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犹中学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
紧急疏散演练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为让师生掌握防震避险知识与逃生技能,保证在地震发生前后快速、有序、高效地实施防震避险,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特举行一次防震避险演练。
二、演习项目:1、信息报告; 2、安全疏散; 3、现场伤员救护。
三、演习时间:2012年10月31日星期三,下午第三节课时间(16:15开始)
四、演习准备阶段: 1、领导小组:
总指挥:彭修盛校长
副指挥:钟培发、邱宝石、许列福、蒋海明 成员:年级组务会成员、政教处成员、各班主任
2、10月30日星期二晚上19:00时间在报告厅开演练筹备会。 请下列人员准时参会:10月30日下午第三节有课的任课教师、全体班主任、年级组务会成员、教师值日及本方案涉及到的其他人员。
3、调试广播、校医准备药箱。 五、演习分工:
1、通信联络组:刘克书老师负责联络,控制校园广播,调动有关人员到指定地点。
2、疏散引导组:负责按路线疏散引导学生有序安全地撤离到安全地带。责任人:班主任、各班长、相关教师;
3、搜救组:当学生全部撤离完之后,每个教室仔细地搜查一边,确认没有人员后向演习组长报告。责任人:李鉴辉、刘礼祥。
4、医疗救护组:校医卢致晶同志
5、宣传、摄像、报道:校办及刘克书老师。 六、实施程序:
总指挥宣布演习开始→利用校园广播发出警报信号→利用广播系统由副总指挥宣布:接防灾减灾局通知,我县现在发生5.5级地震,我们正在组织大家疏散,大家不要惊慌,请班主任组织学生快速有顺序地撤离到操场”→撤离教室到操场集合→各班班长清点人数,向年级组长报告,年级组长向副总指挥报告→搜救组根据各班未到人员名单开展救护活动→总指挥宣布演习结束,发表讲话。
七、演习要求与安排:
1、本方案涉及到的人员务必要认识到防震避险疏散演练的重要性,以对工
作负责的态度组织、参加好本次活动,按时到位到岗,积极组织引导,使演练活动紧张有序。
2、各班主任在演练前,把有关目的、要求必须预告学生,要求学生在演练过程中,注意安全,快速并有序完成撤离任务,真正使活动收到实效。
3、第三节课前各班要打开广播。任课老师听到警报声(广播通知),立即停止上课,指挥教室里的学生在讲台、桌子下方就地避险,提醒大家不要慌乱,双手护头;接着任课老师在教室里组织一三组学生并为一列从后门,二四组学生并为一列从前门同时撤离教室,两列队伍不交叉不拥挤,下楼过程中要坚决服从指挥人员安排;然后与班主任组织学生迅速向避险场所(学校操场)疏散、集合、清点人数。
4、按照低楼层先撤离、高楼层后撤离,同一楼层靠通道和楼梯的班级先撤离,靠近操场年级先撤离、远离的操场年级后撤离到操场的原则进行撤离。年级根据班级位置安排好楼层长组织疏导,引导本楼层相应的班级。远离操场的年级先有序撤离到教室空旷地,等前面年级已经让出通道再往前撤离,年级要安排组务成员或值日当引导员进行引导组织,确保组织有序。
5、各班要按顺序紧跟前一个班撤离,低楼层班级未撤完时,上层楼的学生在走廊列队等待,不可大声喧哗、吵闹、拥挤,保持肃静。学生撤离到楼梯口时,由通道引导员引导相应班级的学生撤离。
6、楼层办公室内未上课的教师听到警报后,是否立即前往楼梯口,协助上课教师组织疏散,并随楼层最后撤离学生一起撤离。到达指定的安全现场后,各班班长负责清点各班人数,向班主任报告,班主任向年级组长报告。
7、年级组长在集合地点安排人员整理队伍,收集各班上报的信息,统计好本年级的撤离情况,(如多少人已撤离,多少人未撤离,未撤离学生的具体位置)并向副总指挥报告。
8、救护组开展救护活动。接到现场人员受伤信号后,医务立即携带有关器材药品赶到指定地点,对伤员进行紧急救护处理并联系车辆外送,负责组织人员采取救助措施,最大限度保护受伤人员,救护被困人员。救护程序:(1)选1名人员模拟骨折、昏迷等伤情。(2)医务人员对伤员进行紧急救护处理。(3)值班车辆到场送伤员。
9、学生疏散顺序、路线见《疏散路线图》(详见附件)。 10、《平安校园示范学校实地评审紧急疏散演练评分表》见附件。
上犹中学 2012年10月29日
附件1
2012年赣州市平安校园示范学校 实地评审紧急疏散演练评分表
设区市: 学校: 观测点 测评要素 紧急疏散信号发出后,各班班主任或上课教师是否在向学生讲解疏散路线、清点学生人数 教室 是否组织学生分别从教室前、后门有序撤离 学生走完后,教师是否再次检查教室内有无学生留下,并就留下的学生带离教室 学生撤离时,是否未携带物品 上课教师带离学生出教室后,是否站在楼层拐弯处组织学生疏散 楼层办公室内未上课的教师听到警报后,是否立即前楼道口 往楼梯口,协助上课教师组织疏散,并随楼层最后撤离学生一起撤离 是否按从低楼层到高楼层顺序有序疏散,未出现拥挤现象 学生下楼后,是否直接到集结点集合并保持安静有序 班主任是否清点学生人数,做好记录,并报告年级主任 集结点 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是否站在学生前头,面向学生,并观测周围情况 年级主任是否检查年级师生在岗、到位情况,做好记录,并报告活动总指挥 合 计 10 10 10 10 10 100 10 分值 10 10 10 10 10 得分 演练时间: 评审组签字: 注:①演练必须确保师生安全。凡未组织过演练或没有制定覆盖全校区演练方案的,均不得组织演练,本项目计零分。②有多个校区的学校,紧急疏散演练以一个校区为单位进行,如果该校区有多幢教学楼,由评审组选择其中一幢进行观测。③评审组人员分布在3个观测点分别进行测评打分;④以上各测评要素,是,得满分;否,得0分。
附件2:《疏散路线图》
(高一) 科技大楼 报告第四教学楼(高三) 五教学楼 厅 第三教学楼 第二教学楼 司令台 北老实验楼 第一教学楼 篮球 场
高一 高三 高二 上犹中学操场 龙门路 教室 教室 三楼 二楼 一楼 考试室 办公室 篮球场 校门 第一、二教学楼(高二)学生撤离: 楼梯 教室 教室 教室 教室 楼梯 教室 教室 西
二(8) 二(7) ↓ → → 二(10) ↓ → 办公室 ↓ 二(6) 辅导室 二(4) 二(3) ↓ ← → → 二(11) 二(12) 二(13) 二(14) ↓ ← ← → → 办公室 办公室 二(3) 会议 二(2) 二(1) ← ← 二(15) 二(16) ← ← 东 ↓ 二(17) 二(18) 第三教学楼(高一、高二)学生撤离:
教室 教室 楼梯 教室 一(23) ← 一(19) ← 二(5) 教室 一(24) 东← 一(20) ← 二(9) 西三楼 一(21) → 二楼 一(17) → 一楼 一(22) ↓ → 一(18) ↓ → ↓ 第四教学楼(高三)学生撤离顺序: 楼梯 ↓ ↓ 教室 教室 教室 教室 教室 教室 楼梯 四楼 三楼 二楼 一楼 高三 高三 高三高三高三↓ ←(14) ←(15) (16)→ (9)→ (8)→ 高三↓ (7)→ 高三↓ (6)→ 办公室 ↓ 西 ↓ ↓ 高三 高三 高三高三←(10) ←(11) (12)→ (13)→ 高三 高三 高三 高三 高三←(4) ←(3) ←(2) (1)→ (5)→ 会议室 办公室 办公室 办公室 办公室 东 老实验楼(高三)学生撤离顺序: 教室 教室 楼梯 西高三(19) 高三(20) ↓ 督办 高三(17) ↓ 第五教学楼(高一)学生撤离顺序: 楼梯 ↓ ↓ 教室 ←高一(7) ←高一(5) ←高一(3) 高一(1) 教室 教室 高三(21) 高三(18) 四楼 三楼 二楼 一楼 三楼 二楼 一楼 东 西
←高一(8) ←高一(6) ←高一(4) ↓ ↓ 东 高一(2) ←高一(15) ←高一(12) ←高一(9) 科技楼(高一)学生撤离顺序: 楼梯 ↓ ←高一(16) ←高一(13) ←高一(10) 四楼 三楼 二楼 一楼 西
高一(14)↓ → 东 高一(11)↓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