社区中,活跃着大量的这类组织,它们一方面能够代表广大居民和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他们的利益诉求;另一方面能够对那些缺乏社会责任的权力机构和一味追逐利润的不法企业进行有效监督和遏制。在城市社区公共文化建设方面同样需要这类民间组织参与建设,切实有效的办好居民反映强烈的要求。

结束语

十七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文化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提出,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坚持主导,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社区公共文化是与群众接触最为密切的文化形式,社区公共文化建设需要社区成员的共同参与,最终在党的领导、专家的指导下建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实用高效的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顾建键《现代社区管理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年版

[2]吴鹏森、章友德《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年版

16

本科毕业论文 第 17 页 共 17 页 [3]何金晖《中国城市社区权力结构研究》[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4]王琳、漆国生《城市社区治理与保障研究》[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5李海风《吉林省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 2010年4月 [6]《江苏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N].经济日报 2009年6月8日第003版 [7]赵军、张志勤、陈志卫《城乡社区社会组织实用工作手册》[M].中国社会出版社 [8]高艳青《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研究》[D].党校研究生院 2008年5月 [9]于显洋《社区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10]吴增基、吴鹏森、苏振芳《现代社会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 [11]陈伟东《社区自治:自组织网络与制度设置》[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2]陈群祥《关于新时期城市社区建设的几点思考》江东论坛2008年第二期

[13]张勇《建国以来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历程、脉络与启示》 [M].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1年第五期

[14]邢朝国《日本公民文化与社区公共性建设》[M].中国文化报2010年7月23日第003版 [15]文萌川《中国现代城市社区建设探析》东方企业文化·百家论坛2011年2月 [16]孙晓刚《论社区公共文化建设》[J].南方论丛 2008年6月第二期 [17]《江苏省文化统计年鉴》2009年度

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