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初一下语文阅读训练(附答案)

初一下语文阅读训练(附答案)

来源:爱go旅游网
八年级基础文言文阅读

一、

文言文阅读 (一)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解释下列字词。 (1)邑人: (2)利其然: (3)扳: (4)环谒:

2、给下列句子中画线的字注音。 (1)不能称( )前时之闻 (2)泯( )然众人矣 3、翻译下列句子。

(1)、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最后一段的议论看,作者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意在说明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虽人有百手,手有千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5.解释下列加点词。 ①.会宾客大宴 宴: ②.几欲先走 走: ③.宾客意少舒 少舒:

④.奋袖出臂 奋: 6.理解填空。

①.文段中描写火烧之声的句子是

②.文段中描写众人灭火之声的句子是: 7.“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几欲先走”几句为什么不能删去?

8.试比较画“—”与画“~”两处对声音的记叙描写,看看特点有何不同,并对写法加以

(三)歧路亡羊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竖:童仆)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列子·说符》

9、补出省略成分。

既反,( )问:“获羊乎?”( )曰:“亡之矣。” 10、翻译。

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11、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四)

万里赴戎机, 。朔气传金柝,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雄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2、将横线上的诗句补写出来。 13、解释下列加线的词。 万里赴戎机 朔气传金柝 策勋十二转 木兰不用尚书郎

14、由最后一段引申而成的一个成语是 ;你能用该成语造一个句子吗?

①②两类声音是同时发出的,从文中“ ”一词可以看出。

评析。

15、从古至今,我国历史上涌现出许许多多像花木兰一样的巾帼英雄,你能举出一二例吗? 姓名:

事例:

7年级下期末阅读专题训练答案

1、(1)同乡的人 (2)就是“以其然为利”,把这种情况看做有利可图 (3)同“攀”,牵、拉 (4)四处拜访 (4分)

2、(1)chèn相当 (2)mǐn消失的样子 (2分)

3、(1)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 (2分) (2)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 (2分)

4、说明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强调后天的学习更为重要。 (2分) 5.①举行宴会②逃跑③稍微放松④扬起,举起 6①力拉崩倒之声,火暴声②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又夹 7.因为描写宾客的反应,是从侧面烘托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8. 画“ ”的记叙描写的声音较单一,画“ ”处的 记叙描写复杂、逼真。这种从开始单一到后来复杂的声音的模拟,符合失火救火的实际,也与后来观众的反应想吻合。能突出表演以假乱真的高超技艺。(能谈出一些特点、作用即可) 9、杨子 邻人(4分)

10、岔道之中又有岔道,我不知(羊)逃到哪条路上去了,所以就回来了。(3分) 11、事物(事理)是复杂多变的,只有明确方向,才能找到正确的道路(才不致于误入歧途)。或:做事不专一,就会一无所获。(3分) 12、关山度若飞、寒光照铁衣。 13、战争、北方、记功、做 14、扑朔迷离

15、穆桂英、秋瑾、蔡文姬等 16. 最后一课 法 都德

17. 因为钟声宣告最后一课结束,阿尔萨斯人民被迫与祖国语言告别,他内心受到极大的震动,感到悲愤与哀痛。

18.韩麦尔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小弗郎士觉得他的形象高大起来。 19. 动作、语言、神态

20. 对祖国深切热烈的爱和祖国必胜的信心

21.(1)一方面,耳聋给贝多芬造成了交流的障碍,常常被人误解,他的社会交往受到极大的约束,耳聋后的贝多芬远离人世的喧嚣和纷争,获得了心灵的纯净和安宁,就心灵的纯净而言,社会中的人不如树好。

(2)贝多芬把耳聋的自己比作是“倒落的火山”,“熔岩”指他的创作激情。他的意思是说,正当他对音乐的理解更进一步,创作欲望旺盛之时,遭到耳聋的打击,他不甘心就此放弃他的音乐事业,“拼命”“巴望”表现他与不幸命运做斗争的决心。

22.比喻,作用是使描写的事物更加形象。“永恒”指作为心灵载体的音乐艺术。这句话是说,

贝多芬虽然因为耳聋,与人的交流和沟通发生困难,但是这种局限又使他超越形体和言辞,直接感知人的心灵世界,进而领悟音乐的真谛。音乐成为他忠实的朋友,抚慰他的心灵,并传达他的心声,朋友会离去,会误解他,但是音乐不会,音乐永远陪伴他。 23.略(言之有理即可)

24.贝多芬以他整个的生命和热情从事音乐创作,音乐在贝多芬的笔下和心里,已经成为生命的象征,而乐队只能奏出有声音符,却不能完美传达心灵的律动和生命的节奏,即贝多芬“心理的音乐”。

25、三国;曹植;强调地球是人类与动物的共同家园。 26、老羚羊以身体支撑年轻羚羊飞跃山涧。 27、动物在危急之时的举动,令人肃然起敬。 28、保护野生动物„„善待我们自己;议论。

29、老羚羊以死亡做桥礅搭起生命桥和众羚羊逃生时井然有序。 30、比喻、拟人、设问、排比(举例略) 31、冒号;提示下文。 32、略

33.不能去掉。 理由要点:“一般”表通常情况,不排斥特殊性,语言准确严密。 34.轨道、返回、推进

35.要点:“神舟号”飞船三舱体的功能。(答“‘神舟号’飞船三舱体的作用”也可) 36.作比较

37.要点:判断品行的标准。

38.要点: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守住小节。 39.B 40.C

41.(1)要点:“一方方明镜”是“一面镜子”奉献的结果,是方塘由惠及自然而造福人类。 (2)要点:方塘是田野的“心”,塘底里的最后一脉水便是她的“心血”,为人类她确实做到了呕“心”沥“血”,竭尽全力。

42.要点:要求于人的甚少,而给予人的甚多。 43.理解要点:宽容、奉献

44.直接原因:河底泥沙越来越多(河面逐渐上升) 根本原因:森林面积逐年减少(水土流失) 45.河水受到污染 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农药和化肥 46.列数字、举例子 说明黄河受污染的程度日益严重 47.河水泛滥,容易发生水灾;水源污染,危害人民健康。 48.握住母亲的脚 49.A

50.青年大学生内心受到强烈震撼,他从未如此强烈地感受到母亲的艰辛不易’,所以感慨万千,潸然泪下。青年从原来表面上的了解母亲到真正体验到母亲的血?目辛酸和无私奉献,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灵魂由此得到了升华。意思相符即可

51.握母亲的脚在手,懂得了做人不易的道理,就会时刻不忘肩负的责任,艰苦奋斗,踏实

做人,一生都不会懈怠。(意思相符即可) 52.略(言之有理均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