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译舞,舞绎诗
作者:何晓茜
来源:《神州·下旬刊》2013年第05期
摘要:中国上至几千年古典文化源远流长,为追寻古典艺术的脚步就不得不从印证我国古代文艺最高水准的诗歌文学开始。舞蹈在艺术门类中以肢体作为媒介的特殊性,导致当下对古代舞蹈无法见证流传,古时候以身授学世代相传的方式,今日难免出现舞蹈文化断层的局面。透过诗词我们从侧面得以浅析古典文化独特的意蕴,深度挖掘诗歌词赋艺术对中国古典舞的发展给予极大的推动作用,更好的领会古典艺术文化表达的情、意、韵。 关键词:诗词文赋 古典舞 意境 韵律 表演 一、 “诗、乐、舞”三位一体说
早在中国先秦时期就出现了对当时颇有影响的文化艺术现象,那就是诗、乐、舞三位一体化。指的是诗歌、音乐、舞蹈三种艺术形式的高度结合。集先秦儒家文艺美学思想之大成者《乐记》反复论述了这三种艺术形式的结合,并形成明确观点和认识。《乐象篇》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师乙篇》亦曰:“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以上论述足以证明这一时期三者一体化的鲜明特色,也从文艺的表达内容、表现形式、表演过程等诸多方面充分肯定先秦艺术发展的现象和特征。三者文艺形式的结合绝不是偶然,而是社会发展条件推动下,人们对文化艺术追求的向往,诗、舞、乐高度糅合,将时间艺术、空间艺术进行综合,相互渗透,集中体现了古典文艺独特韵律特色和古代人文情怀。诗歌以文字为主,音乐以声为主,舞蹈以肢体为主,各有其形式特色,不能相代也不必相代。尽管三者文化艺术存在形式各不相同,确都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粹,取之相适,相互吸收借鉴,促进古典文化艺术认识,推动艺术创新进程。 二、 诗、舞之“意韵”构想
俄国作家列夫·托爾斯泰(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 1828-1910)认为:“艺术起始于一个人为了要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便在自己心里重新唤起这份感情,并用某种外在标志表达出来。”诗和舞两者艺术都具有共性特征,强调心灵与外界的沟通传导力为主要表现目的,强化了主观意识的重要性。诗言其志,舞现其情,诗歌的咏物言志,借景抒情;舞蹈将主观内心情感活化,呈现可流动的画面,都是将人的内心情感高度凝练通过语言或肢体表现出来,并在创作过程中遵循中国传统文化的规律,构想艺术“意境”、“韵律”的标志性特征。唐代王昌龄《诗格》最早提出“意境”,并将诗境分为三种:物境、情境和意境。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舞蹈也从诗歌中获得意境、诗境,从具体的模拟性向抽象的象征性发展。舞蹈通过诗词提供形象的分析再造,为观赏者建立一个提供意识想象、意味无穷的立体空间。“韵律”是舞蹈和诗歌不可缺乏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重要因素,例如诗歌具有旋律、节奏、声调;舞蹈动作之间的衔接也要求演员具备一定的内在节奏与动作路线符合自身律动性。两者皆具规格要求情形下也形成中国传统古典艺术的审美取向的定律。
“诗译舞,舞绎诗”,人体是“律动的的诗篇”,而诗文学是人的内心情感的集中宣泄,两者即形式不同,又存在共性结合统一。在结合两者表演过程中,既以诗词文赋之内涵丰满了古典舞蹈肢体的表达意蕴,又以舞蹈动态立体空间艺术呈现了活化的情感诗篇。突出古典艺术以传统文化为载体继而创新的定律,营造符合中国古典艺术审美风格,呈现古典“意韵”文化,两两相吸引,相得益彰。
三、 诗词文字与肢体语言的解读重构
艺术媒介物的不同,传导感受也不尽相同。诗词以文字为主,充分体现了文字的凝炼性和音乐律动性。舞蹈的媒介传导以人的身体为主,对视觉产生一定的冲击性,具有画面感,肢体表现力有着更直接呈现的特点。而古典舞动态艺术在动作与动作之间也是通过元素、短句、组合来进行肢体训练,动作元素好比语言中的单词,同样具有指向性意义,短句好比单词与单词间的相互搭配,在训练过程中提高演员的动作衔接过渡的能力。对诗词的解读,如果不从字词开始,取词解义便无法理解诗中所涵盖的内容和意味;对舞蹈的学习不从动作规格中注意,动作无理不成规律,也不能精彩的完成艺术作品。
对于中国古典舞的学习,必须拥有传统文化根基学习能力,不仅于停留在单纯动作模仿形态上,更要有解悟所学所演所表达的内容、情感、风格的能力。以古典舞蹈表演发展为主要切入,对语言类诗词文赋进行层次剖析。先从词义提纯开始,诗词的选用概括性强,通过对词义的反复推敲,具象化了作者抽象化的情感;而舞蹈通过精准的动作编排可以直接抒发舞者的内化情感。词赋可以表达多种情感,甚至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进行情感转化;舞蹈的特质也是如此,通过演员二度创作的拿捏,精湛的表演技术可瞬间转化情绪情感。理解诗词表象后接着着手对诗歌的隐喻艺术的分析,诗歌连续不断隐喻的运用旨在为了抒发创作诗歌的内在灵魂与情感,通过肢体语言的程度上的拿捏,更好更准确的表达情感效果,掌握舞蹈表演中情感线序程度,令观众对舞蹈作品的理解更为深入。 四、 诗、舞鉴赏意义
诗词文学艺术与中国古典舞蹈文化艺术本着相辅相成的密切联系.两者共同传承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文化部分。诗歌中的感性因素认识、一语双关的内涵、语境营造的空间意识,均保留了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精华,是最内敛隐喻、最具音韵、能够具象化涉及感官感受的艺术造诣。古典舞融技能身法、内在气质神韵、表现与塑造力于一身。舞蹈和诗歌皆包含特色音韵和韵律,重在表现抒情。两者擅长于营造意象意境,形成独特审美风格。
艺术创作中“寻共通,求个性”。词赋擅长营造空间感,意境突出,开创出一个不寻常于生活的理想世界。透过诗歌的理解和掌握,我们对虽已逝去的时空再度拿起,为民族文化发展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得进一步探索,更好的深入了解古典舞蹈如何完成时间空间艺术的传达。词赋的学习解读与感受,不仅可以单向的解决语言类的文化知识,更是给古典舞蹈艺术增添了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
参考文献:
[1]张利群、黄小明《试论诗、乐、舞三位一体说》[J],出自《民族艺术》1994年02期 本项目是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YCSW2012084 负责人:广西艺术学院舞蹈学院 何晓茜 ,2011级硕士研究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