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探讨
专 业: 会计电算化 班 级:07会电八班 作 者:闫 全 志
二0一0年四月
内 容 摘 要
会计信息是决策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会计信息最基本的质量特征就是对决策的有用性,真实、可靠、及时的会计信息是保证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的基本前提和条件,其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决策者的决策及其后果。他还是企业利益相关者评价企业财务状况、进行投资决策、防范经营风险的主要依据,也是国家制订财税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依据。会计人员的素质职业技能水平直接影响着提供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注册会计师的审批同样影响着会计信息的真实。探讨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最大限度的防止会计信息失真,有着非常
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人员 注册会计师
Abstract: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decisions for one of the most basic qualit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s useful for decision-making, true, reliable and timely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s to ensure that information users, the basic premise to make the right decisions and conditions its quality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level of decision-makers in decision-making and its consequences. He is also business stakeholders, evaluation of financial situation, investment decisions, the main basis against operational risks, it also has to formulate fiscal and taxation policy, the main basis for macro-control.
The quality of professional accounting staff skills to provid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rectly affects the authenticity of the vetting CPAs also affect the actual accounting information. On 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s possible to prevent distortion, has a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accounting information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tortion accounting staff accounting staff
目 录
中文摘要„„„„„„„„„„„„„„„„„„„„„„„„„„„„„„„(1) 英文摘要„„„„„„„„„„„„„„„„„„„„„„„„„„„„„„„(2)
一、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意义„„„„„„„„„„„„„„„„„„„„(3)
(1)会计信息的定义及特征„„„„„„„„„„„„„„„„„„„„„(3) 1.会计信息的定义„„„„„„„„„„„„„„„„„„„„„„„„„„(3)
2.会计信息的特征„„„„„„„„„„„„„„„„„„„„„„„„„(4)
二、 当前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及原因分析„„„„„„„„„(5)
(1)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5) (2)会计信息失真的分析„„„„„„„„„„„„„„„„„„„„„„„„„„(6)
三、 会计信息失真„„„„„„„„„„„„„„„„„„„„„„„„(6)
(1)会计信息失真定义„„„„„„„„„„„„„„„„„„„„„„„„„„„(6)
(2)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6)
(3)会计信息失真现象„„„„„„„„„„„„„„„„„„„„„„„„„„„(6)
四、防范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建议及对策„„„„„„(7)
(1)宏观上„„„„„„„„„„„„„„„„„„„„„„„„„„„„„„„„„(7) (2)微观上„„„„„„„„„„„„„„„„„„„„„„„„„„„„„„„„„(8)
一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意义
会计信息作为重要的经济管理资源,是企业利益相关者评价企业财务状况、进行投资决策、防范经营风险的主要依据,也是国家制订财税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依据。它具有真实性、相关性、可比性、一致性、及时性、明晰性等一些特征,真实性是会计信息的生命。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对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社会经济秩序健康、稳定的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研究如何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对会计信息实行有效的控制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会计信息的定义特征及影响 1.1会计信息的定义及影响
会计信息他是反映一个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也是一个单位的治理结构,法律意识等多方面因素的体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知识经济时代,会计信息直接影响到社会资源的分配和使用效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会计信息直接影响到社会资源的分配,因为信息的使用者(投资者、债权人、政府部门)需要直接或间接的利用会计信息来进行投资政策,进而影响到社会资源的流向;其次,会计信息对内直接影响着管理当局的决策,进而影响到资源的使用效率的高低。一个现代企业只有做到对信息的有效收集、分配、管理、推广和应用,才能在其服务的行业保持宽的领域、高纵深的的竞争优势。 1.2会计信息的特征
会计信息是企业经济信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最普及的信息子系统。企业的职工、管理人员和企业领导都不同程度地在运用着会计信息。会计信息实际上起着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其主要特征是:
(1) 真实可靠性。它要求会计确认和计量的事项与所反映的经济内容保持一致,同时要求会计数据在加过程中没有差错。并且具有可验性。真实可靠性是
会计信息的生命。如果会计信息失真,将会导致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失误,这样会计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
(2)相关性。它要求会计信息反映的内容(如企业财务状况,经济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与其使用者的经营决策相关联。相关系数越大,其价值也越大。也就是说会计信息必须具有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预测价值是指会计信息能为其使用者预测未来年度的决策提供依据。反馈价值是指通过反映上期的经营状况影响将要作出的决策。
(3) 及时性。它要求会计信息必须及时呈报给会计信息使用者。具体来说,在会计核算中,对当期发生的会计事项应当在当期内及时地进行会计处理,不能拖延;会计报表也应在会计期间结束后及时编制和呈报。其实及时性是相关性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会计作为一种信息同其他信息一样具有时效性。要是会计信息不及时,就是再好的信息也失去了影响决策的能力,便与决策无关了。 (4) 可比性。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是要求会计信息不仅在同一空间的不同时间里会计采用的核算方法相对一致,使其具有纵向可比的价值,而且在不同空间的同一时间里采用的会计方法也是相对统一,使其具有横向比较的价值。其实可比性是相关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当前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1)会计信息的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投资者日趋成熟,他们希望采集相关信息,并且希望这些信息更为及时、透明和可靠。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目前我国存在十分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造成了国有资产严重 、严重降低会计信息质量,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正确决策,进而在宏观上影响国民经济的运行次序和发展。
2000年底,财政部抽查国有企业会计报表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结果令人吃惊,被抽查的 159家企业中,资产不实的147户,虚曾资产18.48亿元,虚减资产24.75亿元;利润不实157户,虚增利润14072亿元,虚减利润17.43亿元。在2007年12月25日审计署公布16家上市报告。近期新闻媒体又曝光了科龙集团在2002~2004年期间为了粉碎经营业绩,采用虚够主营业务收入、减少坏账准备、少计诉讼赔偿金等手段编制虚减财务报告,导致其2002年度报告虚增利润1.1996亿元,2003年度报告虚增利润1.1847亿元,2004年度报告虚增利润1.4875亿元。同时发现,科龙科技年报现金流量表页存在严重的虚假记载。目前,该公司已经受到了证劵交易所的 严重处罚。此类事件如果长此下去,会计信息失真还会危害与国外经贸组织间的合作以及整个国家的发展。因此,研究如何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如何在最大范围内防止会计信息失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存在会计信息质量的原因
2.1、国企改革缓慢,现代企业制度还未真正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企业产权关系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但在我国由于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步履艰难,即使在已实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企业,也只是从形式上、表面上进行了改革,而实质上还与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相差甚远。正因为如此,权责不明确,使企业经营者往往会从自身利益出发,隐瞒或虚报经营成果,对外提供信息各不相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2.2、市场经济制度的不完善为会计信息失真提供了环境条件。会计信息的大环境离不开政府法律法规、市场监督机构行政制度的支持。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阶段,信息混乱,各个机构、公司常为一己之利,铤而走险。公司缺乏最起码的自律意识,恶意违规屡见不鲜,国家这个宏观调控之手就更为重要。在我国主要是通过《会计法》和《公司法》与《证券法》进行约束监督管理,但我国的监管体系尚不完善,没有一个成型的管理者市场,政府对企业的管理无法量化,或对国企决策层监管力度不够,或者政府职能部门交叉管理,政出多门;一方面是国企怨声载道疾呼政府干预过多,另一方面却是政府职能部门满腹委屈,难以考核国企赢利能力及强化国有资产的管理。
2.3、目前,我国的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滞后,也是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之一。任何信息都来自于人的活动,会计信息也不例外,不同的人事管理制度会对人的意识、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由于个体利益的不同,在组织中将产生不同的利益主体。一般而言,企业产权中有政府、债权人、所有者、经营者和其他与企业相关的个体等几大主体。其中,所有者与经营者是一对关系最为密切的利益主体。所有者关心的是自己投入的资产能否保值和增值;而经营者关心的是业绩的增加是否能给自己带来额外的经济收益。由于他们具有不同的行为目标和经济特征,存在着不同的利益驱动,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利益冲突。
2.4、收入分配制度和对经营者的激励机制不适应经济的发展,也是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由于我国收入分配制度还未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上企业与企业、部门与部门、东部与西部等之间的收入差距加大,企业的经营成果与经营者的收入联系的紧密度低,对经营者的积极性激励不够,会导致一些企业经营者为了个人利益或小集体利益铤而走险,违反财经法纪做假账、设帐外账、私设“小金库”,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
2.5、监督机制不健全,也会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首先,企业内部监督控制存在着局限性。从企业内部的会计监督主体看,企业的会计负责人是由企业经营者直接聘任的,会计人员的工资报酬是企业经营者直接决定的,这就意味着企业的会计工作在某种意义上是为企业经营者服务,因此,出现了许多企业的会计利润是“厂长利润”或“经理利润”,而不是企业经营成果的真实反映。其次,对企业的社会监督、政府监督还存在一些现实问题。目前从我国对企业会计信息监督机制看,企业外部有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社会监督。虽然近年来我国注册会计师队伍已得到迅速发展,但其执业范围狭窄,除公司企业和“三资”企业年度会计报表需审计外,集体企业和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尚未列入注册会计师法定审计业务范围。再则,由于社会中介机构之间有不正当竞争的现象和一些注册会计师业务素质较低,使有些经审计确认的会计信息仍缺乏可靠性。
2.6、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也是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基本上已与国际接轨。但任何完善的法规制度,都无法阻止一些利益主体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制定比较完善的财经法规制度只能起预防经济领域各种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减少违法违纪行为发生概率的作用,要杜绝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关键在于依法执法,是否能将违法违纪者绳之以法。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之一。一些企业的经营者和会计人员因此对法律孰视无睹,法律观念极为淡薄,一些执法机构也往往有章不循,执法时随意性大,从而助长了部分经营者的违法行为,使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朝量化方向发展。
2.7、会计人员本身素质与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可靠性有很大的关系。 当然,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还有很多方面,如企业的纳税意识不强,市场上仍然存在不正当竞争等,也会使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我认为主要的深层次的原因还是以上各点。
三、 信息失真的定义及危害
(1)会计信息失真:所谓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未能真实地反映客观的经
济活动,给决策者的相关决策带来不利影响的一种现象。 (2)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从产生过程看,我们可以将会计信息失真分为会计事项失真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和会计处理失真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事项失真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事项未能真实反映客观经济活动,
会计事项本身就不真实,从而引起会计信息失真,实务中通常所说的“假账算算”就是指的这种情况;会计处理失真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是指虽然会计事项真实地反映了客观的经济活动,但由于会计处理过程中的错误引起会计信息失真,即“真账假算”。当然也有二者同时存在的可能,即“假账假算”。
(3)会计信息失真现象
在现在生活中日趋严重,对人们的工作生活都产生了重大的危害,概括起来,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传递错误信息,误导经济行为。例如一项投资技术决策,要建立在过去经济业务数据的分析基础之上,若提供的会计资料虚增了投资额和成本,使利润减少,甚至亏损,必然会放弃这一项目,失去市场机会。反之,则会使一份实际不可行的论证分析报告在虚假会计信息的掩盖下通过立项。在日常经济生活中,所谓盲目建设,新建项目效益不佳等,与此不无关系。
2、损害各方利益,导致企业亏损。会计信息失真仅仅是一种表现,其实质关系到经济利益的分配。从一项虚假的购销经济业务分析,若入帐价值大于实际价值,其中只能包含有不正当的购销行为,使有关人员获得好处。再者,从会计处理的程序和过程来看,会计信息的失真也受着经济利益的支配。如折旧的计提,费用的摊销、存货的计价等会计方法的改变都是按照某种利益需要而进行的。 3、扰乱经济秩序,诱发经济犯罪。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些问题,如假造会计票据,乱摊成本,搞“两本帐”隐瞒收入,偷逃国家税收,转移国家资金搞“小金库”等。这些行为使企业秩序混乱。失真的会计信息是经济犯罪的护身付和温床。如公司集资有关法规在注册资本金,财务状况、经营业绩等均有具体规定,但有的通过歪曲会计信息,使得集资披上合法外衣,造成不法分子从中大量捞取外块,挪用集资款。
4、会计信息失真削弱了国家财经法纪的权威性。会计信息失真实际上使在执行国家财经法纪上打折扣,或者说是在实际操作中降低了执行财经法纪的力度,一定程度上是对国家财经法纪的践踏。
综观上述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以及对社会产生的危害性,特别是从会计信息真实的重要性来看,我们可以了解提供真实、合法、完整的会计信息是会计工作为经济服务的基本任务,也是《会计法》的基本要求。为了适应改革的要求和配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应当从社会各个方面的改革入手,综合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四、防范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建议和对策
会计信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抓就要全面抓 1. 宏观上
加快企业改革步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 建立产权明晰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要通过持股结构的调整,分散大股东的股权,增加股权之间的相互制衡,构造多元化的公司股权结构;完善公司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公司财务行为,加强监事会监督职能,通过相关措施完善企业内部财务会计体系,增强内部监控机制。
只有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才能使企业自觉遵守经济规律,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资料改革我国人事管理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企业用人要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和程序办,充分引入竞争机制,要建立起能客观公正地反映企业经营者业绩和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改变单独依靠未经核实的“数字”来评价企业经营者的业绩。在按劳分配为基础下,在收入分配上要实行多种形式的分配制度,并借鉴国外先进的分配方式,如年薪制、股票期权制等。另外,要逐步缩小各种收入差距。提高造假成本,使会计造假成为无利行为。造假成本与造假收益的不对称助长的会计造假,虚假会计信息泛滥成果说明公司存在着对虚假会计信息的旺盛需求,只要造假预期成本小于造假预期收益,公司就有“博弈”的理由和冲动。
所以应建立民事赔偿机制,加大稽查力度和稽查面,大幅度提高造假成本,使会计造假成为无利行为。 2. 微观上
必须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首先,加强对会计证的管理。对会计证培训班资格要严格审批,并对其师资及教学质量进行经常性的考核、监督,以保证持证会计人员真正具备从事会计工作的能力。其次,应重视会计人员专业技术资格的聘任和年度考核工作。再次,要切实抓好会计人员的经常性管理和后续教育。提高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的重要前提,使之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严格执法,提高法律法规的严肃性。
新修改的《会计法》对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作出了明确规定,特别是加大了对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打击力度。但能否严格执法成为重中之重,各有权部门要充实力量,加强执法力度,使提供虚假会计信息者得至法律的制裁,以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参考文献:
[1]《会计准则研究》 刘峰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会计信息批露的规范问题研究》2001.4 会计研究王咏梅
[3]《会计法》 [4]《公司法》 [5]《证券法》
随着论文的最终完成,意味着我要告别让我的这三年的大学生活,在这短暂的三年里我的老师、我的同学都给了我生活学习上莫大的帮助和支持,在老师和同学们的熏陶下我已经深深的“爱”上了会计。老师严谨的教学方式、平易近人的处人原则都在无时不刻的感染着我,不仅授我以文,而且教我做人。虽历时三载,却终生受益。对老师您的感激之情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借此我向您深深的鞠个躬,非常感谢您!
本课题在选题及研究过程中得到 吴春莹 老师的悉心指导。 吴春莹 老师多次询问研究进程,并为我指点迷津,帮助我开拓研究思路,精心点拨、热忱鼓励。请接收我的这个深鞠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