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劈裂灌浆,规范

劈裂灌浆,规范

来源:爱go旅游网


劈裂灌浆,规范

篇一:7.3劈裂灌浆 劈裂灌浆技术要求

一、劈裂灌浆的加固原理和特点

堤体劈裂灌浆的理论基础是水力劈裂原理,即向土体内的孔内压水或灌浆时,作用在孔壁上的径向压力引起孔的扩张,使孔壁土体受劈裂挤应力,而当这些应力超过土体的抗拉强度时,就会在土体内产生一些裂缝,这种裂缝的产生过程称之为水力劈裂。

水利上的堤坝是人工堆筑成的长条形土料建筑物,为梯形断面,由于受多种自然因素的影响,常出现一些不稳定现象。如果向不稳定的堤段造孔并向堤体孔内压注浆液,加上浆液自重因素,使堤体沿轴线方向形成一道或数道粘土帷幕,则可达到消险固堤的作用。这种施工过程我们称之为劈裂灌浆。

劈裂式灌浆技术在土坝坝体除险加固中具有投资小、见效快、设备和技术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已经被广泛地运用。但在具体操作中应注意施工工艺,保证灌浆的质量,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1

一、 工程内容和工程量 (一)、工程内容 大坝劈裂灌浆 (二)、工程量

1、灌浆沿坝轴线单排布置,分段灌注,分序加密。坝基、坝肩帷幕灌浆防渗,孔距2m;坝体劈裂灌浆防渗,孔距4m。 2、帷幕灌浆深度由现场压水试验确定,深入弱透水层以下3m;顶部至校核洪水位。 3、检查孔为灌浆孔的10%; 二、 施工工艺和方法

(一)、坝体劈裂灌浆工艺流程

定孔位 验收合格 钻孔 验收合格 埋管 验收合格 制浆 验收合格 灌浆 验收合格 封孔 (二)、施工方法 1、定孔

按设计图纸提供的灌浆轴线,首先对钻孔轴线进行放线、定孔位,孔高程用DS3水平仪进行测量,施工前应对桩号。孔号、孔位进行校验,偏差严格控制在2cm范围内。 2、造孔

校对钻孔编号、位置,然后将钻机对准孔号位置,孔位偏差不得超过2cm,用水平尺校正钻机的平稳及垂直度,保持钻机垂直偏差度小于1度,钻孔孔斜不得大于孔深2%,开

2

始造孔。造孔方式采用冲击成孔或泥浆护壁湿钻法,开孔孔径Φ89mm,终孔孔径Φ75mm钻至设计孔深后埋下直径1寸工作管,供灌浆使用。 3、制浆

①为满足灌浆的质量要求,必须对土料进行选择,将符合规范要求的粘土按不同的水土比(重量比)把水和粘土送进泥浆搅拌机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经过滤筛(筛孔5mm×5mm)流入一级浆池(沉淀),后流入二级池(净浆池)。经拌和桶调剂成所需的浆液容重供灌浆使用,并经常对净浆池的浆液进行物理性能的测试(现场测试) ②为提高泥浆的流动性、稳定性,加速浆液凝固或提高后期强度等目的可以掺入适量的外加剂。 4、灌浆 ①灌浆方法

采用孔底注浆全孔灌注纯压方法进行,灌注纯粘土浆。注浆管下至距孔底≥0.5m处。 ②灌浆孔口压力

坝体劈裂灌浆据不同孔深相应控制不同的孔口压力,灌浆控制压力按如下原则确定:

a. 压力控制在0.2~0.4MPa以内。

b. 灌浆压力是劈裂灌浆施工中的重要控制指标,它一方面关系到坝体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另一方

3

面是对浆液能否在坝体中劈开一道纵向裂缝,形成完整的防渗帷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派出专人对现场的压力表观测记录,压力值不得超过最大允许灌浆压力。 ③灌浆综合控制

灌浆是施工的中心环节。全过程实施劈裂式灌浆综合控制,包括每次灌浆控制;灌浆压力控制;坝肩横向位移控制;裂缝展开度及四弹比控制等。这些控制是相联系进行的。每次灌量以每次每米0.1-0.5m3为原则,灌浆压力以每米孔深0.15kg/cm2孔口最大压力不超过0.4MPa原则,坝面裂缝要求控制在3cm内弹比不小于50%。 ④终灌标准

经反复轮注后,浆体帷幕厚度须达到设计标准20cm。如连续3次不再吃浆或坝顶连续3次冒浆即可终灌,直观上要以饱、满、实为度。 ⑤封孔

在终灌后,先将注浆管插入孔底,再注入浓浆将稀浆或清水置换掉,直至浓浆(采用0.5∶1以上的浓浆)填满全孔为止,待浆液折水沉淀后,再进行第二次封填,直至钻孔封满为止

⑥灌浆期原型观测

按设计要求沿坝轴线方向每隔20m设一观测标点,每级至少分别在坝顶上、下游坝肩处各设一个观测标点,标点用

4

砼桩或木桩做成。灌浆施工前应对布设的各桩垂直位移点观测2次,灌浆期每班观测1~2次,坝面出现裂缝时,应增加观测次数,灌浆间歇期每2天观测1次。灌浆期间坝顶上下游坝肩处横向水平位移每次不得大于25mm。

⑦注浆中特殊情况的处理。注浆过程中,有时会遇到冒浆、串浆等一些特殊情况,对这些情况的

处理往往需采用一些特殊的方法。分述如下:

(1)冒浆:对孔口冒浆可采用重新回填黏土或在黏土中掺入少量水泥的方法,封堵套管外壁与

孔壁之间间隙。对孔口以外部分的冒浆,可采用限流、限压及嵌缝的方法处理,如该法处

理无效,则应停注待浆液凝结后再进行复注。

(2)串浆:在注浆过程中,若出现相邻两孔或隔孔冒浆,这表明堤坝地基已经劈裂,串浆两孔

之间浆脉已经沟通。处理这种现象,一是将冒浆孔用止浆塞堵上,然后在注浆孔再继续注

浆,另一种是将注浆孔与冒浆孔并联,同时进行灌注。 (3)隆起:注浆期地层隆起,一是由于注浆时产生水平劈裂,在注浆压力作用下,对地层产生

抬动。在这种情况下,应采取限压方法或在保持注浆压力的前提下,控制注入量。二是由

于在注浆压力作用下,对湿陷性大的土体产生挤压变形,

5

而造成局部隆起。这时,则应降

低注浆压力或调整施工方案。总之,注浆中地层的隆起是应尽量避免的,若发生,则应找

出原因,采用相应的处理措施后,再继续注浆,以免对土坝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4)吸浆量过大:一种情况是注浆土体过于疏松,在注浆压力作用下,伴随着出现较大的压缩

变形,使裂缝加宽,吸浆量增大。这时,伴随注浆量的增加,压力将逐步上升,应继续灌

注到压力上升至设计压力或反复灌注到地层不吸浆为止。另一种情况是地层存在掏刷形成

的空洞,这时应一直灌注到空洞填满为止。 三、 灌浆质量控制

1、 对从事灌浆操作人员,必须进行培训。未经技术培训和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从事灌浆工序的操 作。

2、 灌浆工程所用水、电宜设置专线,以保证灌浆作业连续不断进行。

3、 钻孔、洗孔、灌浆过程中,应加强监测,对上、下游坝体漏水、串浆、变形位移等异常现象,应 立即降压并报告有关人员,做好详细记录。

4、 灌浆工程系隐蔽工程,应准确地做好记录,并对资料

6

及时整理分析,便于指导灌浆工程的顺利进 行,为验收工作做好准备。

5、 为了提高工艺和达到预期的灌浆效果,在各项灌浆工程过程中,应及时进行施工总结和资料整理、

分析,所取得的经验和参数,经施工、设计和监理研究后,做为本方案的修改。补充的依据。

6、 采用“先稀后浓、少灌多复”原则,浆液浓度至少4个级次。

7、 两次灌浆间隔时间不少于5天。 篇二:劈裂灌浆试验技术要求

剑阁县张家包(金牛道)滑坡治理工程 劈裂灌浆试验技术要求 一、试验目的

1、为了保证劈裂灌浆效果达到设计要求,探求合理的灌浆参数、高效的灌浆施工工艺、经济的工程投资,在正式灌浆开始前,由业主、设计、施工单位共同商定或监理人指定,选取地质条件相似且有代表性地段进行灌浆试验。提交灌浆试验报告及试验成果资料。

2、探求为了了解地层灌浆特性,检验本次滑坡灌浆处治所设计参数的正确性以及能否达到预期的灌浆效果。 3、探求浆液配合比、及其灌浆压力、孔排距的合理性。待初凝结束后,利用附近的灌浆钻孔进行观测验证,以确定

7

灌浆扩散半径等参数

4、了解注浆后滑体、滑面的性状及滑桩锚固段岩土体的强度和成分;根据开挖试验情况,做出本施工方案的前期试验报告,指导下一步施工并以试验成果修正灌浆设计方案。灌浆试验安排如下 二、灌浆试验孔的布置

本次灌浆试验初定布孔共8个,其中Ⅰ序灌浆孔4个。Ⅱ序灌浆孔4个,检查孔2个。灌浆孔按照2个次序进行钻孔灌浆。

三、劈裂灌浆试验钻孔及其设备 1、劈裂灌浆试验钻孔

灌浆孔孔径110mm,深度应保证低于桩底高程不小于5.0m。在钻孔过程中采用风动偏心跟管干钻钻进,一序孔间距为1.5m×1.5m,二序孔间距为1.5m×1.5m,按梅花形布置。灌浆孔的施工顺序:灌浆分两序施工,先施工第Ⅰ序孔,再施工第Ⅱ序孔。钻孔位置应不偏离设计孔位0.1m,孔斜控制在1%以内。 2、施工设备

劈裂灌浆钻孔采用XY-2、XY-2PC地质回转钻机进行,灌浆采用3SNS高压灌浆泵;或采用SGB6-10高压灌浆泵。 四、试验孔灌浆

1、本次灌浆试验浆材选用P.O 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8

2、水灰比初始为1:0.3,并逐渐增加至1:0.6、根据孔内吸浆量情况可调至水灰比为1:1,灰砂比为2:1。 3、灌浆试验工艺

在试验区采用单向阀管灌浆法,钻至设计深度后,埋入φ40—60注浆管,采用至下而上分段灌浆。灌注方法可以分段灌注与全孔灌注相比较。

(1)分段灌注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 ①钻孔跟套管

②孔内灌套壳料 套壳料又称封闭泥浆(掺入5%左右的水泥),当钻孔到达设计深度后从钻内灌入封闭泥浆,其作用是封闭单向阀管和钻孔壁之间的空隙,迫使从灌浆孔内开环,压出的浆液挤破套壳料注入四周土层。

③ 在充满封闭泥浆的钻孔中插入塑料管(劈裂注浆管)一般用内径φ40—60的塑料管,每隔50cm钻一组射浆孔(即每米2组)外包橡皮套,插入钻孔时管端封闭,管内充满水,拔出套管。

④在封闭泥浆达到一定强度后,在塑料管内插入双向密封注浆芯管进行分层注浆,首先加大压力使浆液顶开橡皮套,挤破套壳料,在土体产生劈裂,并沿着裂缝扩散,扩散范围受注浆压力、时间、浆液配比、土层特征等因素的影响,一般从底部每10米注浆一次,达到一定的压力后,提起一段再注浆,这样重复进行。注浆完成后,清洗管内残留浆液,

9

以便于第二次重复注浆(塑料管即留在注浆后的土层中)。 (2)、孔口封闭式一次循环灌浆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 ①钻至设计深度后,下入φ50注浆管然后拔出套管,管外孔口段采用水泥砂浆加速凝剂凝固,待凝后实施注浆; 全孔灌浆试验施工流程图 → →

②将注浆管下到孔底以上0.5~1m,不设阻浆塞灌浆,经过几次灌注已出现劈裂现象并基本不吃浆,孔口压力达到设计灌浆压力时,立即停止灌浆。

根据本工程地质和施工条件,在能够保证达到劈裂灌注的前提下,优先考虑孔口封闭式一次灌浆。 4、劈裂灌浆压力

进行灌浆试验时,可以采用逐步提高灌浆压力的方法,灌浆量突然增大时,表明地层结构发生破坏或孔隙尺寸己被扩大,可把此时的灌浆压力作为确定容许灌浆压力的依据。 5、劈裂灌浆过程控制与结束标准和封孔标准

结束标准:在设计压力或试验最大压力下不吸浆或吸浆量<0.2 L/min时,持续30 min,即可结束灌浆。

采用压力灌浆封孔,即在全孔灌浆完毕后,采用一定的压力及浓浆封孔。 6、施工操作要领

(1)、在配置浆液时,应先开动搅拌机,加水到一定程度时

10

方可向搅拌桶内依次加入水泥充分搅拌。 (2)、储浆池内的浆液应不断的搅动。

(3)、单孔灌浆过程必须连续,中间停歇时间不得过长,以免浆液凝固堵塞通道。

(4)、当灌浆设备需维修时,在维修前,应将灌浆管道用清水清洗干净。

(5)、灌浆过程中要对泵压及泵量变化进行记录。 7、特殊情况处理 (1)、冒浆处理

a、表面堵盖处理:即大裂隙冒浆处,采用旧棉花、麻线等物嵌入缝隙内,再用速凝材料进行封堵;当冒浆严重时,可在冒浆部位浇筑混凝土盖板而后进行灌浆。

b、采用低压、浓浆、限流、限量、间歇灌浆的方法进行灌注。必要时,可在浆液中掺入速凝剂。 (2)、防止串浆的主要措施 a、加大第一次序孔间的孔距。

b、适当地延长相邻两个次序先后施工的间隔时间,待前一次序孔灌浆的浆液基本凝固后,再开始后一序孔的钻注工作。

c、发生串浆后,如串浆孔具备灌浆条件,可以同时进行灌浆,但应一台泵注一孔,否则应将串浆孔用塞塞住,待灌浆孔灌浆结束后,串浆孔再行扫孔、冲洗,而后继续钻进和

11

灌浆。 大量漏失

(3)、发生大量漏失时,采用以下原则进行处理: a、采用低压、浓浆、限流、限量、间歇灌浆的方法进行灌注。

b、必要时,可注入其它惰性充填材料。 c、采用水泥-水玻璃浆液处理。 8、灌浆工艺要求

(1)、由于灌浆段均为堆积体,空隙较大,注浆施工时,选择较为合适的

地层参数,以确保灌浆充填密实度。

(2)在灌浆施工中,应通过现场试验及施工实际情况,对灌浆参数及浆液配比作进一步调整及优化,确保灌浆效果。 (3)注浆施工中做好注浆记录,及时了解灌浆压力和流量变化情况,并绘制p-Q-t曲线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注浆效果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9、劈裂灌浆效果检验

灌浆效果检验按设计要求在灌浆试验孔灌浆完成7d后进行,试验方法如下:

在注浆孔间布置检验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可认为合格,否则应重新补钻孔注浆,直到满足为止。

(1)注浆前后地层单位吸水率的比值大于10;

12

(2)检查孔取岩芯样可见多处水泥块;

(3)检查孔补注水灰比2:1的浆液时,初始前10分钟进浆量小于10L;

(4)检查孔注浆结束后的补注浆量小于常见注浆量的一半。

重庆市渝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张家包(金牛道)滑坡治理工程项目部 2010年5月 篇三:土坝灌浆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土 坝 坝 体 灌 浆 规 范 SD266—88 1988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灌浆前的准备工作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节 隐患勘探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三节 灌浆物料、机具的准备 灌浆设计 第一节

13

般规定 第二节 劈裂式灌浆设计 第三节 充填式灌浆设计 灌浆施工 第一节 施工准备 第二节 造孔 第三节 制浆 第四节 灌浆 第五节 灌浆综合控制 第六节 灌浆结束标准及封孔 第七节 灌浆出现问题的处理 灌浆观测 第一节 目的和要求 第二节 坝体变形观测 第三节 渗流观测 第四节 灌浆压力和灌浆量观测 第五节 裂缝和冒浆观测 第六节 其它观测

第六章 灌浆质量检查和验收 第一节 质量检查 第二节 验收 附录 :

一、土坝隐患探测常用仪器表 二、土坝灌浆机械性能规格表 三、土坝坝体劈裂式灌浆最大允许灌浆压力的计算 四、浆液试验仪器设备表 五、坝体劈裂灌浆不利情况下的坝体稳定性验算 六、观测记录及成果表 七、土坝坝体灌浆验收报千书格式 第一章 总则

第1.0.1条 凡采用灌浆方法,以消除土坝坝体隐患,提高坝体防渗能力和稳定性的工程,均应遵守本规范。 第1.0.2条 本规范适用于坝高50m以下的均质土坝和宽心墙坝,土堤可参照执行。

14

第1.0.3条 土坝坝体灌浆可以处理以下问题:

一、土坝坝体碾压不实,密实度普遍较差;

二、土坝坝体内渗漏通道、软弱层,坝后坡浸润线出逸点过高,发生洇润现象或渗透破坏(管涌、流土)现象。 三、土坝坝体由于不均匀沉陷而产生的裂缝(不包括滑坡裂缝);

四、土坝分段分层施工,质量差的结合部位容易产生水力劈裂的情况;

五、坝体和其它建筑物(如放水洞、闸墙)结合不好,存在空隙和接触冲刷。

六、坝体内存在生物洞穴,如蚁穴、鼠洞、獾洞及腐烂树根等。

第1.0.4条 土坝坝体灌浆分为充填式灌浆和劈裂式灌浆,充填式灌浆适用于处理性质和范围都已确定的局部隐患;劈裂式灌浆适用于处理范围较大,问题、性质和部位又都不能完全确定的隐患。

第1.0.5条 土坝坝体灌浆必须勘探、设计、施工三方密切配合,并根据土坝坝体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灌浆方法和施工工艺,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保证质量。 第1.0.6条 土坝坝体灌浆,一般应在水库低水位期进行,以加速泥浆固结,保证土坝安全。

15

第1.0.7条 在灌浆前应对参加灌浆有人员进行技术培训。要求主要技

术人员能全面了解灌浆设计和掌握施工技术规范,能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技术工人应熟练掌握操作规程,能及时排除机械故障。

第二章 灌浆前的准备工作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2.1.1条 灌浆前应全面、仔细、及时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搜集资料,进行隐患探测和分析,做好灌浆设计,准备好灌浆材料、机具。

第2.1.2条 土坝灌浆设计需要搜集的资料包括: 一、已建土坝的地质、设计和施工资料; 二、土坝历年的各种观测整編分析资料;

三、土坝施工运行期间出现的问题,如:塌坑、裂缝、洞穴、坝后坡渗透变形、湿润带及滑坡等。 第二节 隐患勘探

第2.2.1条 土坝坝体隐患勘探可分为普遍性勘探和针对性勘探。从坝面上不能确定隐患的性质和范围时,应采用普遍性勘探;从坝面上大致可以确定隐患的性质和范围时,可采用针对性勘探。

第2.2.2条 勘探方法宜采用不损伤坝体的物探法。包括:电测深剖面法、电阻率法、自然电场法、激发激化法等。上

16

述几种方法一般是结合使用的。物探法采用的仪器和适用条件参考附录一。

第2.2.3条 如有必要,勘探坝体隐患也可采用损伤坝体的钻探方法、井探、槽探等方法。

检查坝体的土质、密实度、含水量、软弱层时,可采用钻探方法。

如需直观检查坝体的裂缝、内部洞穴和坝体质量时,可采用井探法。如较浅又长时,也可采用槽探法。

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