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绿色贸易壁垒

来源:爱go旅游网
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与绿色贸易壁垒

摘 要:自我国加入wto后,随着贸易政策的开放,服装贸易配额和关税壁垒的逐渐减少,而发达国家则转向采用反倾销、反补贴和海关检查、道德标准和绿色贸易壁垒等非关税措施对我国出口的纺织服装产品实行形式多样、隐蔽性和歧视性极强的贸易保护手段,从而导致了世界服装贸易市场逐渐出现了新的竞争格局。本文着重于介绍绿色贸易壁垒的相关理论,并分析其对我国服装出口所带来的影响,最后总结了中国服装企业应对的对策。 关键词:纺织品 服装 出口 绿色贸易壁垒

中图分类号:f75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8(b)-0193-02

纺织服装业一直是我国出口创汇支柱性产业,自改革开放起直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直是占据出口第一位,2001年底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这意味着我国的经济贸易融入了世界经济发展之中。我国的纺织品服装贸易从2000年进出口总额669.3亿美元发展到2003年的804.8亿美元,纺织服装对外贸易顺差是全国平均顺差的1.5倍,直接产业工人涉及三千多万人,而这些数字正在逐年增长。

2004年12月31日,全球服装贸易的配额已成为历史,纺织品服装贸易从2005年1月1日起纳入wto自由贸易框架,中国的纺织服装行业前景一片光明。

然而,实际的情况却远非如此。近年来,我国出口的纺织服装产品

因安全卫生环保项目等指标没有达到国外的标准要求而屡屡受到退货索赔。北京某纺织品进出口公司近日销往欧洲的10余t棉纱因检测出含有德国禁用偶氮染料而停止出口,经济损失44万元人民币。上海一家针织品进出口公司向欧洲某国出口的童装中,因含有德国禁用偶氮染料以及甲醛含量超标而被迫停止出口,损失500万美元。浙江省某丝绸进出口公司某年成品出口量为1.2亿美元,主要销往欧洲和日本。在当年出口欧洲的业务中,有两单业务因不符合进口国的环保要求(主要为含有禁用偶氮染料)而被迫停止出口,损失25万美元。以上这些例子都并非个案,近年来我国服装出口已频繁遭到发达国家绿色贸易壁垒的障碍,这些案例提醒国内服装业,虽然在加入世贸组织后,纺织服装产品进入其他wto成员国的贸易壁垒虽然将逐步取消,但也要看到,中国纺织品服装要顺利出口,深入发达国家,面前还横着一道“绿色贸易壁垒”,了解服装贸易领域绿色贸易壁垒的发展态势并采取积极的应对之策,对于我国出口企业趋利避害,提高在新的世界市场格局中的竞争地位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绿色贸易壁垒的简介 1.1 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

“绿色贸易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进口国依据世界贸易组织(wto)有关规定或其他国际间各类协议中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为了保护本国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人类健康或以此为借口保护本国的市场而采取的一系列隐蔽性更强、透明度更低、更不易监督和

预测的保护性措施。从进口国的动机来看,绿色壁垒有正当与不正当之分,是环境保护运动兴起与国际贸易中关税壁垒淡化后新贸易保护主义相结合的产物。 1.2 绿色贸易壁垒产生的原因

首先,由于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非关税壁垒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为了保护本国贸易,保持或急需拉开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差距,发达国家转而选择名义上合理合法、操作上隐蔽的绿色贸易壁垒。

其次,环境问题的全球化,世界环境的逐渐恶化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绿色贸易壁垒利用了人们环保意识的普遍提高和环保消费心理,而发达国家则利用这点,针对本国环境问题制定的环保法规,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又成为变相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给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产品进入国际市场设置了重重障碍。使绿色贸易壁垒成为新的贸易壁垒。

第三,由于近两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全球经济一直处于低迷状态,随着国外贸易保护注意日益严重,贸易摩擦日益加剧,一些国家针对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的各种技术贸易壁垒限制措施日益增多,从而保护本国贸易,稳定本国经济。 2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的影响

但是正如事物都有其的双面性,绿色贸易壁垒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对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市场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的同时又一定程度的阻碍了发展。

2.1 绿色贸易壁垒的正面影响

(1)有利于促进有关轻纺产品特征和质量的信息流动。 (2)降低交易成本,促进我国与国外纺织服装交易的发生。 (3)逐渐提高我国纺织服装产品的安全卫生环保质量。 (4)带来巨大的规模效应,促进纺织服装产业规模经济的形成。 (5)调整我国轻纺企业的产业结构,进一步保护我国生态环境。 2.2 绿色贸易壁垒的负面影响

(1)技术性贸易壁垒提高了我国轻纺产品进入国外的门槛。 (2)增加了我国纺织服装企业的经营成本与市场风险。 (3)造成贸易保护,易引发贸易争端。

(4)对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力。 3 中国服装出口的对策研究

目前对发展中国家过于苛刻的统一环境标准,对于实现我国加快出口的战略目标将产生影响,产品出口增长速度势必减缓。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和企业应及时采取各种措施应对绿色壁垒。 3.1 加强环境保护立法

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律中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一是存在不完善和立法空白,与国际有较大差距,从而导致我国在对外贸易中缺乏保护我国环境与贸易的法律依据;二是环境保护法律中与贸易相关的条款数量少,缺乏系统性、操作性。因此应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按照国际标准制定、完善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以及与贸易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缩小与发达国家特别是贸易伙伴国的环

境保护水平的差距。

3.2 制定与完善纺织服装标准

虽然我国已形成初步的纺织服装标准体系,但其发展难以满足我国加入wto后的进出口贸易要求,更不足以应对国外层出不穷的绿色贸易壁垒,因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制定和完善纺织生态标准及相关法规:

(1)加入权威的国际标准化机构,争取参与到国际纺织服装产品的标准制定中,为我国的纺织服装行业争取到优势地位; (2)在我国制定与纺织服装产品相关的基础性标准时,尽可能地参考和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使纺织服装产品在安全卫生环保方面的指标与国际接轨;

(3)利用tbt协定对发展中国家的有关规定,制定保护中国传统工艺和特有资源产品的技术法规及强制性标准。通过上述措施,争取在国际标准中体现中国技术水平,根据wto/tbt协定整合中国现有标准,达到国际互认、相互衔接且接近国际先进标准,并防止发达国家向中国转移污染工业,倾销劣质产品。 3.3 加强技术创新,为企业突破壁垒提供条件

要解决技术落后与绿色壁垒的矛盾,技术上的超越是一个重要手段。尽管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而且新技术发展也会带来新标准层出不穷,但这是从长远上使我国纺织服装产品赶上发达国家的必由之路。

3.4 创建国际认可的纺织服装产品的实验室

我国缺少更多独立、公正、权威的第三方检测机构。目前我国大部分实验室均未获得国际间实验室认可,以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在安全卫生环保方面难以获得国际认可。创建国际认可的纺织品检测机构不仅可以为我国企业开启跨越国际贸易技术壁垒方便之门,同时也可以筑起对其他国家进口纺织服装产品的绿色壁垒,提高我国纺织服装的竞争力。

3.5 建立和完善我国相关制度与机构

在当今的国际经济贸易中,保证进出口商品的质量,尤其是涉及到安全卫生环保等问题,都引起贸易各方和和各个国家的高度重视,并对此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我国的相关机构应多收集国内外相关的技术法规、贸易壁垒等相关文件,与企业共同突破这一难关,以维护国家的信誉和经济利益,促进对外贸易关系的顺利发展。 3.6 建立应对纺织服装业绿色壁垒的专门预警系统

我国目前已有诸多技术壁垒预警系统投入使用,包括中国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及各省市建立的贸易技术壁垒预警系统。目前我国已有纺织网站(如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等)建立了纺织服装出口预警系统,但尚无专门针对纺织服装行业绿色壁垒预警系统,应在时机成熟时及早建立,向纺织服装企业提供风险预警及市场准入信息,提高业内人士对环境与贸易问题的理解,加强风险防范意识。 综上所述,国际贸易发展到今天,突破绿色壁垒已成为一项不容忽略的使命。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环境保护的重视,对纺织服装产品的要求必然水涨船高。发达国家利用技术和市场优

势设置贸易障碍,迫使我们必须加强自身的贸易与技术水平,企业如果不能紧跟时代潮流,最终摆脱不了被淘汰的命运。目前中国大部分出口纺织品服装的生产企业,无论是在管理水平、技术水平以及产品开发能力和获得最新信息的能力方面都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绿色贸易壁垒的出现,对于我国企业从观念、技术还是经济效益等各个层面上既是挑战同时也是机遇,可以预计,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和企业能够在突破绿色壁垒的过程中加速技术创新,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扬长补短,开创一个全新的发展局面。 参考文献

[1] 王新,袁长祥.国内外纺织服装技术法规[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

[2] 李廷,陆维民.检验检疫概论与进出口纺织品检验[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 2005.

[3] 卓小苏.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绿色壁垒的新趋势与对策[j].纺织导报2007(4).

[4] 杨辉.我国纺织品标准体系的现状与完善[j].非织造布,2007(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