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我国城市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差异的实证研究

我国城市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差异的实证研究

来源:爱go旅游网
我国城市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差异的实证研究

王文智朱俊峰

中国农业大学

[摘要]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和城市收入差距在持续的拉大,收入上的差距可能使得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在消费结构上有一定的差异,根据凯恩斯的消费函数模型,使用时间序列数据,通过计量经济学方法来考察我国农村和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分析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异,并且进行验证,以为决策者提供一些建议。[关键词]消费结构支出弹性农村城镇

作者简介:王文智(1985年10月9日-),男,汉族,出生山西朔州人,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朱俊峰,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业经济管理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

消费结构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包括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和社会集团)在消费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资料(包括劳务)的比例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具体的表现为各项生活支出。考察消费结构,目的在于掌握和探索消费的变动趋势,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衔接好产需关系;同时,可以借此剖析和评价一定的产业系统的经济效率以及衡量与检验人们的需求获得满足的状况。

一、模型的理论框架

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其消费函数理论在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提出:总消费是总收入的函数。这一思想用线性函数形式表示为:C=α+βY,式中C表示总消费,Y表示总收入,下标t表示时期;α、β为参数。参数β称为边际消费倾向,其值介于0与1之间。凯恩斯的这个消费函数仅仅以收入来解释消费,被称为绝对收入假说。

本文的模型设定为双对数线性模型。分别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农村和城镇的各分项支出进行双对数线性模型lnY=α+βlnx的回归。lnY=α+βlnx的两边进行全微分有:

,进而

有,也就是双对数模型的lnx的系数即为对这一种商品的需求的支出弹性系数。

居民消费支出模型为:lnexp=α+βlninc+ν(i=1,2…,8;j=1,2)

其中exp和exp分别表示农村和城镇居民的人均食品、衣着、家庭用品设备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居住以及杂项商品和服务的各项支出,inc和inc分别表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νij为随机扰动项,α和β为参数,其中β为各项支出的收入弹性,当β>1时,则该项具有支出弹性,则收入增加(或减少)1%,其消费的增加幅度大于(或大于)1%,随着收入的增加该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例将逐渐提高;当β<1时

t

t

ij

ij

ij

j

ij

i1

i2

1

2

候,则该项支出缺乏弹性,收入增加(或减少)1%时,对于该项的支出增加的幅度小于(或小于)1%,随着收入的增加,对该项的支出在收入中的比例逐渐降低;当当β=1时,对该项支出为单位弹性,其支出变化的比例同收入变化比例相同,并且在收入中的比例维持不变。

注:*,**,***分别表示10%,5%,1%的显著性水平

表1为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回归结果及检

二、数据来源与说明验量,对于DW值较小的均进行了序列相关的进行分析所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为1993校正,从分析的数据看所有回归的拟合度均年、2001年和2008年发的中国统计年鉴,主在0.94以上,说明方程的拟合度较好,F统计要数据为1985-2007年中国农村人均纯收入量和系数当β的t统计量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和各分项消费支出,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上通过检验,说明变量比较显著,因此,用各分项支出,支出类别按照中国统计年鉴上该模型进行的回归在经济学、统计学上可以的分类分为8项,包括食品支出、衣着支出、用作对我国农村消费结构进行解释。家庭用品设备及服务支出、医疗保健支出、交通和通讯支出、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支出、居住支出以及杂项商品和服务支出。数据如表1和表2所示。近几年我国居民收入和消费增速较快,但是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差距明显。2003年到2007年间,通过可比数据得出,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增增速为6.84%,而同一时期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平均增速则为9.78%,可以看到城镇居民增速远远高于农村,而在各分项的支出上增速也有很大的差异;在这期间,农村居民对于食品的支出平均增加了4.39%,而城镇居民仅仅增加了0.67%;此外农村居民对于医疗注:*,**,***分别表示10%,5%,保健支出的增速为9.02%,而城镇则为不到1%的显著性水平1%,可见医疗给农村居民造成了比城市居民表2为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回归结果及检大很多的负担。在其他项目的支出中,农村验量,同样对于DW值较小的均进行了序列相和城镇居民也有明显的差异。关的校正,从分析的数据看所有回归的拟合

度均在0.92以上,说明方程的拟合度较好,

三、估计和检验F统计量和系数β的t统计量均能通过检验,说利用EViews5.0软件的OLS方法对整理所明变量比较显著,同样,用该模型进行的回得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的结果如下表1和归在经济学、统计学上可以用作对我国城镇表2:消费结构进行解释。

四、解释和结论

根据回归结果对农村和城镇的消费结构极其差异进行分析。在图1中,其中数字分别代表的弹性系数为:1表示食品支出,2表示衣着支出,3表示家庭设备用品和服务,4表示医疗保健,5表示交通和通讯,6表示娱乐

22

教育文化服务,7表示居住,8表示杂项用品下图为一些主要年份的农村和城市的单项支和服务。出占总支出的比例变化图。其中perc1到

perc8分别表示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和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居住以及杂项商品和服务分别占总支出的比例。

图2为农村居民单向消费支出所占比例变化图,可以看到,农村居民的消费中食品和居住消费在总消费中的比例是逐渐下降的,说明其支出缺乏弹性。衣着和家庭设备的支出弹性接近1,所以其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大

由图1可知,农村和城镇居民在食品的支体保持不变,其他的消费项目具有支出弹出上均缺乏弹性,说明了我国居民基本上达性,所以在总的消费中的比例呈上升的趋到了小康水平,食品支出在总的支出中的比势,可见与回归的结果总体一致。例在不断减小。在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中,衣着、家庭设备和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几项消费中较有支出弹性,而城镇的消费结构与农村相比,在家庭设备用品和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服务这几项同样也具有弹性。说明整体上随着收入的增加我国居民更加偏向于耐用消费品和精神性产品的消费。

农村和城镇的消费结构差异方面,在衣着以及交通通讯上农村和城镇支出弹性具有交大的差异,其原因是农村和城镇居民在收入上有一定的差异,尽管对于城镇居民来说可能是生活必需商品,对于农村居民来说衣注:主要年份依次1985、1990、1995、着和交通的支出仍然更加富有弹性,其中交1998-2007年通和通讯支出弹性达到1.970,说明在农民的总支出中,此项支出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占有比较大的比重,反映出农村交通通讯成本偏高以及居民收入总体偏低。此外,在居住的支出上,城镇居民的支出弹性比较大,达到了1.257,可见城镇居民住房需求旺盛,城镇居民需要把越来越大的比例开支用在居住上,也反映了我国城镇居民居房成本日益高涨,这与当前我国大中城市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相吻合。

五、对我国农村城镇消费结构的验证分析

对于单项支出所占总支出的比例,如果这项消费具有支出弹性,则这项消费支出在总支出总所占的比例将逐渐提高,如果缺乏弹性,则其支出在总支出总的比例将逐渐下降,如果为单位弹性,在其比例保持不变。

注:主要年份依次1985、1990、1995、1999-2007年

图3为城镇居民单项支出所占总支出的比例变化图,可以看出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服务以及杂项商品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呈下降趋势,其他的支出比例呈上升的趋势,基本上与城镇居民食品、衣着和杂项商品的

消费缺乏支出弹性,除此在外的商品具有支出弹性相吻合。

六、提高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减小城乡消费结构差异的意见和建议

(1)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增加农民收入。(2)完善收入分配和再分配机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进而扩大国内消费需求。(3)合理调控城市房地产市场,防止房地产泡沫形成对经济正常运行产生不良影响。(4)推进医疗、养老、教育等各项改革,满足居民对此日益增长的需求。(5)引导居民合理消费,改善消费方式,形成科学的消费方式,合理的消费结构。

参考文献

[1]田维明。计量经济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2]曾东生。新疆居民消费水平及消费结构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13):185-186[3]殷善福。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函数模型的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153-10155,10171

[4]王靖。我国食品消费的特点影响因素和对策分析[J]中国软科学,1998,(6):93-102

[5]陈莹。武汉市居民消费水平和结构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5,(6)1103-1104,1113[6]刘馨。四川省居民消费结构及其趋势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7):99-102

[7]张小燕。北京市城镇居民消费函数模型[J]北京服装学院学报,2001,(1):73-78

[8]蒙肖莲。广西城镇居民消费函数研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2,(8):5-9

(上接第234页)

潜在价值尚待全面探索。不过,我们可以作结合起来,实施良性互动,切实做好遏制和为当前应对和减少警察腐败的一种新途径。预防警察腐败工作。新加坡招聘新进人员实施诚信为主要内容的测试,无疑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实践中,我们应加快探索廉洁测试技术的可行性和具体操作步伐,结合实际情况,实施科学、合理的警务人员廉洁测试。新加坡实施的从警处期的价值观的教育到在职生涯的忠诚、正直伦理观念不断灌输过程,显示出持

参考文献

续的、动态的思想教育过程,辅之于有效的[1]楚文凯。腐败概念的泛化和界定,中国监察职业伦理具体的内容和形式(如自2002年以[J],2005,16.p51-52

来,新加坡警察部队每年举行的伦理研讨[2]卢建军。美国警察腐败问题及其防控,兰州学会),形成了完整的从警人员价值观教育体刊[J],2005.05.p146

系。我们当前应把公安机关在职民警的政治[3]基思泰勒,崔岩(译)论警察腐败问题[A]国工作和公安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的外及港澳台警察队伍廉政建设[C]北京:中国人民

公安大学出版社,1999.6-9.4.11

[4]奥布莱恩,公安部公共安全研究所外警室(译)再论腐败[A]国外及港澳台警察队伍廉政建设[C]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9.39.41-44.46.50

[5]张青。邓小平倡导新加坡的精神文明建设,纵横[J],2004.02.p21-23

[6]张志保。纵观新加坡警察队伍正规化管理[n],江苏法制报,2008-07-30第8版

[7]张志保。纵观新加坡警察队伍正规化管理[n],江苏法制报,2008-07-30第8版

[8]刘少才。廉洁亲民的新加坡警察[J],人民公安,2009,21期

[9]奥普里奥特,崔岩(译)警察腐败问题[A]国外及港澳台警察队伍廉政建设[C]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9.22.25

2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