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述
南京地铁TA10标珠鼓区间隧道全长1301.396m,其中Ⅰ类围岩608.697m,Ⅱ类围岩578m,Ⅲ类围岩114.699m,在Ⅰ、Ⅱ类围岩中初期支护均采用格栅钢架与钢筋焊接网,且二次衬砌在三种围岩中均采用钢筋混凝土,工程中钢材总用量约为1700t,钢筋在工程主体结构中是主要的受力结构,因此,钢筋及钢构件的加工是施工过程中重点控制的环节,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为提高施工人员的钢筋加工的技术水平,保证本工程的施工质量,我们按相关规范及标准,编制此钢筋加工作业指导书。
2、钢筋加工
2.1 根据设计要求,用于本工程的钢筋主要涉及有Φ25、Φ22、Φ16、Φ14、Φ12螺纹钢,φ8、φ6圆钢,采用的钢筋种类主要有20MnSi钢筋和A3钢筋两种。
2.2钢筋弯折:
2.2.1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的表面应洁净、无损伤,油渍、漆污和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
2.2.2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曲折。调直钢筋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I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II、III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
B) 冷拔低碳钢丝在调直机上调直后,其表面不得有明显擦伤,抗拉强度不得低于设计要求。
1
2.2.3钢筋的弯钩或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
A)I级钢筋末端需要做180º弯钩,其圆弧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2.5倍。平直部分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d的3倍(图2.2.3-1);用于轻骨料砼结构时,其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3.5倍;
B)I、II级钢筋末端作90º或130º弯折时,II级钢筋的弯曲直径D不宜小于钢筋直径d的4倍;III级钢筋不易小于钢筋直径d的5倍(图2.2.3-2),平直部分应按设计要求确定;
dD平直长度
图2.2.3-1 钢筋末端180º弯钩
ddD平直长度D
图2.2.3-2 钢筋末端90º或135º弯折
2
平直长度C)弯起钢筋中间部位弯折的弯折处的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 径d的5倍(图2.2.3-3)。
图2.2.3-3 钢筋弯折加工
2.2.4 箍筋的末端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用I级钢筋或冷拔低碳钢丝制作的箍筋,其弯钩的弯曲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对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的10倍。
弯钩形式,可按图2.2.4(A) 、(B)加工,对有抗震要求和受扭的结构,可按图2.2.4(C)加工。
(A) 90º/180º (B)90º/90º C)135/135º
图2.2.4 箍筋示意图
2.2.5 钢筋加工的容许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
3
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mm) 表1 项 目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 向全长的净尺寸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允 许 偏 差 ±10 ±20 3、钢筋焊接
3.1 根据设计中对钢筋构架的需要,我们在本工程中采用电弧焊的方法焊接。
3.2 采用的设备与焊条
电弧焊的主要设备是弧焊机。弧焊机可分为交流弧焊机和直流弧焊机两类。交流弧焊机(焊接变压器)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保养和维修方便等优点,建筑工地常用的型号有BX3-120-1、BX3-300-2、BX2-500-2和BX2-1000等。直流弧焊机(焊接发电机)具有焊接电流稳定,焊接质量高等优点,常用AX1-165、AX4-300-1、AX-320、AX5-500、AX3-500等。
常用焊条和焊接电流选择,见表2、表3。
电弧焊焊接用焊条 表2
项次 1 2 焊接形式 搭接焊、帮条焊 坡口焊 钢筋级别 Ⅰ级钢 结380 结420 结420 Ⅱ级钢 结590 结550 Ⅲ级钢 结500 结550 结550 结600
4
焊条直径和焊接电流 表3
搭接焊、帮条焊 焊接 位置 钢筋直焊条直焊接电径(mm) 径(mm) 流(A) 10~12 平焊 14~22 25~32 36~40 10~12 立焊 14~22 25~32 36~40 3.2 4 5 5 3.2 4 4 5 90~130 130~180 180~230 190~240 80~110 110~150 120~170 170~220 立焊 平焊 焊接 电流 坡口焊 钢筋直焊条直焊接电径(mm) 径(mm) 流(A) 16~20 22~25 28~32 36~40 16~20 22~25 28~32 36~40 3.2 4 5 5 3.2 4 4 5 140~170 170~190 190~220 200~230 120~150 150~180 180~200 190~210
3.2 焊接工艺 3.2.1 帮条焊和搭接焊
3.2.1.1 施焊前,钢筋的装配与定位,应符合下列要求: a、采用帮条焊时,两主筋断面之间隙应为2~5mm; b、采用搭接焊时,钢筋的预弯和安装,应保证两钢筋的轴线在一条直线上(注:在现场预制构件安装条件下,节点处钢筋进行搭接焊时, 帮条焊与搭接焊的定位 如钢筋预弯有困难,可不预弯); ( )帮条焊;(b)搭接焊 1-定位焊缝;2-弧坑拉出方位 c、帮条和主筋之间用四点定位焊固定,搭接焊时,用两点固定,定位焊缝应离帮条或搭接端部20mm以上。
3.2.1.2 施焊时,引弧应在帮条或搭接钢筋的一端开始,收弧应在帮条或搭接钢筋端头上,弧坑应填满。多层施焊时,第一层焊缝应有足够
5
的熔深,主焊缝与定位焊缝,特别是在定位焊缝的始端与终端,应熔合良好。
3.2.1.3 钢筋接头采用帮条焊或搭接焊时,焊缝长度不应小于帮条或搭接长度,焊缝高度h≥0.3d,并不得小于4mm,焊缝宽度b≥0.7d,并不得小于10mm。钢筋与钢板接头采用搭接焊时,焊缝高度h≥0.35d,并不得小于6mm,焊缝宽度b≥0.5d,并不得小于8mm。
3.2.1.4在锁口圈中N3﹑N4等钢筋需要进行搭接焊,其焊接接头必须互相错开,在任一焊接接头中心至长度为直径d的35倍且不小于500mm的区段l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非预应力钢筋(受拉区)在该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不宜超过50%,预应力筋不宜超过25%,搭接见下图所示。
3.2.2 坡口焊
3.2.2.1 施焊前的准备工作,应符合下列要求:
a、钢筋坡口面平顺,凹凸不平度不得超过1.5mm,切口边缘不得有裂纹和较大的顿边、缺棱;
b、钢筋坡口焊时,V形坡口角度为55°~65°,坡口立焊时,坡口角为45°~55°,其中下钢筋为0°~10°,上钢筋为35°~45°;
c、钢垫板长度为40~60mm,厚度为4~6mm。平焊时,钢垫板宽度为钢筋直径加10mm,立焊时,其宽度等于钢筋直径;
d、钢筋根部间隙,平焊时为4~6mm,立焊时为3~5mm。最大间隙
6
均分不宜超过10mm;
e、施焊时,焊缝根部、坡口断面以及钢筋与钢垫板之间均应熔合良好,为了防止接头过热,采用几个接头轮流焊接;
f、加强焊缝的宽度应超过V形坡口的边缘2~3mm,其高度也为2~3mm;
g、如发现接头有焊坑、未填满、气孔及咬边等缺陷时,应立即补焊,Ⅲ级钢筋接头冷却补焊时,需用氧乙炔焰预热。
3.2.3 电弧焊预防措施
3.2.3.1 帮条尺寸、坡口角度、钢筋端头间隙以及钢筋轴线等均应符合有关部门规定;
3.2.3.2 焊接地线应与钢筋接触良好,防止因起弧而烧伤钢筋; 3.2.3.3 带有垫板或帮条的接头,引弧应在钢板或帮条上进行,无钢板或无帮条的接头,引弧应在形成焊缝部位,防止烧伤主筋;
3.2.3.4 根据钢筋级别、直径、接头形式和焊接位置,选择适宜的焊条直径和焊接电流保证焊缝与钢筋熔合良好;
3.2.3.5 焊接过程中及时清渣,焊缝表面光滑平整,加强焊缝应平缓过度,弧坑应填满。
3.3 外观检查
3.3.1 钢筋电弧焊接头的外观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1).焊缝表面平整,不得有较大的凹陷.焊瘤; (2).接头处不得有裂纹;
(3).咬边深度.气孔.加渣等数量与大小,以及接头尺寸偏差,不得超过表4的规定;
(4).坡口焊焊缝的加强高度为2~3mm。 3.3.2 拉伸试验
7
钢筋电弧焊接头拉伸试验结果,应符合下列要求:
弧焊钢筋接头中心纵向偏移 表4
项次 偏 差 名 称 单位 允许偏差值 1 帮条对焊接头中心的纵向偏移 mm 0.50d 2 接头处钢筋轴线的曲折 度 4 3 接头处钢筋轴线的偏移 mm 0.1d 4 焊缝高度 mm -0.05d 5 焊缝宽度 mm -0.10d 6 焊缝长度 mm -0.50d 7 横向咬肉深度 mm 0.5 焊缝表面上气孔和加渣在长2d的个 2 8 焊缝表面上(对破口焊为全部焊上) mm2 6 注:1、允许偏差值在同一项目内如有两个数值时,应按其中较严的数值控制;
2、d-钢筋直径
(1).三个试样的抗拉强度均不得低于该级别钢筋的抗拉强度标准值;
(2).至少有两个式样呈塑性断裂,当检验结果有一个式样的抗拉强度低于规定指标,或有两个式样发生脆性断裂时,应取双倍数量的式样进行复验。复验结果如仍有一个式样的抗拉强度低于规定指标,,或有三个式样是脆性断裂时,该批接头即为不合格品。
模拟试样的数量和要求与成品中切取相同。当仍有一个式样结果不符合要求时,复验应从成品中成倍抽样试验。如仍有一个式样的强度达不到上述要求,则该批接头即为不合格品。
3.4 .防护措施
3.4.1 钢筋加工前,应检查加工设备的完好性,保证施工中间不出现间断现象。
3.4.2 施焊人员必须应有相应的上岗证,并且经试焊合格后,方能进
8
行加工作业。
3.4.3 施焊前,应对工人进行作业指导书的讲解。
3.4.4同一焊缝施焊中,若因意外情况而中断时,应将焊缝进行及时处理,以利于接焊。
3.4.5加工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加工质量和采用材料。保证焊接质量。 4、钢筋的绑扎与安装 4.1 钢筋的绑扎应符合下列规定 4.1.1 钢筋的交叉应采用铁丝扎牢;
4.1.2 板和墙的钢筋网,除靠近外围两行钢筋的相交点全部扎牢外,中间部分交叉点可间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产生位置偏移;双向受力的钢筋,必须全部扎牢;
4.2 绑扎网和绑扎骨架外型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的规定。
绑扎网和绑扎骨架的允许偏差(mm) 表5 项 目 网的长、宽 网眼尺寸 骨架的宽及高 骨架的长 箍筋间距 间距 受力钢筋 排距 允许偏差 ±10 ±20 ±5 ±10 ±20 ±10 ±5 4.3 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4.3.1 搭接长度的末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
9
4.3.2 受拉区域内,Ⅰ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Ⅱ、Ⅲ级钢筋可不做弯钩;
4.3.3 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4.4 焊接骨架和焊接网绑扎连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4.4.1 焊接骨架和焊接网的搭接接头,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 4.4.2 焊接网在非受力方向的搭接长度,宜为100mm;
4.4.3 受拉焊接骨架和焊接网在受力钢筋方向的搭接长度,应符合 表6规定;受压焊接骨架和焊接网在受力钢筋方向的搭接长度,可取受拉焊接骨架和焊接网在受力钢筋方向的搭接长度的0.7倍。
受拉焊接骨架和焊接网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 表6
混凝土强度等级 钢筋类型 C20 Ⅰ级钢筋 Ⅱ级钢筋 月牙纹 Ⅲ级钢筋 冷拔低碳钢丝 45d 40d 250mm 35d 30d 40d C25 25d 35d 高于C25 20d 30d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